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2喜欢:2
$天士力(SH600535)$
这个会议纪要,把天士力FDA三期临床试验解读清楚了
  【天风医药】交流纪要-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沟通会交流纪要20161226

phyang2016.12.27

天风医药:杨烨辉13728715598/肖汉山/郑薇/廖庆阳/潘海洋18665805606/柴博/王金成

时间:2016年12月26日9:00-12:00

地点:天士力现代中药城三楼报告二厅

内容: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三期临床结果交流会在天士力召开,交流会由公司董秘刘俊峰主持,公司领导董事长闫凯境对整个三期临床数据做了评价,总经理朱永宏对三期临床数据进行了解读,副董事长孙鹤对整个三期临床试验进行了专业的介绍,最后天士力控股董事局主席闫希军做了总结性发言。

公司对关键问题的说明:

1、公司对美国FDA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的评价和判断?

复方丹参滴丸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数据结果证明了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目前距离美国市场还有一步之遥(正确理解一步之遥:后续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层分析,与FDA保持沟通)

2、丹滴的FDA审批能否简单的用化药的审评思维来考虑?

丹滴的FDA申报是开创性的,牵涉到大量的创新,不能简单的用化药来套用中药的审评。诸多试验的设计细节需要和FDA共同沟通探讨来确定。如试验中按照FDA的要求,添加了拆方(三七+冰片)对照组,试验中将滴丸放到胶囊中(一是符合美国人用药习惯、一是可以掩盖冰片的气味,使得随机双盲设计得以合理进行),同时综合考虑中药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选取合适的试验时间跨度(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

3、到最终FDA获批上市,还需跨越哪些门槛?还需要做第二个独立的FDA三期临床试验否?

后续还需要进行数据分层分析,与FDA进行两次会议沟通,包括数据分析和pre-nda会议,目前我们顶层分析已经得到正面的回应,后续进一步做细节的分析。目前还想不出达到一致后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关于第二次独立三期试验,认为大概率是不用做的。SPA是对我们现在的三期达成一致,不能规定整个药品审评的情况,现在这个试验达到效果就可以了,但不排除后续为了完善申报做小规模的试验。

4、四周数据结果目前来看披露的不多,会不会带来不确定性?

关于四周的一个结果情况,需要和FDA沟通后再向市场汇报,我们会科学和合理的努力和FDA进行沟通。我们认为四周更多的是药政概念,和安全性有效性等指标没有多大关系。第四周还是第六周的终点并不重要,假如第四周好,后面没有改善,价值不大,主要还是要看跑平板运动斜率的改变,随时间的变化,FDA已经接受这种思路,点对点来看第六周病人逐渐进入了一个稳定的状态,病人产品接受度也较高。

交流纪要:

一、董事长闫总评价复方丹参滴丸FDA三期临床:

复方丹参滴丸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数据结果证明了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复方丹参滴丸1993年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一线用药,在美国FDA三期临床经受住了世界上最严格的临床试验考验,这是史无前例的。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成为全球首个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

目前距离美国市场还有一步之遥,应当正常理解一步之遥:还需要进行分层、与FDA进一步的沟通。丹滴的FDA申报时开创性的,不能简单的用化药来套中药的审评,通过临床试验,科学证实,证据成链的事实预示中成药将走入国际市场,证实了中药安全有效。我们目前处在跨越的一步,我们要全力完成这一步之遥,完成中西药两种、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天士力未来的发展进入良性通道,我们加快产品调整与品种储备。发展工业商业双业态,发力拓展生物药(储备了很多很好的品种)

二、总经理朱总解读复方丹参滴丸三期数据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FDA三期临床试验总结性结论

1、有效性

1.1主要临床终点指标:复方丹参滴丸在主要临床终点上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增加TED的作用明显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和三七冰片拆方组。

全部讨论

2018-07-26 23:18

nark

2016-12-28 15:39

【转】昨天,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投资者沟通交流会,对FDA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权威解读,本文来自中信医药某友:




会议时间:2016年12月26日9:00-11:00

出席嘉宾: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公司董事长闫凯境、总经理朱永宏、副董事长孙鹤等




公司副董事长孙鹤对于复方单参滴丸FDA III期临床实验结果的解读

1,一个新药的研发在美国分为3个层次。第一是证明药物的有效、安全和质量可控的价值。第二步是满足药政管理的要求。第三步是满足保险公司、医生和老百姓的要求,是否真正给老百姓和社会带来益处。




2,大部分有气味的药品,常用的方法是双盲的试验采取Incapsulation,把药片打碎、或者把药品掰成两半装入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直接放在胶囊里面。




3,如果试验证明安全有效,还有很多空间要跟FDA进行讨论。还需要考虑到伦理、价格、医药经济学等方面。医药经济学在中国是不作为定价考虑的目标。但在欧洲需要证明有医药经济学的价值,才能够被批准上市。

4,按照法规和法律的要求,一个新药批准必须有两个大型的完整独立的III期实验。由于复方丹参滴丸有1000多篇文章证明价值,我们已经跟FDA达成SPA协议,假如通过一个实验能够足够证明安全有效,就不需要做两个III期临床试验。我们会跟FDA进行讨论是否还需要进行另一个III期临床试验。




5,复方单方滴丸已经完成剂量爬坡,剂量达到中国使用量的18倍;还进行了多种实验,包括药代试验等,以符合FDA的法规要求,公司这些试验都已经完成。还有些可能性试验还在具体摸索。对于剂量调整等微小改善,可能后续需要加一些小型的试验,也是企业是上市要考虑的。

6,美国药品销售和中国不一样的,美国主要是one shot,刚开始就要被市场接受,基本上就成功了。如果刚开始没做好,还需要补做临床试验,可能这个药证市场价值也不大。

7,一开始启动临床试验,先在美国开始,使用安慰剂对照、使用拆方试验都是美国FDA要求的,比较简单。一旦挪到加拿大等其他国家,标准就有很多不一样。欧洲一些国家就完全不允许病人撤销背景治疗。在非洲临床试验是绝对不允许做安慰剂对照的,只能做阳性对照。因此试验只能一家一家中心进行临床试验。我们通过多种创新性尝试,最终顺利完成FDA三期临床条件下的试验。

8,安全性:整个试验过程,没有出现任何一例出现跟公司复方丹参滴丸相关的不良反应。需要连续6个月,连续6次跑平板值。如果出现不良事件,需要对该病人进行揭盲,看是安慰剂还是药品对照。复方丹参滴丸实验结果显示,真正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低剂量、高剂量的丹滴跟安慰剂之间基本没有差异。




9,有效性:需要有科学的设计。在CMC的控制上、药理和毒理试验数据都基本得到FDA的同意。




二,Q&A:

1.四周和六周的点对点比较?

A,第六周的数据是非常稳定的,变化比较少,数据脱落也比较少。如果第六周已经达到非常大的统计学显著结构,top-line analysis不会由于细节分析而发生结论的改变。第六周的数据是通过跟FDA的反复沟通,进行头对头比较值。第四周没法跟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进行比较,其他产品是第6周和12周的数据。选的病人数据比其他产品的数据更加严重(300 s vs 400 s)。试验方案设计的当初,选择时间点都是靠经验和科学的推论进行计算的。大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提升都不错的(internal pilot analysis)。此外还需要跟FDA达成一致,需要一定的讨论过程。

跟FDA还有2到3次的闭门会议,才能进行四周临床数据的披露。

2.上市一步之遥还需要迈过门槛,还需要的时间?

多层次的分层分析还需要完成。一次是细节完成后讨论,一次是在做pre-AND前的会议。跟FDA沟通完后就知道审批材料是否齐全,能够达到法规要求。Top-line analysis,可以被FDA接受。三期之前已经签了SPA协议,FDA不应该以方案有问题拒绝批准。




3,签了SPA协议,后续是否不需要再增加补充什么了

A,这是基于对于现有的临床方案的SPA,但是并不能保证所有临床实验都不需要增补




4.六周临床结果中,具体增加的TED时间?专利期有多长?

现在治疗组和三七冰片组、安慰剂的TED数值差异,要远远大于上市药品的数值。目前治疗组,从第1~2周的TED值20多秒,变化到后续平稳期的80s TED值,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对照组的变化是非常平滑的,基本上没什么改变。

专利不是大问题,生物一致性对于复方是基本不可能的。

5.有多少有效病例?

随机screening 1300多,符合要求的1004位。一般的脱落率在15%~20%,实际脱落只有45位,960位进入数据统计。

6.四周数据是否显著对于丹参滴丸的影响?

四周好和不好的结果影响,还要跟FDA进行讨论。是否用4周的数据。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个只与药症管理有关,跟安全有效性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