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能商业》,投“中概互联”,Vision雪球未来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6

2020年第一个周末,读了曾鸣的《智能商业》,之前对互联网新经济的认识变得更系统了,也更坚定了对“中国互联网50指数”的长期信心。

先介绍下作者,曾鸣是阿里巴巴的前总参谋师,在阿里核心领导层服务十余年,见证了互联网特别是这些年来的迅猛发展。然后作读书笔记如下:

第一:互联网的本质是联、互、网。

l 联——完成所有物理世界的在线化,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万物互联网IoT,例如二维码就是物联网的一种体现;

l 互——无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同时互动/持续联动;从一对多门户广播模式(eg新浪/网易/搜狐)到以关注为典型代表的创新型互动模式(eg微博)到社交网络服务模式(eg微信)

l 网——网络协同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里程碑,eg淘宝是在线零售行业的网络协同大平台。看企业有没有真正跨入互联网时代,要看其核心产品和服务核心流程有没有在线化。

第二:智能商业的特点与发展:在线化、智能化、网络化。

l 智能商业的特点是:1、低成本、实时服务海量用户;2、满足每一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服务;3、自我更新与提升的速度。

l 当前的世界前十大市值公司过去十年主要在三个方向作创新:在线化、智能化、网络化。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在在线化的基础之上、在网络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云计算对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就好像电网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价值。

l 智能商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是:

Ø 在线化——IoT物联网:五官/大脑可联网;物与物间能对话、判断、互动、协同。

Ø 智能化——算法会象云计算一样成为基础设施。

算法其实就是将人对特定事情的理解转换成机器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模型和代码——并且变成自动程序、可以不断自我学习进化。——衍生新职业“人工智能训练师”:人的创造力与机器智能有机结合。

Ø 协同网络的扩张。

第三:智能商业的发展动力与核心竞争力:双旋的黑洞效应

l 未来商业文明DNA的双旋在于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的融合,这是智能商业大变革的核心动力。

l 智能商业双螺旋之一:网络协同

没有网络协同效应,单靠规模经济无法形成垄断,因为用户的转移成本依然很低,eg,滴滴打车,仅是打车的简单需求,行色匆匆的乘客与司机之间不会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就算滴滴合并了快车忧步,新平台靠补贴就可挑起新竞争,司机与乘客的转移成本很低(难以形成高粘性),完全可以使用几个APP叫车/接单。

l 智能商业双螺旋之二:数据智能

数据智能需要实现数据化、算法化、产品化的三位一体,具体指:

Ø 数据化——特定商业场景的数据化,一切的过程都能全程数据化。

有效的数据初始化是大数据创造价值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成本高昂的数据初始化工作能否创造巨大的客户价值,是创业项目存活的关键。

着重强调“活数据”:全本记录而非样本抽查;先有数据后有洞察;数据就是决策

Ø 算法化——忠实于商业逻辑的算法及其不断的迭代优化

机器化学习使得自动化过程本身自动化。

算法是智能商业的“引擎”,是智能的核心。算法的迭代优化,包含了人对商业本质的理解、人性的洞察和创造未来商业新样貌的理想。

Ø 产品化——将数据智能与商业场景无缝融合的产品,是连接用户并互动乃至协同的端口。

产品和数据、算法的互补作用可以比喻成“端+云”,“端”就是产品,是与用户完成个性化、实时、海量、低成本互动的端口,“云”则是数据聚合、算法计算和优化的平台。

l 黑洞效应:智能商业胜出的秘密

Ø 数据资源与物质资源存在重大区别:有形/无形;传播成本低/传播成本高;经济学原理不同—定价考虑成本因素/复制成本为零可触达更多人;使用物质资源是损耗过程/使用数据资源同时也是价值创造过程。最后一点区别非常关键,也使数据资源区别于其他无形资源如知识产权等。

Ø 因此,数据资源象黑洞一样具有天然的网络张力,数据积累推动网络扩张,总是想越来越大、触达包容更多人。

第四:智能商业的市场竞争手段与未来商业模式的变革:

l 智能商业的市场竞争手段:向精准升维

Ø 智能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本质区别是精准。精准包括两个含义:精确——依靠网络协同;准确——依靠数据智能。

Ø 精确所追求的方向是,在极度颗粒化的场景下,依然能找到具体时间点的需求,然后按需服务——通过协同网络扩张,实现对一个人的理解更深化。

Ø 如何构建协同网络:一是要降低准入门槛,扩大生态容量;二是要实现以协同为核心的不断演化。

l 商业模式的变革:未来核心商业模式是C2B,S2b2c是通往C2B模式的自然演化路径

Ø 未来的核心商业模式是C2B:消费者/客户发起,推动商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过去,经销商讲究渠道为王,掌握信息传播渠道是营销的第一步。

如今,渠道已呈现出碎片化态势,越来越难以掌控。无法垄断渠道,只能去吸引每一个人,就让其成为你的粉丝。

Ø S2b2c是通往C2B模式的自然演化路径

S2b2c是传统供应链模式的升级。S是一个重构了的大供应平台

第五:企业战略变革与组织变革

l 新战略:高效反馈闭环

Ø Vision+action的快速迭代,虚实结合,看十年做一年

Ø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你有方向,越调整就越靠近你向往的那个方向,战略也越清晰。需在预判未来和当下行动之间形成非常高效的反馈闭环,以足够优化预判。

l 新定位:点-线-面-体

Ø 点:在面上存在的新角色,提供确定的商品或服务承诺,与面共生共荣。抓住机遇很重要,在准确的时间点找到合适的面,与面共同发展。例:淘宝模特。

Ø 线:例如淘宝卖家

Ø 面:平台型/生态型企业

Ø 体:例如淘宝体系,微信体系

生态繁荣的一大关键是原供应者的封闭结构/行业壁垒被打开,无数点/线涌现,成面成体系。

l 组织变革:第四次组织创新——创造力革命

Ø 创造力革命

人类心智的优势在于“柔适性”:能够处理和综合不同性质和特征的信息,并且根据人的直觉,对知识的综合升华能力,或者叫做创造力,依然是机器难以超越的。

创造力革命的本质是通过人工智能释放和激发人的创新力。人作为创新的主体,将价值观、理论、知识甚至直觉贯彻到算法模型和产品中,通过反馈、学习和迭代提升智能、创造价值,继而重塑人的体验、认知和价值体系。

Ø 新组织原则:从管理到赋能

Ø 自组织协同网

强大的创新型中后台,eg数据大中台,透明、共创。

自由连接、网状协同,在线实时的动态目标矩阵。

第六:案例分析

l 淘宝的演化

如此巨大体量的平台不是设计出来的,它是在拥有足够多的DNA和初始化条件后,生长出来的。淘宝创立初期及一路走来,坚持开放、网络协同、数据智能,取消壁垒打开封闭结构纳入各种各样的物种,又衍生出各种新物种,日益繁荣生机勃勃,成为庞大体系。

(个人感想:如此过程形似进化神似进化。联想起2019的一篇3万字长文《李国飞:价值投资的三个维度》对“进化力”的阐述)

l 新品牌:网红时代的品牌打造

每个人都是个性的,同时也都渴望被关注和理解,互联网可以帮助每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越来越容易找到自己的圈层。

网红之所以成为网红,除了实力与机遇,还在于时时刻刻用心投入、培养粉丝。

第七:关于未来,感受未来已来

当前中国市场的发展特殊性是三浪叠加、变化加速。

智能商业的趋势是,因其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的DNA双旋,现有智能生态会持续螺旋式发展、持续“爆炸”,多元物种会蓬勃发展,颠覆式技术形成新的黑洞,不断虹吸。

未来不是“互联网+”,未来是“互联网X”,是传统产业的重构。合作的演化建立在技术和制度两个基础之上。

未来无法预知,把握好现在,紧跟时代脚步。“文明的一次次传承和复兴,就是一步步找回对人的尊重”。

以上是我阅读《智能商业》记录的个人所在乎的要点及一些理解,算是个性化的半个思维导图,接下来是我的一些衍生思考点,未来再抽时间单独成文。

第一:关于“中概互联”的投资价值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选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50家中国互联网企业作为样本股,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反映在海外交易所上市知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机会,纳入了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拼多多、百度、美团京东网易等互联网巨头。过去12年间,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美元计价的年化收益超过标普500指数沪深300指数。

如下图所示(截图来自Wind),白线为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走势(基日为2007年6月29日为基日)

正如《智能商业》书中所述,因其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的DNA双旋,现有智能生态会持续螺旋式发展、持续“爆炸”,多元物种会蓬勃发展,颠覆式技术形成新的黑洞,不断虹吸。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主题指数,自身行业格局就是强者恒强和头部集中,细分行业龙头和其他公司的差距在拉大,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的最新编制规则中:在指数编制规则中个股权重上限是30%,成分股要求过去一年日均市值不低于10亿美元,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不低于100万美元。

前十大权重股占了90.64%,具体分布如下:

而另一个也是跟踪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指数: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其编制规则没有充分体现强者恒强的黑洞效应,当前样本股同样为45只,但单只权重不超过10%,故走势不及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的跟踪指数基金为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 ETF 513050 $中概互联(SH513050)$、场外联接基金$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联接人民币A(F006327)$。管理费0.6%,托管费0.25%,不便宜。

不过,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的指数基金更贵,跟踪指数基金为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中国互联(SZ164906)$,管理费1.2%,托管费0.25%。

第二:对雪球的未来畅想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是以万亿计的行业,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但实际还是产品销售模式,这也是多少年来基金赚钱基民难赚钱的原因之一,大多数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赋能转型更多象“互联网+”。但正如《智能商业》书中所述,未来不是“互联网+”,未来是“互联网X”,是传统产业的重构,合作的演化建立在技术和制度两个基础之上。向前一步的制度已经在出台了,“投顾”可能会带来划时代的变革,想象十年后的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是什么样的?

注册雪球时间不久,感受很强烈。雪球,个人感觉其实就是典型的S2b2c模式,草根投顾的平台雏形,冒出各种成长背景各种工作经历但在传统体制中和正规军平台上根本没有机会向万千人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投研大V。在拥有足够多的DNA和初始化条件后,雪球将如何勃勃生长?雪球取消壁垒打开封闭结构纳入各种各样的物种,又衍生出各种新物种,日益繁荣生机勃勃,若是坚持开放、网络协同、数据智能,未来会怎样,进化成what/who?

第三:私人生活

数据化,解放生产力,解放时间(把能交给机器的都交给机器),解放创造力。

全部讨论

2020-02-05 11:21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