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warn丁宁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7喜欢:22
在人类发明时光机之前,没有任何股票指标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包括市赚率也不能。之前跟球友讨论过,要想提高市赚率的成功率,可以建立一个优秀公司所组成的股票池。所谓优秀公司,就是roe相对较高且稳定的公司。考虑到大部分优秀公司都具备持续优秀的惯性,只有少数会突然之间彻底沉沦,所以低估+分散的策略很容易实现慢慢变富(实际上巴菲特也是这个套路,一直都在低估时买入口碑不错的优秀公司)。以A股举例,这样的低估+分散策略虽然难免踩雷万科和平安,却也有能够享受到茅台五粮液美的的N倍涨幅。年化收益15%—20%,虽然不高,但我也知足,兄弟感兴趣可以回测一下。$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美的集团(SZ000333)$

热门回复

兄弟慧眼,我确实是在学习施洛斯。估值方法我学的巴菲特,也就是市赚率,投资策略我学的确实是施洛斯。资料显示,施洛斯在投资生涯后期,主要以净资产为锚,买入低于净资产一半的股票,再到买入低于净资产2/3的股票。等到股价涨到1PB之后,施洛斯就会选择卖出。平均每只股票,赚取50%~100%。回顾彼得林奇从业的13年,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年化收益都是29%,不加杠杆、不调研的施洛斯则可高达28%,仅仅相差一个百分点。

反观我自己,则是8~16只股票的分散投资。对能力圈要求不高,也不会特别担心个股踩雷。至于买卖标准,则是先买市赚率一半以下的,再买市赚率2/3以下的。等到市赚率涨到1PR合理估值附近,大概率就会越涨越卖。平均每只股票,赚取50%~100%。

普通投资者还是有必要的分仓,即使巴菲特都有走眼的时候,一次失败就要命的投资稳定性太差了

施洛斯是格雷厄姆“捡烟蒂”价投理论真正的继承衣钵传人,非常标准正统的那种,比格雷厄姆本人还标准。格雷厄姆后来精力就没在投资上,他文艺爱好太广泛了,写小说、约会美女都时间都不够用。施洛斯用非常不费精神的方法,清教徒式的勤劳古板,还有固守小资金体量,实现了长达几十年的超级复利。“市赚率”理论,是roe确定投资标的,pe确定该标的是否历史纵向足够“便宜”,然后等待价值周期钟摆回归,只要roe是可靠持续的,时间足够长,pe多也好少也好,只是挣多挣少,是固定赔率、确保胜率的办法。

把资金体量考虑进去的话,确实巴菲特和彼得林奇更厉害。资金每增长一倍,难度就大出很多。另外,就是披露,巴菲特和林奇的披露要求应该比施洛斯高很多,但是于普通人而言,施洛斯的策略省心省事远远足够了自己的体量了。

有个传言玩笑,说施洛斯的选股标准是以他小办公室为原点,步行不超过10?分钟的区域。另外格雷厄姆合伙人纽曼当年还看不上施洛斯,看好老巴,还希望老巴做第三个合伙人,可能觉得他没理论高度和创新思维?但是恰恰施洛斯是那个“躺赢”的人,而且他的客户都是很一般的中产阶层,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巴菲特年轻看走眼的时候很多,他自己也经常在股东的信里自嘲过,比如当年用Berkshire Hathaway买喜诗和蓝筹印花公司,直接导致至少1/4的外部股东搭便车。还有就是每次“钱”多的时候(他的合伙企业和控股公司一直有至少25%-50%比例的美债等高流动性类现金资产等待好机会就“扣板机”),就喜欢买下航空股。以至于芒格劝他,出去转转喝几杯酒。最近的例子就是口罩那几年。他买进航空公司股票后又卖出。

这就是我非常欣赏老兄的原因,非常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能力圈边界,而不是因为偶像包袱文过饰非。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端。敢于说出来,还需要真诚和勇气。聪明的人不少,但又真诚有勇气兼备的真的凤毛麟角。

丁老师怎么看长春高新?

哈哈,我跟你说一个故事。曾文正公年轻时候官场得意,跟着翰林大佬倭仁学理学,非常努力,一身脾气傲骨。他后来终于封侯两江总督后,总结却是:不信书,信运气。人一生就是运气口袋。天意从来高难问。

我觉得老兄的风格很像巴菲特的大师兄“施洛斯”,很古典的气质。当然有一点不同,施洛斯不喜欢说,不善言辞和怕被抄作业。所有人,不管是老巴芒格,他们的成就毋庸置疑。即便如此,看待的视角也尽量平等为好,他们是榜样,是学习的对象,但不需要去高人卑己。老巴和芒格,其实个人更喜欢芒格,芒格是接近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嬉笑怒骂,道德自律,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