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中小险企20余年起落浮沉:三重暗礁,谁能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随着行业转型的不断深入,有关中小险企生存状况的各类话题也在这段时间热度持续升温。

尤其是伴随各大头部上市险企2023年财报的发布,巨头们并不理想的业绩让这股焦虑与悲观的情绪在行业中蔓延。只不过对比在变化波动环境下仍能维持各项指标大盘的巨头险企,中小险企们的境况显得有些风雨飘零。

的确,几乎所有中小险企都曾有成为大公司的梦想,也往往以大公司作为对标与借鉴,然而头部险企们成立早、底子厚、积淀深,种种先发优势其实难以复制。

据统计,有205家保险公司是在本世纪成立,且相当多的是巨头金融子公司的中小险企,即使相对于复业仅有40年的我国保险业,仍是只赶上了下半场。

这其中如果不考虑非传统形式的众安保险,那么这些后起的中小险企中,只有阳光保险一家实现上市,并成为“00”后公司的发展标杆与领头羊。

然而从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虽然普遍成立较晚,但不少中小公司也都有10年以上的经营历史,诞生至今20年上下的险企也大有人在,而这段时期本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保险业飞速成长的时期。

纵然起步不如大公司,中小公司也理应已有多年经营的积累,事实呈现的却是,这些中小公司中,不少已成为“问题公司”,不少已走在“问题公司”的路上。绝大部分公司在行业变局面前,几近无力应对。即便在规范渠道手续费的“报行合一”及其他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政落地后,很多中小险企反而显得更难适应。

这里就不禁要问,10几年,乃至20几年中,中小公司们为什么会普遍成为今天的状况?他们经历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坎、什么障碍、甚至是暗礁,让大多数中小公司都难以渡过吗?

1 第一重暗礁:初心与诱惑 踏实的保险经营可能一开始就很难得

目前行业中的众多保险公司中,成立于上个世纪的公司仅有32家,更多的还是04后、10后公司。尤其是21世纪的三波保险公司扩容潮,构成了本世纪成立的那205家险企。

2001年中国加入WTO前后,迎来了我国保险公司开业高峰期,包括多家中外合资公司成立,后续各路资本竞相投身,从民营再到地方国资、银行系,一众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相继开业。

尽管这一期间成立的大多数公司没有赶上个险布局的黄金开创期,但机会的窗口期尚在,沉下心来假以时日,并非没有机会。

而且整个经济环境与投资市场的不断走高,也使险企可以通过短期业务扩张规模推动投资端,迅速渡过初创阶段的经营。无论是银保反哺个险,还是规模护航价值,在当时乃至较长时间的市场环境下,都被证明是成立的。

然而也正是这种经济与投资的“牛市”,加上短期规模型业务巨大的现金流,成为一众新生中小险企难以抗拒的诱惑,以至于不少险企在这个时期都兴高采烈地遗失了方向。

最典型的便是2012至2016年间,保险资金运用在投资资产类别、投资方式和投资市场的放宽,成为了“资产驱动负债”的“助燃器”,也造就了一些险企们纷纷投身资产驱动负债、中短存续期产品大狂欢的时代。

最有甚者,则是有些公司从成立、或是被收购,都是带着背后者诸如“自融”这类压根无视保险经营与使命的动机。

从明面上的险资“买买买”“野蛮人”,到暗地里的“乾坤大挪移”,再到“主业太烧钱,需要一个保险公司支持”……

可以说,纯粹报以保险经营初心者都是极少数,更别提怀揣做一家伟大、受人尊敬的保险企业这样的愿望了。

这一阵看似风风火火的规模扩张,留给行业的是什么,想必已经无需赘言,诸多公司在这种诱惑下透支了太多的成长,超20家“S级”人身险公司,更多公司还要以不断输血才能维持。

典型者,如在2005年前后成立并一度被给予厚望的中国保险业“十八路诸侯”, 其中的确有在成立时定下打造百年险企,并一直坚守初心、抵制住诱惑的公司,但也有几家做到不小规模却最终触礁风险的公司,无疑让所有人感到唏嘘不已。尤其是在这种对比之下,更显得初心在行业中,是多么难能可贵。

如果今天写出那批公司的名字,估计最近几年进入行业的人都不知晓曾经有过他们的存在:国民人寿、平泰人寿、昭德人寿、国信人寿、颐和人寿、正华健康、万全汽车。

当然也会有听说过的名字,如安邦财险、华夏人寿、昆仑健康,以及更名后的君康人寿、和谐健康,他们后续也给行业增添了不少谈资。

事实上,这一波险企扩容潮,获批的企业有数十家之多,但最终也只有阳光保险真正的走了出来,实现上市。

对比上述种种历程和中小险企韵事,阳光的发展路径其实很简单:保险行业出身的创始人,想办一家真正的保险企业,只做保险企业应该做的事儿。仅此初心,或许非局中者不能领会到其中之味、之诱惑、之艰辛吧。

据此也可知,纵然相当部分的机构遭遇了经营问题,这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行业的问题。行业的基本面还在,如14亿人口基数、国民健康保障缺口、老龄化趋势等等。

2 第二重暗礁:管理层走马灯 缺少企业家精神让中小险企“失魂”

如果说迷失初心只是少部分公司的歧途,那“铁打的保险公司,流水的高管”就是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现状。

2017年以来,保险行业董事长、总经理的变更达到了488人次,平均每年变动人次近70人。

诸如各种副总裁、总精算师、各种首席,那更是好几百号人。根据《今日保》对人身险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仅人身险行业就发生了371人次高管变动。

而国内包括保险集团公司、人身保险公司、财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保险总部机构不过200多家,老总们的“翻台率”已超30%,不可谓不高,尤其是大量的中小险企们,更别提20多年来的过眼云烟走马灯。

从更换董事长看,有七年四换的,有五年四换的,有四年三换的,有三年三换的,有连续两年更换董事长的。在更换总经理方面,有四年三换的,有三年两换的,有临时负责人一换再换,总经理职位空窗三年的。

一方面,虽然“干不好就换人”是各行各业的实践结论,但“一直干不好一直换人”显然是遇到了经营层面的“鬼打墙”。

另一方面,不能说核心高管保持不变的公司,业绩就会好;但高管变更频繁的公司,业绩往往会受很大影响,只能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玩起了过家家。

目前在任的董事长、总裁中,仅有平安的马明哲、泰康的陈东升、阳光的张维功、合众的戴皓、国华的刘益谦等极少数人任职时长超过10年。

理论上讲,一家公司的高管少则7、8人,多则10几人,流动性应属正常规律。

但董事长作为公司经营的舵手,保持稳定不可谓不关键,尤其是这类管理者往往因其重要性、特殊性,常被称为“保险企业家”,而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企业中一项最重要的资源,甚至对于初创企业、中小公司来说,堪称企业发展的灵魂。

缺乏灵魂,是众多保险公司的现状。

纵览行业众多险企,作为坚守长期主义并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人物,也唯有平安的马明哲、泰康的陈东升、阳光的张维功三人,其各自掌舵的公司,也在各自的“同期生”中遥遥领先,从中也折射出我们对金融业“企业家精神”的价值思考。

稍让人欣慰的是,在上世纪设立的32家公司之中,有1/5的公司已成熟稳定,他们撑起了保险业的大半边天。

稍有叹息的是阳光保险几乎是本世纪设立的200多家险企中唯一一家扎扎实实走出来实现格局跃升的一个例子,而更多企业还在“失魂”中浮浮沉沉。

3 第三重暗礁:战略摇摆不定 要将来、还是要现在?最终成为狗熊掰棒子

在初心的缺位下,渠道的选择很难遵循保险的发展规律,短期视角下的资金获取效率成为第一考量因素。再加上舵手的频频变动,继任者追求“私利”难以避免,战略摇摆更是命中注定。

可以看到,在近几年,虽然险企们已然对价值、对转型有了明确的认识,但眼前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往往成为难以兼顾的局面。毕竟很多管理者自知任期寥寥三五年,最终一定会选择当前对自己最有利的打法。

于是,有的公司一任领导带一系列新战略,有的公司则常年在期交、趸交间摇摆。

最后,又开始全部挤入理财型产品与渠道竞费,并通过精算假设端的技巧让所谓的价值数字在短期中无比好看,而常年隐藏在冰山之下的费差损有增无减,曾为大家追逐的利差益一夜之间变为利差损,并来的如此迅猛。

这让越做亏得越多、越做风险越大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业务成本的不断提升、投资收益不能覆盖负债成本的现实,每天都在侵蚀着众多的中小保险公司,特别是他们本就不多的资源。

按照人们对于转型发展公认的思路,个险等渠道改革以及通过科技不断提升效率及赋能,本应是保险公司们当前最大的投入,是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险企跨进第二发展曲线的关键所在。但机会不会留给光准备的人,更何况多数中小险企经营状况与人才储备已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

行业本应坚持的,却变得如此“动荡”,联想当下行业现实,便可释然。

当今的行业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需要总结交流,把优秀公司背后的“真谛”总结出来,引导行业特别是中小公司认真学习,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他们比以往更容易学的进去。虽然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但对长远则大有裨益。毕竟,不在关键问题上犯错,不踩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这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望及的长期能力。

如此,更知战略定力之可贵。

后记:发展未有穷期,前进永不止步

纵览中国人身险行业复业四十余年沉浮,从个险银保的大兴天下,到产品的一路创新辉煌不断,再到资本市场红火下的投资大盛,顺应监管导向下的步步生花……如今一一数来,这些条件似乎都不存在了。

进入2024年后,情况似乎更窘迫。

一边是5家A股上市大公司的乏力增长,尤其是上市人身险公司中仅国寿勉强实现正增长。

另一边,产品预定利率又在无声间接连下调,当前又是从万能险不超过3.3%,再到普通寿险、分红寿险等不超过2.5%等消息频繁出现,让炒停售都有点应接不暇,跟不上步伐。

不过,正如我们过去所强调的,发展,肯定是结构性的。

行业的未来,没那么悲观,也没那么乐观。好的日子,也有掉链子的公司;差的日子,也有砥砺前行的公司。有的好,有的差,不可能都好,也不可能都差。

结构性的市场里,个体公司的Alpha就显得尤为重要。资产负债背后是产品与渠道的格局,而产品与渠道的背后又是战略的选择。

而战略,特别是战略的方向和定力,又受到公司设立初心、公司治理,特别是“当家人”格局与能力的影响。

如果20年只是换得一场教训的话,那未免过于残酷,但不得不承认,对于中小公司来说,构建自身护城河、实现经营破局、打造高质量发展基础第一好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在。

不过,第二好的时机,就是现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