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吴伯庸: 我刚打赏了这条评论 ¥1.00,也推荐给你。//@吴伯庸:回复@熠熠生辉LEE:我谈下个人看法吧
为何长高连续下跌:
1.无论如何,集采之后的环境比集采之前,对长高整体要更加不利,这是影响估值分的主要因素。
2.超预期,也即,当前的水粉最高限价同价远超市场之前对水针的预期,之前以垄断获取高利润逻辑的持有者,会因该逻辑被打破而卖出。
3.不确定性增加,在发生集采这个变量后,情况变得比之前更加复杂难断(起码对一部分人来说),未来对政策的不确定性、恐慌性增加,低分题变高分题,看不清的会走人。
以上三者在估值面和情绪面引发对股价的抛压,这只是短期抛压的定性分析。
泥沙俱下,必有踩踏,其中的真实影响又有多大,这里必须要分清短期和长期,短期我称之为“囚徒博弈”,当下是zc方强行扔出了一道难题,博弈双方主要是长高和安科,这几天我也在反复去思量这个问题,思考如下:
之所以说它博弈,就是由于二者在做出选择时,不能只考虑自己做出选择后会怎样,而是也要考虑对方一旦做出何种选择,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否是最优的,好在二者可能在内部会就某些问题悄悄暗示或沟通,也并非绝对信息闭塞的两个“囚徒”。
先说长高,它的水针份额几近垄断,如果应水针,几乎不可能,为何呢:
因为区区这么点小份额,如果应标水针,那你在其他地区和院外的价格怎么办,也要跟着降70%?这是管理层肯定要考虑的,整体说,价格体系还是要趋于统一的,基本不会实施两价,尤其是价格相差两倍之多,更不可能。
而对于一个90%以上市占率企业的集采,你要降价70%,再补出几倍量来,几乎很困难。
还有,你水针降价,长效又该哭晕在厕所,因为二者价格差距拉的太大,一年多十几万,差五倍以上,这必然会抑制用户对于长效的选择优势,所以也倒逼它也跟着降价。
所以,这就会导致利润腰斩,这叫因小失大,要知道价格下降70%意味着什么,对于毛利90%、净利40%的企业来说,中和掉30%的销售费用,还有20%的其他费用,降价70%,意味着利润下滑至少60%以上,甚至80%,也即,之前100块钱的东西现在卖30,成本10块,销售费用30省下了,20其他费用有可能省一部分,之前赚40,现在赚10左右。
假设长高这样做了,那就相当于开启了同归于尽的灭霸模式,首先它利润大跌,股价身价齐跌,它的粉针直接淘汰,其次安科的粉针直接报废,全国性粉针直接淘汰,安科也会以水针紧跟其后,二者在低利润区拼死竞价,都会很痛苦。甭管谁应标水针,粉针都会退出舞台。
事实上,按照金总的说法,他对水针的底线是降20%,如果太高就要剂型转换,也即把水针用户转换成长效用户,以此来降维竞争,这是在未来水针降价后,长高应对竞争的一大利器,至于效果如何,不是现在所谈的问题。
由此,不管安科怎么选,长高断不会应水针,把这点烙定再说其他,那会不会放弃粉针呢,我觉得应该不会,这既是一道利益题,也是一道郑治题,如果水粉都放弃,那zf又会作何感想,会高兴吗,会不会发威再给你出道难题,何况你毕竟还是国企,总是要给面子的,ybj的目的就是把水粉其中一个至少纳入集采,保证刚需,降价缓解财政压力,你一个都不应,那肯定有别的方法等着你,所以个人觉得大概率会应粉针,况且粉针还可以引流出院外水针,即便应标粉针,水针也可以通过联盟谈判挂网,在院内销售,影响有限。
以上是长高单方面去选择的思路,长高的选择不难理解,既给zf面子,又保证自己利益,这里的变量在于安科怎么选,长高最怕的是什么,是安科应水,但它会吗?我觉得很难,为何呢
1.水针价格过低,这意味着单支利润很微薄,安科如果应水针,那它一定会综合考量应水和非应水所带来的利益对比,而且它很清楚,长高不会应水,若价格直降70%,安科应水,以它当前的产能是大大吃亏的,首先单支净利率暴跌,它得需要很多量才能赚取让它满意的利润,况且它还没那么多量。
如果降价没那么厉害,可能会让安科更动心,这点另说。
2.安科应水意味着当前的粉针全部报废,包括所投入的2000万支粉针生产线等,而粉针正是当前安科在市场的立身之产品,当前也是它的战略主推品,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能把之前含在嘴中的糖果都放弃掉,而去追逐另一个不确定的红海吗?
3.安科如果不应水,会比应水的利益更大,直降70%的价格,意味着补好几倍的量才能弥补,而生长激素行业,在长高在后的情况下,你去找补好几倍的量是很难的,如果弃水,它和长高依靠高毛利,都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
4.安科如果应水,长高也撑不住,因为市场价差太大,这是大势,你根本难保低价,必定降价紧跟其后,它也知道会进入价格泥潭,都不好受,即便二者都杀价竞争,长高的隐针不疼痛vs安科的预罐装,基本也处于竞争强势地位,由此,最怕降了价还得不到市场份额,也即,即便安科降价应水,这肉也未必吃的香,安科如果想到这一点,弃水的概率会更大。
5.安科若应水,倒逼长高长效针放量降价来错位竞争,降维打击,这对用户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选择优势:一周一打vs一天一打
综上,安科大概率也会弃水,二者共同维护已有蓝海,避免踏入未知红海。
6.安科产能方面,暂时不具备上量的条件及相对成本优势
接下来就是是否应粉的问题,对于长高,粉针不属于它的主战略产品,而且竞争格局跟水针也不同,未名联合lg共5家,叠加以上所说,大概率会应粉,对于安科来说,粉针是它市场份额较大的产品,它应该也知道未来粉针不可避免的集采大势,与其如此,不如主动拥抱,况且粉针降价力度也还可以,它如果弃粉,长高应粉,那它估计心里不好受,因为水粉都被占了上风,所以最有可能的是二者都联手弃水应粉,也即都不理它。
如果真是这样,那长高的短期恐慌情绪会得到缓和,保住了主力产品水针的份额,二者联合弃水之时,也正是市场短期情绪缓和之际,届时部分长期资金可能会考虑撤离,也即,短期逻辑未变,但长期逻辑会受到影响。
在当前的竞争博弈格局下(长高安科诺和),由于短期不会有新竞者加入,由此,短期市场和短期逻辑或可保住,重点是这个竞争格局会维持多久,但重要的并不仅在此。
以上只是站在事情本身去做出的微观分析,只是囚徒博弈,还有更重要的一面,我将其称之为“醉翁之意”或大局观,也就是市场对长高的悲观情绪仅仅只是这一件事吗?并不是,醉翁之意在于长高所处的生长激素大环境的变化,这是长期逻辑的重要变量,当前只是两方博弈,未来很有可能演化为三方甚至多方博弈,所以也不要只顾算当前博弈的账,更要具有大局观:
1.生长激素的集采长期大趋势已然凸显,这次抛出这个集采方案已然对两家企业做出了考验,如果下次再扔出一个令某一方因应水针受益的方案,那一方率先低价应水,拉开降价的大潮,这次的博弈条件只是暂时保住了水针价格
2.这次是广东十省联采,未来会不会二十省或全国集采,集采方案会不会变化,这都是未知的要素,这次超预期的水针集采,市场也开始意识到低估了zf集采的决心,对上级想法的揣测难度也加大,从去年五月份讨论、9月份征求意见到如今的实施,可以看出进度之坚决。
当前可以卡住集采方案、让长高可以闪躲的原因在于良好的竞争格局对竞争双方都有利,它是整体不断博弈的结果,它决定了长高在短期或许受影响有限。
3.未来的水针及长效厂家会越来越多,届时的竞争格局会变得更加激烈,zf会参与到跟各家企业的博弈中,会让整个博弈变得更为复杂。
争议性问题:医保机构或公立医院并非生长激素的主要消费渠道,所以影响不大。
个人看法:这根生长激素的药用性质直接相关,生长激素非救命药,院内保刚需,粉针已然够用,水针并非刚需,只是改善,所以院外市场更大,但如果院内水针价格拉低70%,那用户大概率会选择院内,所以不能静态的看待这个问题。但院内使用粉针,对改善型水针用户影响并不大,也即,如果都应粉,短期水针市场影响有限。
问题二:此次集采对安科和长高,哪个影响更大。
无疑是长高,因为此次集采的市场痛点在于水针价格,水针它是绝对老大,安科只占一小部分,而且水针占各自利润的比重是不同的,粉针方面,老大安科直接应粉即可,不管应水还是应粉,对安科杀伤力都没有比长高狠。这也是为何市场杀长高股价要比杀安科更狠的原因。
问题三,当前的估值代表着什么。
按照自由现金流估值模型,18.3倍pe意味着当前利润不变且企业存续50年,也即,长高当前的市值基本意味着当前利润在未来保持不变的一个预期,而非增长预期,或者短期增长,长期在集采趋势下下跌(也可平抑成不变的利润)且下跌之后的长期净利润跟上涨的净利润形成一个等同当前利润的平均值,是这样一个预期。
现在长高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短期能不能保住市场,而在于长期能不能逃脱集采的大势,这是个长期的定性问题,如果注定逃脱不了,那长期逻辑势必会一直压制着估值,即便短期会保住利润,估值上的这个预期压力会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一样悬在头上。
这就像一盘象棋下到了中局,对方突然下了个大招,你虽然绞尽脑汁想出了对策,让自己当前暂时不至于丢子,但对方在势头上却占了上风,不利之势初显,旁观者担心的是二十几步之后你能不能丢子的问题。
而至于这把剑何时下落,取决于如下:
1.下一波对博弈企业不利的集采方案的出台,这个时点何时到来,会不会导致有企业会降价应水,率先拉开降价大潮。
2.当前的竞争格局能持续多久,这一点也决定着短期逻辑的时间周期,未来当五六家以上竞者出现时,长高的博弈优势会减小
3长效的产能放量程度,如果能大幅放量降价,提前转换水针策略,以更优的技术体验来对冲集采影响,将竞争升维,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幅改善竞争格局,延缓集采所带来的冲击。
争议点四:
因为短期解决后,或可重续短期增长之势,故为错杀,这种观点对错,这里先不下定论,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错杀在本质上是估值的错杀,而不是某个数字短期增不增长的错杀,所以应该将长短期逻辑结合起来一起来分析拿捏,这样会更客观,如果在考虑错杀时,忽略了长期逻辑,那肯定是偏颇的,如果在考虑长期逻辑后,依然觉得低估,那起码在思维方式上已经胜出了,剩下的就是认知差异的问题。
以上所述,定性的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认知差异在于定量,也即对那把达摩克利斯剑何时落下的定量预判、对竞争格局会维持多久的预判、对长效放量应对集采的效果预判,这三点从定量层面决定了当下估值是否为真的错杀,并不是绝对的说,因为有了长期逻辑的影响,当下就未必是错杀,关于这三点,有时间再专门谈谈。
投资路上,谁也免不了挨飞刀,至于中刀后选择把刀子装进口袋继续前行,还是吓的逃窜,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看法,看法是否正确客观,取决于认知是否健全。
题外闲谈:
在咱们国内做投资,zc风险是必须要考量的重要因素,这离不开咱们独特的社会体制,就像一个妈妈带着一群孩子,妈妈作为家庭的大当家,想的是共同富裕起来,但孩子们有的天天吃大虾,有的虾皮都没见过,怎么办呢,她就得有意去倾斜调整下,尤其是关乎到某个孩子生存刚需的问题,有时候她拿捏的可能也不会那么到位,下手轻了或重了,也希望那个穷苦的孩子能从食不果腹到菜里有肉,而不仅仅是给它几个馒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伙食还得需要她来买单。
严格来说,矮小症等生长激素适应症,至于是不是真正的刚需,这点或许市场有争议,但在妈妈这次的动作去看,自己的孩子得的这个病就是她眼中的刚需,不但要集采,而且还希望给孩子用点好药,这就像大街上人人都揣着智能手机(样本医院水针占比七成以上),她也不想给孩子买直板手机,可能她也知道,短期要给孩子买智能手机有些困难,但她把智能手机和直板手机定一样的上限价,告诉孩子们:这俩手机都可以打电话,它们都是一样的。同时暗示那个有钱的孩子:你的智能手机还可以卖的更便宜些哦。
个人在怎样选择成长股系列中,也谈到过费雪所说的重要的观点:一个企业的净利率如果太高,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因素,使得它很难维持这种高净利率,这次事实上“妈妈”也去做智能手机的孩子公司里摸过底,也自然知道它的毛利有多高,于是就习惯性的“砍一刀”,在这里,觊觎企业高净利率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妈妈”。
当然,以上仅是闲暇一想,必须要强调,不管咱们主观上如何去分析长高安科二者的一个最优博弈选择,都不尽然代表企业必须要这样去做,只是这样做的概率在我们看来,非常之大,至于短期真正的影响如何,真正还是要看企业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引用:
2022-01-20 20:10
关于投资中的坚定:
乐观时的坚定都不叫坚定,大都是多巴胺催化的心理假象,悲观时的坚定才更加的入木三分、孤独悲凉,那是一种跟全市场对抗的勇气,回撤是真知最好的试金石,当多巴胺退去,亏损下的悲观心境跟存量认知做最后的决斗,持有或者放弃。
不是所有的盈利都是真赚,但所有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