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篇7.股市的博弈性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吃完午饭,回来的路上又想起昨天写的一些东西,感觉还有讨论的空间,想拿出来再详细说说。中国人的理都以人的客观存在展开,这种理不同于外国的理,中国人的理说的是道理,西方的理说的是真理,一个的对象是人,一个的对象是自然。我们的文化以人的客观存在为中心,什么都讲究人的重要作用,这种思想也映射到现实世界中,比如人情社会、以人为本等等,怕被和谐就不展开说了。

而股市是人的股市,人控制资本,人是资本的载体,所以人的文化也会潜移默化的决定着股市的发展。对比中美股市或者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我们总能发现中国市场的博弈性冠绝全球,令人发指,股价的走势经常不能反映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只能在长周期的观察中才能看到理性的影子。我想这不只是因为中国股市的散户比例比较高,而且与我们国家的文化也息息相关。重博弈,轻价值,不正是反映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博弈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反应在盘面上就是资金总是喜欢利用人性的弱点去盈利,同时轻视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这种市场表现让散户们苦不堪言,也让那些利用人性弱点的人赚的盆满钵满。中国的股民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得不到应有的救赎,按理说如果能跳出博弈就能摆脱博弈大概率失败的困局,但他们大多还是选择用真金白银去和对手博弈,因为儒家文化是他们价值观的根,价值观决定了他们的底层逻辑体系,也决定了他们不得不走向这样一条很难获胜的道路。

扯到博弈,这个话题总是异常的沉重,财富再分配的背后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人们只看到了八年一万倍却忽视了脚下的皑皑白骨。我也没有资格过多的去讨论博弈,因为我的体系也不是围绕博弈展开的,这市场不缺博弈的高手,我没事也会看看他们讲讲情绪周期之类的内容。下面我说说本体系对股票博弈的理解,股票的博弈是股权与价格的博弈,场内资金与场内资金是囚徒困境,场内资金和场外资金的博弈模式是欺骗,场外资金和场外资金没有关系,这些博弈的根基是价值线。长期的价值投资者只关注长期的博弈结果,也就是说只关注博弈的大级别机会,这种机会都夹杂着极端的情绪,是大行情的新生与终止。

具体操作参照捡烟蒂流派的操作方法。下载个游戏有BUG不能玩,很烦,不想写了,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