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解读及漫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15喜欢:8
$康得新(SZ002450)$    很少解读季度报告,今天大涨有点兴致就唠叨两句。先吐槽一下王山,几乎每次季度报告都出错,有一次还搞的停牌纠正,不能上点心么?希望这次别为一个小数据又停牌了。

    草根研报不需要像研究员那么严谨,反正就扯谈呗,不然写出来也都和安信研报差不多。

    说实话,年报、一季报我都不满意。去年公司营收本来目标得有60亿吧,最后只落到52亿。少了8亿去了哪呢?实际上车膜和3d膜都不达预期,车膜最后做出来600w平米,3d膜最后都不提了。。。

    一季报情况也不好,很多人刚进来一看:“增长挺快,利润40%”实际上,这是小康第一次破5成增长,营收更是只增长2成。环比更差,相比去年四季度,营收利润两项数据都是减少的。所以一季报也没啥亮点,要说有也就是二季度预报还算中规中矩。

    年报季报一出来,大家有2种观点而且呈截然相反态度:一种说藏了业绩,三四季度要爆发;一种说造假了,反正好坏都是造假。我属于墙头草,中间派,我认为业绩没造假,也别指望下半年业绩有太大爆发。说业绩造假的基本上翻来覆去都那些话,实话实说,康得新13年7月份被做空之前很少有人质疑他业绩造假。撇开我一直在提的工业企业很难造假的言论。康得新的业绩放缓很能体现一个实体企业的特性。为什么业绩会放缓?年报季报上没说清楚的实际上是青黄不接、后继乏力。除了传统的显示膜以外,康得新目前增速主要依靠装饰膜,车膜和3d膜。车膜终究是个混乱的小市场,打进去靠的是渠道直通,价格便宜,宣传到位,真正能给工厂带来大量订单的是OEM。3d膜是个更大的市场,也意味着发展的更慢,技术开发难度大,推广纯靠自己,难度可想而知。康得新和保利文化的合作迟迟不出,慢的也是有道理的:康得新想推,但是急不来,没有终端的发力,做内容就是纯亏本卖吆喝,去年我就不看好老钟吹牛说3d放量,一季度还是不看好。3d怎么才能火怎么才能放量?和车膜一样,看批量客户,关键还是大尺寸显示能不能被大家接受。如果小米电视出裸眼3d,苹果出裸眼3d手机,那么世界的潮流就来了,否则,康在3d这一块的增长会走的比较慢。我建议公司把更多精力放在3d膜显示端的应用,这方面未来终究是不可限量的,我很看好。还有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装饰膜,实际上这一块是最好推,也贡献非常非常大的一块,具体我就不说了因为情况是好的。

    各位说康藏了业绩也好,三四季度要发力也好,也是基于康得新的一些新的布局。其实在年初时候我对康的预计是80-100亿营收,17、18亿左右利润。为什么定的这么高?和这些朋友的想法差不多。康得新业务走势还算比较透明的,2季度车膜要开始发力(与2季度预报保持增速相适应,本人预计2季度利润在46%左右),保利文化会与上市公司合作,三四季度3d大尺寸电视有望量产,触摸屏事业部成立,参股了一个涉及2d-3d转换的三维科技公司。同时加码了柔性材料,很多新开发的膜也处于量产边缘。不过基于上一段中对3d膜部分的研判,和康得新一贯的业绩目标高开低走惯例,这个预计还是要打折扣的。总的来说爆发可能性不大,但下半年达到20亿以上单季度营收是可以预见的,这样的业绩基本能使我满意。

    季报带来的问题还有一贯的应收账款和三费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随着每季度重复出现以后必然不是问题,应收账款会常年保持在可观数额,三费增长也会保持高速。这里我只说三费,大家在媒体上实际上可以明显看到康得新在产品宣传上的加码,随着营收的增加,这种模式相信会一贯的保持到以后光2的推广中去,研发费用增加以后也是常态,无论说是购买的专利也好,自己开发的也好,一个正在转型的市值400亿以上的制造型企业,即使每年5%以上的研发费用都不算多。这是一个良性的转型升级的企业应有的状态,要造血就得有付出。

    碳纤维的进展如何,季报没有提及,我之前的文有提到,钟在说明会上也提到16年一季度投产,实际上比预期的慢了一个季度(对制造业来说这是常态)。北汽在常州的项目也已经签署协议,厂房设备都有现成,进入角色会很快。到目前为止碳纤维的整个团队和技术都已经接近公开化,吉化挖过来的整个团队,先进的设备(可以说如果项目有问题肯定不是设备的问题),车体技术可以与宝马车体媲美(具体技术大家可以去询问专家,不便多说)。总体上我对碳纤维的认可程度比3d高,成功可能性更大。碳纤维原丝利润是不高的,而这种用好的制成项目促进材料的发展和引进是目前国内应该学习的一种材料发展思路。石墨烯这块我不是很懂,大体上也是膜产品,用在电池相关,也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具体进度就很难说了,国外的技术。

    最后就是估值的问题,其实康得新目前的情况个人认为是欢送老股东,迎接新股东的时刻。这里是一个临界点: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增长放缓犹如末日,未来还有长长的2-3年需要等待(建设-试产-投产-满产,时间可能说的还短了),新技术大家都还只是观望状态;新进来的朋友可能更多的还是冲着碳纤维石墨烯而来,至于光2增发——柔性屏也好、建筑膜也好,似乎都是些不值一提的东西,大家也会提到激智,南洋,双星甚至东材,大家都是做膜的。康未必能赢。但我关注康得新最初就是认可钟的大局观。有魄力把一个简单的材料产品延伸到全产业链,延伸到以膜为基础的不同领域,只要做成功了必然站在行业的尖端,现在光1成功了,光2的乘胜追击理所应当,回过头来看,以前大家同样做光学基膜,从劣质产品起步,现在截然不同是有道理的,康得新在膜领域理应享受比竞争对手高的估值,这是龙头应该有的地位。

    至于年报里钟所说要靠向互联网+的做法,个人觉得大可不必牵强附会,按照自己战略走就行了,我们现在拿同样是北汽战略合作伙伴的乐视和康得新做比较:业绩康更好;产品上乐视的区别在于整合,说白了就是包装上市,真正比拼技术康并不差到哪去(大家都是买的技术,像乐视做新能源系统,其实康得集团也有集成电路子公司玮舟做配套,才能做到产品的全产业整合)。在市场上大家更愿意去抢会讲故事,轻资产,容易整合,市场前景惊人的乐视。康得新这类企业更和我胃口,制造型企业讲究踏实进取,但又比传统价值企业更注重技术和市场。在我看来同样是新能源车的一部分,无论从国家战略意义、毛利率、未来的前景、核心技术来说,康得新未来领域比乐视更有味道,东西也更加实际。尤其是碳纤维这一块实际上可以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项目。至于估值就不谈了,目前来说有分歧,制造业的论证过程就是这样,做成了大家才会认可你,经历过光1的钟应该比我更有感触。从我的认知来说我是认可的,希望各位今天新进的股东们能够拿住手上的筹码。

全部讨论

2015-04-23 21:47

中肯!希望多指点多传授

2015-04-23 20:28

2015-04-23 10:13

干货,继续等待

2015-04-23 09:26

一言九鼎啊

2015-04-23 09:02

受教了,非常感谢

2015-04-23 08:16

对于预期我比较保守这样的成长速度对应今年42的目标价,当然,并不是到目标价后就要卖出,只是事先把预期降低,这样心态会比较好,现在的价格已经超预期了,今年目标完成了,多出来的已经是惊喜了

2015-04-23 08:11

娆兄出场,必须捧场
乐视这种行业我也不喜欢,太先进的思维,行业变化太快,撞对方向成功了,撞错方向就死了,没有先例可研究,以前无数的互联网公司最后只杀出BAT三家。
康得新这种就比较喜欢,有先例可供参考,由英国工业到美国,由美国到日韩台,再到中国,这种代替是有规律的,只要找到中国现在和未来要发展的行业,再找到行业中的好公司,感觉比较好把握。

2015-04-23 07:55

说的不错,赞一个

2015-04-23 07:19

兄弟研究挺深入

2015-04-23 06:25

期待康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