等风来,借风势,乘风破浪!!/五/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只大鹏,脊背有几千里长,振翅起飞的时候,翅膀就像是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大鹏直上青天,随着风一直到南方去。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把自己比作这只大鹏。

希望自己也有一天,可以像它一样冲天而起。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风口,每个人都有自己起风的时刻。

学会等风来,借风势,有朝一日,才能乘风而起。

庄子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如果风不够大,大鹏也很难飞起来。

大鹏的翅膀不知道有几千里,这样的庞然大物,却依然选择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而在此之前,大鹏选择默默蛰伏,静待风来。

尼采讲: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任何人成就大事之前,必有相当长时间的自我积淀。

左宗棠年轻的时候屡试不第,考了很多次进士,依然榜上无名。

但他并不气馁,转而去长沙岳麓书院深造。

“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左宗棠默默读书,默默积累,提高自己的能力。

后来太平天国围困长沙,湖南巡抚上门求教退敌解围之法。

左宗棠小试牛刀,轻松解决长沙困局。

而后十余年,他从一个乡下教书先生,官至东阁大学士,成晚清柱石,和曾国藩平起平坐。

庄子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要去近郊的人,吃饱饭往返,回来时肚子仍是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一个人的积累越是丰厚,将来走得也就越远。

世间所有的开挂,说到底都是厚积薄发。

唐代诗人高适幼时家贫,二十岁进京赶考,屡试不第。

别人都劝他不必再坚持了,他却始终不曾放弃。

“渔樵十二年,种瓜漆园里,凿井卢门边。”

躬耕苦读的日子,他一过就是十几年。

有时候,甚至需要邻居帮衬才能度过荒年。

再次出山考试,再次落榜,他又不得不继续回乡,躬耕苦读。

在以后的岁月里,他读诗书,读兵法,文武兼修。

一直等到五十岁,安史之乱爆发,高适终于等到机会,走上战场,屡立战功,得到朝廷赏识。

此后十年,高适一路开挂,从一个乡野诗人,到执掌剑南,加封渤海县侯,位极人臣。

而他的边塞诗与王昌龄并称,诗名直追“李杜”。

接近三十年的不顺,三十年的苦熬,他还是等到了那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汗水,终究有了回报。

杜牧有诗云: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人生很多时候不必太过焦虑,在风起之前,默默深耕,积攒实力,就是最好的策略。

有了满腹才,不怕运不来。

等到一声惊雷起的时候,你自然可以乘风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