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喜欢:0
$道琼斯指数(.DJI)$ 美股大涨,道琼斯指数新高,估值为历史第二贵,仅次于2000年科网股泡沫。[牛]


美国的史前泡沫或者毁灭自己,奉劝美国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加油]

历史上的美股回报高是因为估值低,同时体制好。

起步与腾飞期(18世纪末-1929):

18世纪末到1929年是美国股市的建立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美国股市经历了从早期的起步,到后来疯狂;这个时期由于股市尚处于早期野蛮发展阶段等原因,估值数据较少。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一方面战后贸易快速发展,通胀较低,各自创新发明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战时公债逐步退出美国证券市场增加了股票市场的资金供应,国际资本也大量流入美国,银行保证金借款又进一步刺激股市上涨,最后股市逐渐变得狂热和不可控制。1925-1929年期间,SP500股指上涨194.18%,平均市盈率接近20倍,市净率接近2.01倍。疯狂之后1929年大萧条到来。

规范发展期(1929-1954):

1929年到1954年是美国股市的规范发展期,大萧条之后,美国股市进入了规范和恢复期,罗斯福坚决推行新政,重构了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框架;该时期的估值基本是处于萧条后的修复阶段。这个时期的起点是1929年的大萧条,大萧条极大的打击了人们对股市的信心,美股也进入了低谷,股票投资价值被严重低谷,平均市净率不足0.5,许多股票的清算价值高于股价。1933年开始,股市才进入相对平稳的恢复期,到了1954年,股票平均价格恢复至1929年的高点,此时市盈率上升至10.17。

现代投资期(1954-2017):

进入到了1954年以后的现代投资期后,估值数据也逐渐多了起来,同时股市由于充分的发展,与经济、政治、情绪等因素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了。这一现代阶段还可以继续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成长阶段(1954-1972)、整理和动荡阶段(1972-1981)、新阶段(1982-至今)


成长阶段(1954-1972),市盈率均值16.43,中位数17.45。该时期是美国战后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低通胀和高增长是主要特征,美国经济空前繁荣;而到了60年代,政府巨额的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失衡等成为美国的重要经济问题,最终导致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贬值和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而股市在这阶段也经历了一个疯狂的成长投资年代(共四次浪潮,科技电子股潮、并购投资潮、概念股票投资潮、“漂亮50”浪潮,市盈率也经历了四次高峰,分别为1961年21.15倍、1964年18.73倍、1968年18.14倍、1972年19.11倍)。

整理和动荡阶段(1972-1981),市盈率均值9.34,中位数9.55。这一阶段美国股市与美国经济一样处于动荡和盘整阶段,SP500指数跌至63的低点之后长期在100点左右徘徊,道琼斯工业指数跌至最低点580点后,也长期维持在800点左右。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元进入长达10年的贬值期,整个70年代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超过50%,美国经济进入滞涨阶段。通货膨胀严重打击了股票市场,使得这个时期的估值中枢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SP500的平均市盈率仅有9.34倍,估值的主要特点是W型走势,1976年出现了短暂的牛市拉升估值水平,但由于美国经济尚未改善,股价与估值又迅速回落。(PE分别为19倍、7倍、13倍、8倍、10倍)。

新阶段(1982-2017),市盈率均值18.09,中位数17.11。较低的通货膨胀率,长期经济的增长为1982年以后的股票市场长期繁荣创造了条件。经过1982年开始的5年牛市后,美国股市平时上涨超过200%,市盈率从10倍上升至22倍,到了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道琼斯指数一天内下跌508点。为了避免更大的危机,美联储快速的介入其中。股市也快速地走出危机,1989年道琼斯工业指数就创历史新高,开始了十年大牛市。同时90年代最引人注目是科技股的估值泡沫,市场逐渐从有支撑上涨转向非理性繁荣,2000年左右SP500的市盈率已经到达30倍历史最高位。

2000年是估值的实际分水岭。2000年以后由于IT和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导致美国股市暴跌,股价持续低迷,估值也不断下探;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将股价拉入深渊。2010年后,随着盈利的修复,股价逐渐回升,估值在12倍的底部开始新一轮的上升,目前处于现阶段中高位,市盈率21.76。该阶段的市盈率均值18.09,估值主要特点是波动剧烈,整体呈现N型走势(1982年10倍、2000年30倍,2011年12倍,2017年22倍)。
那么
$上证指数(SH000001)$ 回报低是因为什么?因为爱吗?因为体制问题与估值高。

全部讨论

2018-09-21 08:29

快完了快完了,再走五六十年就要回调了,风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