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fuxiansheng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3
耀宁科技参与澄星股份的重组,一个是股权的购买成本,还有一个他承接了澄星集团的债务的关系,这个身份是不一样的。
耀宁参与网上拍卖这个股权的成本是明确的,而承接了澄星集团的债务和代澄星股份支付一些债务,这时他的身份是债权人的身份,他的这个债权,他是有机会、有权利去向他的债务人回收的。所以这一部分他承接的债务怎么能成为他购买澄星股份股权的成本呢?或者说至少他能够收回来的这一部分,不能够成为他参与这次重组的成本。
因为澄星集团的破产清算重组的最终的结果不清楚,即使澄星集团的最终的普通的债务人的清偿率不高,但是也不排除他的一些债务抵质押权的等级的不同而而是相应的债务受偿的比例不同。
而网上的好多投资者认为,耀宁科技的投资成本就是购买股权的成本5亿多块,再加上他支付给江苏资产的22.5亿,然后再支付的两个多亿的的代垫款,这样合计算下来就是30亿的样子,那1.7亿股的折合成本确实就很贵了。到来折算的话,澄星股份公司就可以值120亿的市值。
那怎么可能!
@攒钱买红米 这位兄弟也可以写一个贴子来专门说明一下你所认为的耀宁科技的购买成本。

热门回复

回收多少款项,这个上市公司也没有强制义务要披露这个信息。我也认为这个他们支付的这个合计约25多亿的款项,不会作为他们总的投资成本。而且我认为吉利系不会以这么高的估值来控制这个$ST澄星(SH600078)$ 公司。
他们用20亿的股权估值来收购这个公司,可以说已经给足了面子了。

你是情绪化下的思维混乱,应该冷静一下,再想想,多思考一下这个重组的商业逻辑。

他们给的这个资金,后续他们是可以回收的。就是说这他们支付的款次,但是后来他们回收了多少,没有下文了,也没有披露了。
但是他们的股权或债权的关系,这是明确的。

兄弟你可以专门写一篇贴子来陈述一下你的观点,厘清思路。

你把我说服了,的确是有道理

哈哈哈 我认为 你情绪化最厉害!你认为的 我不认为!

这就显示你的无知了。耀宁科技支付的22个亿,就是为了支付这个钱。

好好笑,这孤儿天天我认为我认为

你真以为吉利系是人傻钱多?

我赞同,因为这个在会计上确实可以通过债权人的关系收回去。当时确实是耀宁没钱找人垫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