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剧本的发展,苹果头显降价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有消息称,苹果可能会发布廉价版本的Vision Pro头显。廉价版的头显可能会放弃采用外部显示屏以及Mac级芯片,转而采用iPhone处理器等等。

据说廉价版本的头显售价大概在1500-2500美元之间,之前发布的Vision Pro头显的售价为3499美元,廉价版本的头显价格与之相比,降价幅度约在29%-57%。

这个剧本,有没有非常眼熟?

2014年,特斯拉进入中国。

第一代特斯拉model S的含税售价超过100万,妥妥的豪车级别。简单以5%的通胀率计算,值现在的155万。

在那之前,上海已经有不少电车了,我自己也租电车开过。

续航大概就100多公里,踩踏板带来的反馈是延迟的,加速是软绵绵的。自那之后,我对电车的未来功能预期是以辅助油车为主。也就是说,无论从驾驶体验、便捷度或是耐用程度,仍然是油车为主导,电车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

直到2014年的某一天,朋友拉我去特斯拉体验店,我们坐上了model S。

销售坐在副驾驶上,转头对坐在后坐的我说:很可能会晕车,做好准备。然后对我的朋友说,你可以尝试一下猛踩油门和刹车,体验一下电车的操控感。然后补充一句,麻烦你一开始先慢点开,我刚完成上一次的试驾,脑袋有点晕。

那一天是我第一次坐特斯拉,也是第一次开特斯拉。

我看到了电车的未来。

在那之后,特斯拉不断地降价。直到现在,30万就可以买一辆model 3,驾驶性能和model S一样好。

特斯拉并没有选择像保时捷一样维持高高在上的价格,而是在发布了高端车型之后,不断进行产品的升级迭代,价格逐步开始亲民。

降价之后的特斯拉,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2022年,我老婆打算买一辆车,要求价格不要太贵,适合女孩子开就好。

女性是不懂车的,但对车的选择却格外执著。

老婆最先想买的是mini车,懂车的朋友知道后极力劝阻,说mini这车,看上去确实好看,但开起来及其吃力,在国外都是大男人开的。但老婆彼时只想买这车,对其他车都看不上,于是选车这事一度陷入僵局。

后来试驾了比亚迪和造车新势力,老婆就是不满意,也说不上哪里不满意,反正就是不想掏这钱。直到试驾了model 3,在驾驶了不到二十分钟后,回到体验店后很快下了定金。

理由是啥?我反复琢磨了好久。

30万的车,可选范围很广,要说性价比,model 3肯定算不上;

论操控性,肯定没在考虑范围内,因为我老婆之前都不开车。事实上直到现在,我都觉得特斯拉的车开起来就是不舒服;

论内饰,model 3那简洁的内部装饰,要啥没啥。你要说这种内饰就是图个简洁大方,我也只能装模作样的点点头;

论外形,也说不上特别的出彩。

那选这车到底是为了啥?

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车开出去不丢脸。

无论对方开的是同级别30万的车,还是开了一辆100万的卡宴,model 3开出去不会给主人丢脸。

用我朋友的原话是,保时捷718和帕拉梅拉,价格差100万,但仍然是保时捷,品牌形象一点不差。

确实是这个道理,中国人最开始接触的特斯拉车型是model S,其高端的品牌形象已经深入内心。后续的车型再怎么降价,内心对它的认同感不会轻易改变。

只要特斯拉不要生产出太辣鸡的产品,保持维护好现有产品的质量,它在消费者心里的品牌形象就不大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消费者的心智变化是很缓慢的,只要不刻意打破他,通常品牌形象可以维持很久。

我称之为品牌的“天花板效应”。

一家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基本上取决于消费者获得的第一个产品。

从打造品牌形象来看,第一个产品很重要,它决定了消费者是怎么看你的,也就是品牌的高度到底有多少;一家公司的产品线里,最优秀的那个产品很重要,那决定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可以存活多久。

回到文前那个苹果头显案例。

我们可以在淘宝上花几百块买一个头显,看vr电影、打vr游戏,体验也还凑活。

后来meta出了头显,我很是期待,在看了好几个宣传视频之后,我认同了其中一个博主诙谐的简短总结:

看小电影想必不错。

因为它更清晰,效果更好,而meta宣称的依赖头显进行跨空间的社交,目前来看还做不到。

确实也只能看看(小)电影或者打打游戏。

meta的头显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头显。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那时候,meta的头显拉高了头显这个行业的天花板。

苹果的头显则进一步颠覆了我们对头显的认识,它的出现对我而言就好像特斯拉与之前的老式电车,我几乎是双眼湿润着看完了整个宣传片。

一方面是出于内心的激动,我仿佛看到了头显的未来;

一方面是反复看了好几遍,略有老花的眼睛着实有些吃不消。

当然,再好的头显,3499美元的价格,合着将近25000人民币确实是贵,加上配套的软件还不完善。目前的情况下,只有极客才会购买。

苹果并不会在意,我甚至认为苹果内部早就评估过,这一代产品不会大卖,只会小范围的使用。3499美元的价格,是它秀肌肉的方式,它借以向世界展示:

世界上最好的头显,是我们苹果家的。

自此之后,头显品牌只剩下两家,一家是苹果的,一家是其他的。

随着技术的升级和产品的迭代,苹果的头显会不断地降价,最终让普通消费者也能用得起。

即使苹果头显降到5000人民币,你仍然会觉得它是个高端设备。

贵州茅台为什么牛,牛就牛在它的最大单品:贵州茅台酒的品牌形象实在是太强悍。

它的品牌力强悍到,绝大部分消费其实搞不清楚茅台集团和茅台股份,也搞不太清楚茅台酒和茅台镇的区别,只知道茅台二字就代表了品质。

在贵州茅台酒的品牌影响下,仅仅凭借茅台这两个字,就养活了很多酒厂。这些酒厂只要但凡和贵州或者茅台两字沾点儿边,就能打开一部分消费者的口袋,这些消费者会说:瞧,这是茅台哎。

贵州茅台为什么是一只好股票,因为只要贵州茅台酒这个品牌标杆在,它的形象就足够强大,剩下的产品马马虎虎质量稍微过得去,公司的发展就会非常好。

你不会因为茅台王子酒只有两三百块钱就认为它很低端,相反,粘上了茅台二字,它就好卖多了。即使是懂的人,知道它和茅台酒是一样的工艺,对它的认可度就更高了。

当你的客户用茅台招待你,你一定知道你是他最重要的客户。

五粮液做为大单品也是一样,其品牌力似乎是茅台之外的次选。

当你的朋友用五粮液招待你,你知道你或许不是他最重要的客户,但一定是他最重要的朋友。

而我,非常钟爱国窖1573,所以我平时会喝点泸州老窖特曲,招待朋友也爱用老窖,上次和书房朋友的聚会,我带的也是泸州老窖的精酿啤酒。

这些都是大单品的影响下形成的品牌效应。

说起茅台的品牌形象,不妨说个小经验:

假设你用6000元招待亲戚或者朋友,与其选一家人均500元的餐厅,不如选一家人均100元的餐厅,然后拿剩下的5000元买两瓶茅台

前者只不过是请客吃一顿饭,而后者,别人知道你用心了。

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雷军带领下的小米,努力又勤奋,取得了一项项技术突破,但品牌形象一直起不来。

因为在创业之初,雷军用性价比打开了消费者的心智和口袋。于是乎,这两年,虽然小米不断在往高端路线发展,也开发了许多高端产品,但是潜意识中,消费者仍然认为小米是个追求性价比的产品。

就说发生在身边的例子吧。

我自己从小米3开始就一直用小米,是小米的坚定使用者。(我不是小米粉,我只是懒得换)很多次商务场合,同事或者客户都会建议我,你还是用苹果或者华为吧,用小米实在是有点......。

我之前给父母买的手机也都是小米的。有一次,手机因为内存过载导致整体反应速度慢了,我打算给父母换新的手机,父母特意提醒我说,千万不要再买小米了,小米质量不大好,还是买华为吧。后来属性给换上了苹果,父母就乐呵呵的不再说话了。

忘记了是段永平还是哪位投资人说的,小米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开始以性价比做为发展的开端,造成其后面的品牌形象一直起不来,或者换句话说,想让消费者心中对小米的认知从性价比变化成卓越产品,非常之难。

我这里不是说小米手机的质量不好,或者说技术不够领先,而是说它的品牌不够强大。更准确的说是,如果品牌在消费者内心的烙印是性价比,这个品牌就会弱一些。

我们这里不谈技术,谈技术容易引发口水战,我也不是专家,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不是专家。也就是因为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不是专家,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的例子以苹果小米做对标,这里的小米泛指品牌力弱的公司。如果有不适,请跳过阅读。)

如果你找一家合作单位谈业务,一家单位全体上下用的都是苹果的产品,而另一家用的都是小米的产品。潜意识中,你就会认为前者更专业。

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力。

再回到买车上面,身边一些懂车的朋友,似乎买特斯拉的不多,问题是大部分消费者其实不懂车,而这部分群体是最大的。

专业的人不会依赖品牌来指导消费,但绝大部分人都不是专业的人。

大部分人搞不清楚茅台的产地和工艺,也搞不清楚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的技术差异。品牌这时候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就我工作这十几年,看到身边的女性用苹果手机的多,完全没见到有用小米的。你或许会说我也用华为啊,我觉得你选择华为肯定也是因为他的品牌而不是技术。

为什么这么明显,我觉得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加不懂电子产品,所以品牌的作用就更加强大。

为了改变这个尴尬的定位,小米这些年一直试图走高端路线,旗舰产品也越买越贵,但消费者的心智一旦成熟,改变就如登天。

再多说几句小米吧,米粉勿喷哈。

其实造成今天的局面,恰恰是小米当初引以为豪的互联网模式来定价小米。

互联网模式定价小米,其本质包含了两个品牌要素:服务(互联网)+产品(小米)。而服务和产品对品牌的塑造角度是不同的。

消费者对服务是弱粘性的,我今天用滴滴打车,明天就会因为便宜选择滴答打车。电梯里同时放着分众传媒和新潮传媒的广告牌,我并不会忠诚的只看分众的那一个广告。

我更不会自豪得对朋友说,你看,我用的是滴滴打车,我看的是分众传媒。

以服务为主打的品牌形象非常弱,因此,小米的互联网模式定价小米,恰恰削弱了它产品的品牌力度。

我之前说过,品牌的建立,具有天花板效应。最好一开始就把天花板建的高高的,这样品牌形象就会强大。比如说特斯拉的model S,苹果的头显等等,这几款产品不用追求好卖,其生产的目的就是建立消费者心智。然后再通过其他产品慢慢的降价卖就可以了。

如果反过来做,难度就大了,天花板在建的时候放的很低,后面再往上抬就难了。

这些年,小米一直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品牌天花板。比如说开发了折叠屏、机器狗,或者把低端机定义为redmi,小米作为中高端产品。在产品推介会上不断强调自己的对标是赶超苹果。

或许有一定改变吧,效果真的很有限。如果从苹果的角度来说,我们就明白苹果品牌这个护城河有多么强大了,商业世界的枪林弹雨都攻不破这座城堡。

小米也一直试图把旗舰手机卖个好价钱,一方面是成本要求,一方面也是为了建立品牌形象。面对这几年小米不停的涨价,我心里就会犯嘀咕,花个五六千买个小米手机,到底图个啥,再添个两三千就能买苹果了。

你瞧,我虽然用的小米,内心却很诚实。

重申一下,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批评小米。我对小米的产品还是满意的,对雷军的为人也是尊敬的。只是从品牌的角度来分析,也欢迎朋友们善意的讨论。

总体来说,具有大单品,强品牌的公司,价格稍微降一点,品牌形象不会差,就像苹果手机。

但是一直走性价比路线的,品牌形象就很弱。要改变几乎不可能,千万不要低估改变消费者心智的难度,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换个新品牌。

如果还要用老品牌走高端路线,这条路会走的很艰难。

突然思绪回到早些年,想起大众也是有高端车型的:

一个叫辉腾,一个叫途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