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思维长沙交流下午场1(定价权&逻辑DNA)

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20喜欢:41

本文主要内容:

1)估值的本质是定价权的问题,成功的估值方式会把优点展现出来,让参与者心甘情愿的掏钱,不能让参与者掏钱的估值方法全部是失败的,这也是华尔街估值的本质;

2)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它自身会发生熵增,这是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熵增也就意味着混乱和效率低下,更严重者就会崩溃,所以公司需要进行熵减,熵减才能持久并产生更多的能量;

3)市场熵增也就意味着会出现流动性溢价,这个时候才有机会获利,否则清水状态下难以获利。作为投资者自身,则要尽量熵减,否则脑子一热反而容易被裹挟进去,高卖低卖;

4)逻辑DNA的诞生:当公司熵减和市场熵增同时发生的时候,它们会慢慢重叠产生部分共同区域,这个共同区域所在的位置也就是DNA诞生的地方。在这个位置,我们可以感受到市场的熵增,也可以感受到公司的熵减,只要在这个混沌区就一定可以赚到钱;

5)公司熵增:熵增需要不断吸收能量,但是公司熵增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它必定会导致熵增结构破坏,因为熵增需要不断地产生新的结构去支撑它,也就是我们说的衍生过程。新的结构去支持新的熵增,也就是维持熵系统的能量稳定,当维持不了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熵减。这个时候市场同步熵减,那么就会形成连续暴跌的局面,这片混沌区域就没有了;

6)公司熵减:但是如果一个成长公司,市场熵增的那个区域把公司熵的那个区域覆盖掉,形成一个大区域包围小区域的状态,这样公司变成了一个内核。因为公司不断地熵减,而市场不断地熵增,最后公司就被市场包进去了,这时候就进入逻辑DNA衍生的第三阶段;

7)公司熵减的原理和作用:公司从外面不断地吸收能量,然后在熵减的过程中释放能量,能量可以直接传递到外面的区域,也就是能量从公司传到了市场。市场马上接收并且发光发热,股价当然可以上涨,因为参与者越来越多,接收的资金越来越多。要形成熵减释放能量的前提是,它可以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能量,也就是公司熵一定要有一个出口。

听得是喜马拉雅上分享的音频,参看:职业股民60读者线下会:长沙下

下午热身场

音频时间:00:00~12:50

茅台的定价权

在空头的眼里,茅台是一块很大的肥肉,就看后续要如何做空茅台。这里只是提一种假设,如果有期货思维,一定要有空头的思想在里面,A股天生缺乏这种做空机制。茅台有一个核心的点,产量和营收比较确定,非常容易估值。茅台原来是800的出厂价,后来调整到了900,但是市场价在2800。

六零这里提出几个问题:为什么茅台会允许这么大的差价出现呢?茅台的董事长为什么不把价格一次性调整到2700或2800呢?如果这样调整了茅台的股价会大涨吗?如果每年提价一点点,还能够维持2800的市场零售价吗?如何去维持市场的终端零售价格在2800甚至3000呢?差价越大对茅台越有利吗?如果终端零售价到了5800、6800甚至1万,可不可以?如果到了1万会怎么样?

茅台的高管们天天在想这个事情,董事长其实根本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副总经理已经帮董事长做完了所有的事情了。我们不关心董事长的行为,反而作为茅台的投资者是一种荣耀,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有很多投资大佬都问茅台为什么不提价,只要提到1600利润翻一番,是谁给他定出2800的终端零售价呢?这就是定价权的问题,为什么五粮液没有呢?

腾讯和创新药

在A股做研究,茅台是绕不开的标的,如果搞懂茅台其他很多公司也就理解了。如果做港股的话,一定要去看腾讯。港股的定价权为什么是港币?或者换句话讲,如果当前港股用rmb结算可不可以,如果换了会出现什么结果?可能汇率都会崩盘。如果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那么港股最近的流动性为什么这么缺乏,一下就想清楚了。

最近看到很多人研究港股的创新药,大家是否有关注到(???)。港股市场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创新药?国内市场有多少人在做创新药?怎么做创新药?哪些公司在做创新药?市值分布区间是怎样的?他们的业务范围在哪儿?他们做的是创新A类药、模仿药还是国产替代药?国际有哪些巨头创新,方向是什么?投入的资金有多少?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你也会把创新药的定价权看懂了。

估值就是定价权

所以估值问题,本质也是思维问题,估值问题就是定价权的问题。要实现定价权,我们就要展现企业的优点,比如他比较壮就要展示力量感,个子高就去打篮球。其他的公司,很多行业我们同样要展现优点,展现给投资者看,不是给消费者看。投资者要掏钱,要参与估值的过程,是参与者。当我给你看了一样东西,我要卖出高价,怎么估值?比如去泰国,有妹子是黑珍珠,在老外眼里很受欢迎,但是在国人的眼里可能欣赏不了。成功的估值方式是把优点展现出来,让参与者掏钱才是目的,不能掏钱的估值方法全部是失败的,这也是华尔街的估值的本质。

逻辑DNA

音频时间:12:50~57:55

三大特性

就像销冠讲销售策略一样,在场的投资者都是参与者,更多的也是生意人。二级市场的货很好买,关键是怎么卖出,卖给谁,估值的定价是谁定的,谁会接受它并从你手上买走呢?(一级市场是买方市场,东西好卖不好卖,二级市场是卖方市场,东西好买不好卖)否则的话,你的货品不断贬值。很多人喜欢不断重复的咀嚼,可能是别人呕吐出来的东西,这种东西没有营养,这就是新生独特性。好多价投在股票涨上去之后深入研究,他相信5倍之后会涨到10倍,可是在涨5倍之前你看到的逻辑已经发生了,结果就是你的货不好卖了,成为了接盘侠。

一只标的股价涨了很高的位置上放了巨量,比如16倍以上,这个时候还在缩量上涨,这个时候投资者反而认为这是一家足以改变世界的公司。听到一个董事长画饼,他讲的不是说改变一个行业,他们的产品可以改变世界。后来调研了一下,发现他在瑞士的小镇上建设了一个研发中心,很奇怪,把研发中心建设到小镇上,而且是一个风景区。这个有点反直觉了,研发中心不应该是人多,交通方便的地方吗?

如果卖猪的人告诉我,他把猪肉卖到了全世界,每家餐桌上吃的都是他家的猪肉,我改变了世界。每天我都想到,每天我吃的肉都来自于他们家的猪肉,非常棒,这就是广泛信息属性。

逻辑DNA的原理

公司的发展与熵增

任何公司想要壮大,那么它首先需要吸收能量,可是吸收能量就一定会熵增吗?从理论和物理的角度来说,一定会熵增,可是熵增会让公司的效率低下。所以我们在公司吸收能量的同时,需要让公司不断努力地进行熵减。也就是说,一家公司在壮大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公司也只有不断地发展,去掩盖那些问题。比如说一个部门招了很多人来扩展业务,这些人可能各个都心怀鬼胎,或者相处不愉快,但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和业绩,这些都先不管可以包容。一旦销售目标找不到了,公司一定会熵增,因为统一的目标没有了,只剩下了相互扯皮。就像历史上打完天下之后,要铲奸除恶。只要我们不断地扩张地盘,我们彼此相安无事。所以,一家公司一旦出现问题,一定不是当时才形成的,而是在公司扩张的过程中形成的。

一家公司在增加能量的同时进行熵减,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希望一家公司成长,我们买了之后希望财富自由,可实际公司的成长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公司要想成长真的不容易。所以我买高现金流、高成长的公司,本质上还是在寻找当下或者未来,尤其是未来能够活得很滋润的公司。

如果公司越来越壮大,但是你越来越难维持,公司不断地熵增,公司往往基本走到尽头了。要知道,重塑一个团队比重建一个团队更难,你想解决矛盾太难了,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当一家公司出现了瓶颈,更容易出现戴维斯双杀的局面。公司想要改革来解决矛盾,其难度往往大的多,那些老员工不是那么轻易辞掉的,需要不小的代价。一个好人像做好一个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一家上市公司。因为企业都是在激烈商战中成长的,这个环境没办法做好人。

公司、市场与参与者

所以公司一定要熵减,市场一定要熵增。市场熵增就一定会出现流动性溢价,如果没有流动性溢价就没有熵增,市场熵增的根本需求是保证:水越来越浑,那么鱼可能会更多。水浑不一定鱼多,但是造就了鱼多的环境和条件。清水的地方,鱼往往很难钓上。作为投资者自身,希望看到混乱,希望熵增,希望浑水,否则没有参与的必要。所以你要买的公司,一定要处于浑水的状态,你才有钱赚。一潭清水,你能赚谁的钱?赚公司成长的钱吗?公司成长你自己又是什么样的股东,有没有话语权?

A股有句著名的话,只要你敢买,我就敢把公司卖给你。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呢?这是资产质量的问题。在公司上市之前,想办法把公司掏空,上市之后就无所谓了,反正自己已经赚到了。在这种状态下,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一定要自身熵减。自身熵减是什么意思?熵代表了混乱程度,你不熵减那么你只有熵增,没有平衡态。你不要以为你可以保持,这个很难,这也是0.2秒效应的一个特点。你说你可以临危不乱,那是因为你的诱惑不够,没有人经得起诱惑。

所以从自身来说,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知识储备,自身不参与熵增过程。我希望参与者脑袋发热熵增,但是自己要熵减。

交易

我们说不要随意交易,不是说价投不要随意交易,是所有人都不要随意交易。有些人说你们交易那就是短线交易,这是扯淡的说法,这是没有把交易的本质搞清楚。我们要有交易的选择权,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去交易。就像我有一辆法拉利,我可以选择不用,但是不代表我没有。也像一个国家,有没有核武器差别很大,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是一个国家,你会交易也就意味着你有核武器,你不怕任何侵犯或者市场给到的压力,你不会惧怕。我很懂交易,但不代表我天天交易。六零谈到今年其实只做了两笔交易,每天做的那些交易不过是修修补补,大的一次战役是一次交易,而不是每次战斗都是交易。小散户说他每天都在交易,他确实是在交易,因为他每天交易的逻辑DNA不一样。六零今年上半年交易集中在中特估,下半年有所转向,有医药和证券,而且是慢慢地转移。之所以这么慢慢挪,和资金量没有关系,主要是一个交易策略的问题。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两步是先烈,以为不想成为先烈,所以慢慢挪。六零知道医药的行情没有那么快,所以就慢慢挪。有些人可能一步抄进去满仓,搞了20个点卖出,然后跌下来再买回来,这确实很厉害。但是有个是,六零希望控制好回撤,熊市甚至可以盈利。唯一的亏损那边是2015年,在股灾中亏了七八个点,那个时候被限制做空了。结果空开不了,买的股票又连续跌停卖不出,被摁死在里面了,没有流动性。这种方法曾经被用在索罗斯身上,关门打狗。

熵与逻辑DNA的演进

你要注意自己不能离市场/公司太远或者太近,那么你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呢?当公司熵减和市场熵增,它们会慢慢有所重合产生共同区域,这个共同区域就是我们应该所在的地方,也是逻辑DNA诞生的位置。我们把这部分的位置叫做逻辑DNA,也只有这个位置是我们可以赚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我们可以感受到市场的熵增,也可以感受到公司的熵减,只要在这个混沌区,你一定可以赚到钱。如果你处于其他位置,就很难赚到钱,比如说价投,他始终只处于公司熵减的位置,而市场熵增的位置他们永远接收不到,甚至自我排除。

我们讲市场和公司熵增熵减,一家优秀的公司是不断地熵减,泡泡是不断地缩小,如果泡泡缩小的程度大于市场熵增的程度,那么这个逻辑DNA的区域越来越小。按道理来讲,我们希望这个区域越来越大,这样我们浑水摸鱼的空间越来越高。很多的妖股或者炒作概念,逻辑DNA衍生扩大也就是熵增,它公司本身是不断熵增的。比如说减肥,或者AI忽然给公司带来熵增的机会,这个AI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熵增机会呢?可以引起很多的狭想,我们有新的模型,我们可以全身心投入AI,AI就是我们的未来。这几句话引起投资者的遐想,AI就是我们的未来,全中国第一家AI公司,你能想象的到吗?这画了一个很大的饼,投资者自己是不是就熵增了?公司的熵增会引起市场的反应,重合的区域也就扩大了。但是,我们知道熵增需要不断吸收能量,但是公司熵增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它必定会随着熵增结构破坏,因为熵增需要不断地产生新的结构去支撑它,也就是我们说的衍生过程。新的结构去支持新的熵增,也就是维持熵系统的能量稳定,当它维持不了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熵减。这个时候市场同步熵减,那么就会形成连续暴跌的局面,这片混沌区域就没有了。

但是如果一个成长公司,市场熵增的那个区域把公司熵的那个区域覆盖掉,形成一个大区域包围小区域的状态,这样公司变成了一个内核。因为公司不断地熵减,而市场不断地熵增,最后公司就被市场包进去了。这时候就进入逻辑DNA衍生的第三阶段,也就是一个成功逻辑上涨最充分的那个阶段,可以理解为临官到帝旺的过程中。一开始是有交集,然后市场区域不断扩大,而公司是不断缩小,导致最后完全覆盖。

这有点像太阳的结构,公司从外面不断地吸收能量,然后在熵减的过程中释放能量,能量可以直接传递到外面的区域,也就是能量从公司传到了市场。市场马上接收并且发光发热,股价当然可以上涨,因为参与者越来越多,接收的资金越来越多。要形成熵减释放能量的前提是,它可以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能量,也就是公司熵一定要有一个出口。这个出口是和外界联通的,不管联通的是和资本市场也好,还是供应链、客户和供应商也好。但是这个缺口一旦被熵增覆盖,那必然断裂,公司股价暴跌或者下跌趋势形成。我们经常观察这个缺口,比如茅台2800的出厂价,一定需要经销商的配合,这中间一定有缺口,比较薄弱。这个地方一旦没有了,股价就会大跌,也就是体系崩溃了。但是如果这个缺口能维持住,并且循环起来,能从缺口到公司。公司如果可以通过缺口从外围不断地吸收能量,然后经过内部放大产生热量,能够维持体系壮大,整个市场熵不断上涨,那么股价也就可以不断地上涨。

下跌靠动能,上涨看势能。之前提过,因为下跌的过程,势能会转化成动能,举起东西很费劲,但是放下来只要松手就可以了。下跌有动能出现的时候,要观察市场的熵结构有没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那么股价会继续下跌。相反,如果结构发生了变化,因为有了新的支撑,系统内部有新的纤维结构形成了,它可以支撑熵势能,它就可以停滞不动。

你要明白,在这套系统中间熵很重要,一定要有混乱才能产生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溢价才有你的生存空间。如果你非要赚公司成长的钱,那么茅台现在可能只有10被PE,反过来说现在茅台超过10倍的PE,说明你赚的是市场的溢价,是后来参与者的钱。让他们不断相信茅台可以维持这个价格,甚至更高,一旦体系出现崩坏的漏洞,哪怕是怀疑也不行。市场不关心真相,真相是用来考古的,后面的人过来看看而已。如果你要把血淋淋的东西展现给别人看,别人是不关心的,也没人愿意看。

交易与营销

逻辑DNA有这么多特性,如果没有流动性溢价那么可能会很难衍生。A股是全世界流动性溢价最高的市场,可以对比下欧洲美国的市场,别看我们的市场天天跌,始终维持在3000点。为什么不参与港股市场?因为港股没有流动性溢价,等有流动性溢价出现的时候再去参与。现在A股每天7000亿以上的成交额,说活不下去还是有点矫情了。现在A股有期货期权各种工具给到你,只能说很多人不太善用工具而已。可以看看巴菲特的交易过程,将所有的工具利用的非常充分,他认为二级市场直接买时最愚蠢的行为。巴菲特之前的交易框架,被高盛也收录进去了,高盛可是全世界最聪明的投行。

媒体把巴菲特说成价值投资的标杆,这其实是一种营销,技术分析无法做营销,因为它不能把理念讲到人的心里。不同的是,如果喊着口号:我们要和最伟大的公司一起成长,这就非常容易营销,刺激接收者的焓增。价值投资其实是营销,聪明点的资金都知道,为什么都异口同声喊这个,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高喊价值投资能够为我创造效益带来好处,所以市场中很多机构都爱这么喊,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凡是能看到的价值投资的理论,超过90%的东西都是营销。市场只有不断地营销,才能产生流动性溢价,才会有更多的人相信700的腾讯,2600的茅台,这些大空头才有机会。只要有人在做这个营销,

全部讨论

2023-10-27 06:04

哇塞,这是我看到整理最用心的会议记录万字长文了。这次会议我特别讲了最简易的熵模型,方便读者理解吸收。特别感谢这位读者的用心整理,辛苦了辛苦了,欢迎各位读者给他的万字长文打赏一块钱精神鼓励一下。这样的读者活该赚钱。微博雪球同时转发,以资鼓励。

2023-10-28 20:17

文章不错,值得收藏,谢谢你

2023-10-27 08:17

厉害

2023-10-27 07:09

1

2023-10-27 07:03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通俗易懂,作者用心了

2023-11-01 08:50

感谢!

2023-10-27 06:01

2023-10-27 04:09

谢谢提供链接

01-21 10:37

ww

2023-11-11 23:25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2,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