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资比特币的心路历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中午出去办了事回来,看到比特币已经差不多18万人民币一个,回想这些年来在数字货币上面费的精力,栽过的坑,感觉写下来应该比较有意思。

今天抽时间把精力和感悟写下来,这期间的时间我有些记得不太清楚,可能会有差误,请大家理解。

我最早接触比特币应该在2014年左右,那会大概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一个,不过那会我正好本职工作面临一些变化,根本没有心思顾得上研究。

2017年的那年元旦,在家比较闲,因此系统的研究了一下比特币。那会比特币大概6000元一个,我买了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关于比特币和数字货币的书籍,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还把网络上能找到的信息都翻了一遍。研究完之后,我认为比特币的技术确实是无比牛逼的,这个毋庸置疑,但是否值6000元一个,我内心还是比较怀疑的。

原因有两个:

第一、比特币在技术上其实是比较落后的,之后的数字货币有许多改进,无论速度、效率、应用场景,都比比特币要好很多。

从技术上来看,比特币迟早会被淘汰;

第二、如果从储存价值来看,那会已经有改良过的比特币,比如说BCH(比特币现金)等等,数量也是恒定的。作为储存价值,感觉比特币未来也未必会特别有价值。

基于这两个原因,虽然当时我老婆一再要求我花6000元送一个比特币给他,我拒绝了。

后来我今年花了差不多10万人民币买了一个比特币送给我老婆,这就是后话了。

这几年的投资生涯,我有一个教训,那就是老婆的话一定要听,虽然老婆对投资并不专业,但女人的第六感往往比研究的结果更加靠谱。

言归正传。

2017年上半年,比特币一直稳稳上涨,我在比特币大概2万人民币的时候,买了一些,后来比特币就是一直涨涨涨不停,这个钱太好赚了。

时间来到下半年,当时数字货币太火了,到处玩ICO,其实就和我们股票IPO是一个性质,很多IT男自己拷贝了比特币的源代码,然后稍微改动一下,就可以通过ICO圈钱了。那时候ICO实在太火,几亿几十亿的随便圈钱,很多有脑子的IT男那阵子都赚了不少钱。后来淘宝上衍生出整套ICO的服务,可以提供包装上市服务,包括提供源代码,包括包装团队成员等一条龙服务,即使不懂专业,也可以在淘宝上花钱自己包装一个数字货币的项目,然后筹划ICO上市。

那时候最赚钱的是ICO吗?其实并不是,而是交易所。如果你有项目打算上市,是需要给交易所缴纳上架费的,几千万打底。因此无论你ICO赚不赚钱,但交易所肯定赚钱。

2017年的下半年,比特币上涨,持币者赚钱;ICO的创始人赚钱;交易所赚钱;淘宝上的ICO服务商家也赚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财富的气息,感觉数字货币赚钱太容易了。

不得不说,我们的国家真的是良心,在关键的时刻总是不忘投资人利益。

时间来到2017年9月4日,对于很多币圈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央行联合七部委紧急叫停ICO(首次代币发行),一时间,各大主流币非主流币纷纷暴跌,比特币当时跌幅达到35%,各种小型交易所直接关停。

我记得9月4日的早晨,我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打开交易软件一看,天呢,比特币就跟泄了一样,价格直往下掉。我当时看着手机软件大概2个小时,比特币根本止不住跌势,大有归零的趋势。

我当时仔细思考了一下,做出两个判断:

第一、国家整顿数字货币决心巨大,这一轮的上涨主要是投机性的,所以比特币未来不确定性极大,不管怎么说,再要上涨,根本没有动力;

第二、这一轮整顿,很多交易所停业,也就意味着交易成本大大增加。不仅如此,通过交易所存放比特币,很可能最终比特币都会损失,那就全完了。

经过这一番思考,于是我选择清仓出来,这一轮基本没怎么赚钱。

经过国家的一番整治,原本以为数字货币彻底晾凉,然而比特币并未归零,而是开启了历史上最大的一轮涨幅,第四季度比特币直接上涨到2万美金,差不多14万人民币。

时间来到2018年春节,闲得无聊,我又开启了比特币的研究,期间我仔细研究了这一轮的暴涨原因,得出了下面几个结论:

1、国家其实并未真正想打击数字货币,只是特别反感ICO这种明显收割投资人的行为。本质上,国家还是特别重视数字货币的,在思考数字货币对中国经济发展甚至是在国际组织中能够起到推动影响力的作用;

2、这一轮严打事件之后,投资人仍然有疯狂的投资热情,进一步证明了数字货币存在的价值。

既然如此,我就不应该错过时代的机遇。

顺便提一句,2017年我在互联网上认识了老猫,那时候他和李笑来一起在筹划一个数字货币投资基金,每份10万元起卖,我当时有点怀疑老猫是骗子,2019年,他们的投资基金回报给了投资人每一份差不多400万的等值数字货币。

后来我和老猫成为了网友,还经常交流,老猫是数字货币圈我认为少数几个特别靠谱的人。

2018年,我重新回到了数字货币投资圈。

经过2017年的洗礼,2018年的数字货币重归平淡,交易所冷冷清清,比特币不断下跌,这时候好的投资标的和不好的,很容易就看出来。

我当时投资的标的是比特币(BTC),以太坊(ETH)和柚子(EOS)。

其实2018年开始,数字货币市场最热闹的不是比特币,而是柚子(EOS),为什么?

这要说说很多投资人有着和我一样的困惑,那就是数字货币到底有什么用?

其实比特币并没有应用价值,真正赋予了数字货币意义的产品,就是EOS。EOS简单说是去中心化的操作系统,类似于我们手机操作系统。有了这个平台,许多软件可以在上面进行运行。

这个EOS是不是很伟大?确实如此。

可以简单的说,投资EOS,就类似于像投资了安卓系统。

那时候很多大神都砸钱进了EOS,最著名的两位,一位是李笑来,一位是王团长。

李笑来推广EOS,因为他本身就和EOS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他出来给EOS站台,具体就不细说了。

王团长只是投资人,站在我们这些韭菜一边,所以王团长的话,我觉得还是比较真实的,可以代表我们小散户的一些想法。王团长投了几百万到EOS,最高峰市值达到了1000万。王团长每天都写日记给自己打气、给投资者打气,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网上找找,王团长每天坚持写日记发到网上。

事实上,王团长应该是数字货币浪潮中的牺牲者。他后来自己成立了交易所,花了不少钱,但根本没有交易量,基本算是失败的产品。他持有的EOS,市值也缩水到了差不过50万。

王团长除了一开始投了几百万到EOS,还坚持每月定投上万元给EOS,可惜EOS太不争气,辜负了王团长。这几年,王团长花了时间、投了金钱,结果全部打了水漂。

挺心疼王团长的,这或许是创业浪潮中真正的现象。我们看到的那些赚的盆满钵满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人,大部分人都是像王团长这样的,花了太多时间,投了很多钱,最后一场空。

再说说一个品种,叫做BCH,BCH的产生是盯着比特币打的,BCH各项参数都参考比特币,还进行了优化。BCH价值的最高值是比特币的二分之一,我一个朋友当时买了500万的BCH。当时和他吃饭,他告诉我他的计划就是等这些投资到了1亿的时候,就全部换成现金,然后退休。可惜现在BCH的价值只有比特币的100分之一了,我这个朋友投入的500万元,至今只有不到30万元。

这也是一个失败的投资案例。

不过我老婆有个小学弟,在2017年那一拨却是实打实赚到了钱,我看了他的投资账户,差不多赚了1.7亿左右。

这几年我的投资也缩水了不少,期间投资最高翻了一倍,最低值跌去了本金的80%。

今年3月份,美股熔断,比特币也不好过,跌到了5000美元附近。当时那几天的下跌,我又仿佛看到了2017年的影子,所以我并没有清仓,而是选择了适度加仓。

今年下半年,我从数字货币中看到了一些现象,那就是除了比特币之外的其他投资品种,走势都特别弱,因此我找了一些比较好的机会,把手中所有的数字货币都换成了比特币。

从2016年至今,历时5年,我花了许多精力,也投入了自己的钱,持有至今,大概不亏不赚。而已。

但对比特币有了新的认识,包括对这期间发生的事件进行了复盘,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一、我深信巴菲特是不会投资比特币的,比特币本身并不会创造价值,本质上投资比特币确实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我们只能期待其他投资者花更多的钱从我们手中买走比特币。

用巴菲特的话说,比特币是没有安全边际的

第二、比特币等同于黄金,他具有货币属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他的投资品,比如说ETH、EOS都不具备这样的属性。这才是比特币真正的价值。千万不要用技术的角度去衡量比特币的价值,因为数字货币的技术不断在进化。如果从技术角度来分析数字货币的话,所有的数字货币都没有价值。只有从货币的角度去衡量比特币,比特币的价格才有意义。

第三、政策打压并不会消灭价值。

宋朝有一阵子禁止贩卖牛肉,不允许老百姓吃牛肉。这一政策一发布,那些养牛的人就卖不出牛肉,导致牛肉价格立马一泄千丈。但随后,由于老百姓仍然有消费牛肉的需求,因此形成了牛肉的黑市,价格飞快上涨,很快就大大高于政策之前的牛肉价格了。

这和2017年那一拨政策打压是一样的,只要投资品有价值,那么打压并不会消灭价值,只会最终提高价格。

2018年白酒的塑化剂风波也是一样的道理。

本文并不对数字货币的投资做最终的判断,本人同时声明,我持有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但大部分投资仍然在股票和房产上。

本文仅对自己这5年的数字货币投资做回顾与反思。

--end--

全部讨论

03-12 1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