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蓝和静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申万还要重组什么?他本身就是重组而来的

热门回复

#缘富读申万宏源# $申万宏源(SZ000166)$ 证券公司也是历史上好早的一个公司了,也是重组而来的。
为什么突然想到又看证券公司呢?还是想到,如果2024年a股有行情的话,那么证券公司肯定少不了他的剧情。
所以我看上了申万宏源h股。
申万宏源h股和中国银河都是一样的和a股相比大幅的折价相对,净资产也是大幅的增加,而申万宏源,特别是2022年的业绩,非常的差。而刚刚公告了2023年的业绩预告,他的总净利润就是50亿,eps两毛钱不到的样子。
就这个水平,2023年的业绩也比2022年好了许多。
为什么2022年他的业绩下滑很严重呢,比2021年下滑到了2021年的约1/4的样子。
肯定有一个市场行情的原因,还有一个我估计他们是在进行一个财务的操作,也就是把往年的未实现的亏损,通过2022年做一个交易,把这个隐藏的亏损放到了帐面上来了,所以2022年他的处置金融工具的收益是负的38亿,而2021年是正的18.5亿元,这里就相差了57亿元。
所以如果他一切回到正常的话,2024年 A股行情比2023年好的话,他安实现比2023年更高的收益还是可预期的,比如说2024年实现每股收益三毛钱75亿的净利润,相对于h股来说就是4.5倍pe。
从这个估值来说,还是值得持有的。

说明a股贵了[大笑]

而且从a股证券市场来看,证券公司过不了多久就会来一波脉冲的行情。所以关注这个证券股也是在投机啊。
当然前期在关于央企控股证券公司的整合意见中,这一个内容肯定会在不久的时候会有动作体现的。想一想中央汇金,中国建投,中国建银等等这些央企的机构持有证券公司的股份,这种关系还是会理顺的,所以他们这些公司还是会有重组合并炒作的可能。
申万宏源h股的市值就是30多亿,对于a股来说就是典型的袖珍股了,比银河h小了1/4的样子,所以感觉这个公司还是可以操作一下。
因为他历史上这么几年没有亏损,还是有分红,那么多少还是有一点的收益。 H股相对于净资产,相对于a股大幅的折价,也会有给自己心里一个托底的一个心理预期,所以持有他的过程中即使出现了意外的情况,也能够有一定的底气作到长持。

港股的估值确实是有时候是深不见底,所以首先第1条就是要懂自己还的公司,要对公司的估值有个大概要求,然后选a+h型的,用a股的估值水平来减缓h股的估值的下降。
然后是慢慢买,准备资金来应对后续的不测。

是的,银河h股我是有的,也都持有一年多了。刚才的时候我还是把这两个h股进行的比较一下。
只是觉得申万宏源如果遇到2024年行情好转,它的业绩好转的弹性会大一些,说不定市场表现会反应得更剧烈。

假如说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他们这个500亿的私募基金用20、30亿来申万宏源h的股权或者再买其他的,比如中国银河h股的股权,这样的话他可以去促使央企控证券公司的价值的发现,激活这个证券板块的行情,提升活跃度,这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而且对于中国人寿来说,他有接近60,000亿的总的资产规模,他居然没有一个证券公司,所以对他来说,他即使持有一个证券公司的相对控股的股权,这也是说得过去的,对于他的业务板块,确实也是一个提升。
当然中国人寿专注于做寿险、财险,他们做新的业务,我感觉也是很恼火,做一个广发银行做成了差生,做远洋集团做成了归零,买一个万达信息,我看也不行。[捂脸]
让他们再做证券行业,可能还是做不好。

我记得up主邢不行,有一个量化回测,就是a加h溢价率最低和最高的一组股收益如何,最后很明显那就是港股的机构投资者更加理性,整体来说,溢价率最低的超额收益明显。

港股也就是个红利税的问题,什么时候要是把港股通的税减一减,鸡贼的资金立马填平洼地。

申万宏源的少数股东权益金额达200多亿,但是看他的子公司,比如申万菱信基金,他披露的两个重要的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金额加起来只有10多亿,远远达不到200亿啊,不知道这少数股东权益是有哪几个下面控股公司构成的。@ValueRedemption

其实我在读这个证券公司的时候,这个投机的心理显露无遗。
其实证券公司是不是一个可以长期投资的公司呢?行业呢?
其实看一下几个公司近几年的业绩都还是不错,也没有出现亏损。其实这也是我们国家这几年的股市,一直在三线店附近震荡的缘故,没有大起大落。还有就是这几年ipo,债权融资,新三板确实也给证券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收入。
还有就是融资融券的业务,使得证券公司的收入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一个来源和市场的景气度相关,也和证券公司的资本规模有关,这个相关性是非常强烈的,所以证券公司的业绩还是有一定的保障。
金融强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明确的提出了金融稳定,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间发挥的作用,所以就是要维护金融稳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当然在其中就要发挥巨大的作用,这种央企控股的金融公司,如果出现大幅的亏损波动那么这些老总高管,吃不了就要兜着走。所以他们采取的方式也是保守和稳健,当然这是相对来说,华融这样的事情当然也可以认为暂时不会发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