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暂歇,券商持续回调,资金重回增仓态势,机构:三重因素驱动中特估行情持续演绎!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连日来,大盘延续弱势震荡,昨日沪指创阶段收盘新低,中字头、券商、银行等大金融板块集体走弱。拉长时间看,伴随着大盘持续缩量盘整,券商板块(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已收获日线6连阴。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近日两市成交额持续回落至万亿元下方,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股权风险溢价仍处于2010年来均值的上方,以新发基金份额为代表的权益市场增量资金也暂未出现显著回暖,券商上行动力受阻。

此前,在一季度业绩高增、估值较低,叠加“中特估”概念催化,券商板块收获阶段反弹高点,短线回调后,如何看待“中特估”主题下券商板块前景?

国盛证券表示,站在当下,继续看好“中特估”行情的持续演绎,重申国央企估值修复的三点理由

估值普遍仍低:不及历史中枢+普遍相对低估。依托PB-ROE视角,如果参考非国央企估值定价,则多数国央企仍面临低估现状,其中又尤以金融、能源、材料与基建类行业的低估比例居前;其二,参考历史经验,部分国央企破净的窘况虽已有所改善,但多数行业国央企的估值仍处历史低位,以行业内国央企的估值中位数加以观测,家电、环保、钢铁、轻工、非银、石化、银行和建材等行业的国央企估值中位数仍处历史底部。

基本面改善可期:业绩考核驱动+主动市值管理。

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业绩改善与市值管理是国央企估值提升两大抓手。首先,伴随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业绩考核体系也日臻完善,不仅业绩考核体系日益全面,且整体导向更加侧重效率的提升与资产质量的改善,而诸多新增考核要求恰与二级市场的定价审美更加趋同。这种从“错位”到“匹配”的考核导向之下,不仅将驱动国央企基本面持续改善,还将助力国央企估值的对应性修复,从而形成“修炼内功”与“估值抬升”的良性循环

其次,中特估政策导向之下,国央企对自身的估值诉求预计也将不断强化,一是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交流有望更加充分,二是企业自身的市值管理能动性也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这些都将助力中特估体系的加速构建。

战略导向孕育溢价:统筹安全与发展,国央企肩负重任。国央企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一直在A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展望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之外,战略安全势必也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无论是安全保障、惠及民生还是技术突破,国央企均将肩负重任,而此类资产也有望迎来中国特色式的估值溢价

聚焦券商板块,行情数据显示,2018 年以来,大金融板块中券商、保险、银行三者走势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券商板块相对保险、银行板块滞涨明显,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上市券商业绩普遍高增。财通证券表示,券商板块盈利和估值错配更为显著,板块估值修复空间进一步放大。

截至最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最新市净率PB仅1.3倍,处于近10年来9.76%的分位区间。

短期震荡盘整,资金借道ETF坚定增仓,Wind数据显示,券商ETF(512000)最新单日(5.23)获资金净申购1.69亿元,近5日资金累计净申购2.36亿元。

两融方面,券商ETF(512000)最新单日(5.16)获融资净买入1.05亿元,最新融资余额15.18亿元

资料显示,券商ETF(512000)跟踪的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一键囊括49只上市券商股,其中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大资管”+“大投行”龙头齐聚;另外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的业绩高弹性,吸收了中小券商阶段性高爆发特点,是一只集中布局头部券商、同时兼顾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券商ETF被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7.6.29,发布于2013.7.15。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券商ETF(SH512000)$ $中信证券(SH600030)$ $中金公司(SH60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