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铜箔产业化“渐近”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4喜欢:9

摘要

复合铜箔预计在2024年正式开启产业化。

2023年即将结束,复合铜箔在扩产进度和送样测试上都频频传出利好消息。

产能扩张上,12月28日,金美新材料复合铜箔规模化生产正式启动。本次实现量产的为6微米复合铜箔,目前产线正在产能爬坡阶段,满产后单条产线产能将达到300万平方米/月。

此外,金美新材料宜宾基地预计将于2024年一季度开工建设,2024年年末开始投产。

诺德股份也公布了关于复合铜箔生产项目的最新进展,一期项目即将在2024年3月份进入装机调试投产。英联股份在高邮的10万㎡自建工厂预计于明年一季度落成。

送样测试上,英联股份表示,公司PP复合铜箔已送样至部分头部客户,产品在客户端结合力测试结果为“非常不错,具备一定优势”。

元琛科技则在近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表示,其PP铜箔在7、8月份送样后,已完成物性测试、并实现一些基本性能的达标。目前,部分电池企业开始对该产品进行循环测试,迭代送样也同时进行中。

高工锂电了解到,下半年以来,复合铜箔进入密集送样阶段后,一些新的变化也随之发生:包括物性测试、加工性能测试在内的第一轮测试已经结束,目前进入的是包括循环测试和路测在内的第二轮测试。二轮测试周期为10-13个月不等,最快将于2024年年中完成。

另有机构调研指出,头部电池厂已缩窄接收样品范围,开始选择特定量产合作客户。

此外,量产在即的企业,也不忘通过资本手段来加快步伐。

自4月份投资20亿元建设1.6万吨复合铜箔项目、10月份与宁德时代达成相关合作后,11月底,璞泰来又斥资3.58亿元取得了江苏箔华80%股权。据其公告,增资是为了充分利用江苏箔华在超薄、极薄锂电铜箔等领域的设备与工艺技术积累,以加速璞泰来在复合铜箔业务取得突破。

技术方面,汉嵙采用一步法工艺,可一次性完成1微米以上铜箔铝箔产品制造,目前已接近交付。同时,公司也是国内目前唯一能一次完成1微米复合铝箔产品制造商。

业内一致认为,随着性能不断优化、送样测试提速,复合铜箔预计在2024年正式开启产业化,其在经济性上的表现也将接受进一步考验。

结合企业已披露信息来看,PET铜箔产品在常温、高温循环次数上已取得提升;PP铜箔方面,金美预计于明年一季度率先放量,其他厂商最早于年中开始放量。

总的来看,明年复合铜箔产量有望达到1亿平,对应5-10GWh的电池需求;2025年则有望达到6亿平。

基本面上,受到2023年矿企成本明显抬升、铜价总体维持在中高位震荡的影响,传统铜箔在降低成本上面临着巨大挑战,难以满足动力电池只增不减的降本需求。此背景下,铜耗量更低、因而成本更低,同时具备高安全、长寿命、高能量密度等特质的复合铜箔,综合优势愈发凸显。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在生产良率、效率都与传统锂电铜箔相当时,同等厚度下的复合铜箔将有超过20%的成本优势。

现阶段,复合铜箔仍处于产业化初期,相关设备成本占比居高,设备企业的提质增效将助力复合铜箔实现更高的经济性。

先导智能推出的复合铜箔“磁控溅射+水电镀”解决方案,可有效提升箔材良率与设备稼动率,满足节约生产成本需求。

道森股份子公司洪田科技“真空磁控溅射一体机”相较于两步法的前道镀30nm的实际速度10m/min,速度提升明显,纯磁控成本约6元/平;“真空磁控+蒸镀一体机方”案经济性更好,成本有望达到3-4元/平。截至目前,公司复合铜铝箔设备合同总金额已超过2亿元。

广东汇成真空研发的复合铜箔PVD磁控溅射卷绕镀膜设备,可实现在厚度3.0-4.5μm、幅宽600-1650mm PET/PP等塑料薄膜表面一次完成双面镀铜膜20000m,设备工艺走速0.5-30m/min。

全部讨论

金美走的什么路线?两步法还是一步法?谁给解惑一下$东威科技(SH688700)$

01-02 17:56

不可能替代传统铜箔。安全性没必要,复合铝箔即可确保电池不着火,就看成本了。成本要考虑很多,生产速度和复杂度都要考虑。最后的结局是草草收场,成本和生产效率都不行。

04-02 17:17

兄 固态电池用复合铜箔不 是不是对复合铜箔是利空

02-16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