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2024|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生物降解材料发展,可降解材料前景广阔(先进制造前沿第2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 者

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

定义、分类及应用领域

01

可降解材料定义及分类

传统塑料制品在生产及回收环节对环境影响极为严重,是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可降解材料不仅环保,还可推动资源循环和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球应对塑料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可降解材料是指在自然条件如土壤、水环境、光照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或厌氧消化条件下,由微生物或光照等自然因素作用,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小分子的材料。

可降解材料分类

可降解材料可按照降解方式或者材料成分分类:

按照材料成分,可以分为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石油基可降解材料、二氧化碳基可降解材料等:

按照降解方式,可以分为光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及其他降解材料等。

02

可降解材料重点应用领域

食品及包装领域

主要应用于可降解吸管、一次性餐具、纸塑复合纸杯等食品领域及快递包装、一次性购物袋、化妆品包装等包装材料领域。

农业领域

主要应用于农用地膜、堆肥袋、农药的缓释载体等农业领域。

医用材料及器械领域

主要应用于手术缝合线、人造骨、人造皮肤、医用支架、骨科针、支架、伤口敷料等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等领域。

发展历程及政策环境

01

可降解材料发展历程

第一代可降解材料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研究者从塑料光照老化角度研究可降解材料,但这类材料受光照等因素影响较大,降解时间难以控制,同时存在伪降解的问题,易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第二代可降解材料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者开始研究破坏性生物降解材料,通过在传统塑料中加入淀粉、小麦等生物材料,提升其生物降解性能,但这类材料的生物降解速度不理想,强度、韧性等性能受到生物材料影响有所降低,同时在降解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产物,使降解过程变得难以控制。

第三代可降解材料

近年来,以PLA为代表的生物降解材料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类材料可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用下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甲烷或无机盐。第三代可降解材料实现了完全降解过程,是解决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应用广泛。

02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生物降解材料发展

可降解材料是中国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材料领域之一。2020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布,进一步禁止、限制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可降解材料迎来发展新机遇。近几年,《“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频出,大力支持生物降解材料高质量发展。

表1:2020-2023年中国可降解材料相关政策

生物降解材料发展现状

01

生物降解材料是最主要的可降解材料

目前,光降解材料、光/生物双降解材料、水降解材料等技术尚不完全成熟,相关应用产品较少,而生物降解材料降解性能优异,是目前可降解材料应用的主流产品。2023年,中国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规模达到156.1亿元,同比增长25.7%,相较2022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从细分产品结构看,中国生物降解材料以PBS系列(包括PBATPBAPBSA等)为主,产业规模占比达到70%,其次是聚乳酸(PLA),占比为8%。由于聚乳酸(PLA)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目前正迅速产业化,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图1:2021-2023年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规模及产品结构

02

食品及包装领域为生物降解材料主要应用领域

在2020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布后,中国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规模大幅增加,其中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一次性购物袋等食品及包装领域应用渗透率提升迅速,目前食品及包装领域在中国生物降解材料应用结构占比超过90%,是生物降解材料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次为农用地膜等农业领域应用,受生产技术影响,目前生物降解材料很难满足全国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对地膜的要求,同时因价格较高,农业领域渗透率提升较慢。医用材料及器械领域是生物降解材料的高价值应用领域,随着植入器械等产品的生产及应用技术逐渐突破,未来市场有望大幅提升。

图2:2023年中国生物降解材料应用结构

可降解材料发展趋势

01

2027年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规模预计将超300亿元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可降解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医疗、包装、农业和纺织等领域,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得益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可降解材料产业规模将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027年,中国的可降解材料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324.1亿元,同比增长19.5%。

图3:2023-2027年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规模及产品结构预测

02

材料制备技术不断提升,降本增效赋能多元化应用

随着材料合成技术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新的可降解材料如聚乳酸、聚3-羟基烷酸酯(PHA)等不断涌现,为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可降解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未来将持续提升,降解速率将不断加快。未来在医疗领域,可降解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骨修复材料、药物控释系统等;在农业领域,可降解材料则可用于土壤修复和植物包装等。这些创新应用将为可降解材料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材料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逐渐从生物医学领域、包装等日用品领域及农业生产领域进入到飞机、汽车等装备材料领域。

可降解材料产业面临挑战及发展建议

01

可降解材料产业面临挑战

01

核心技术储备不足:中国在可降解材料工业化生产上遇到一定技术瓶颈,科研转化困难、创新能力不足及高技术壁垒导致部分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限制了可降解材料性能的优化。

02

生产成本依然高企: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化程度较高,价格与石油基可降解材料相当,而PLA受农作物和乳酸生产成本影响,成本较高,PHA作为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分离提取难度大,成本也偏高。总体来看,降解性能优异的生物基降解材料的成本仍较高,限制了其市场化应用。

03

材料应用空间有限:尽管中国在可降解材料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年产量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导致中国市场供应短缺的问题相对突出。另一方面,可降解材料的应用范围目前仍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主要集中在包装和农业等民用领域,高端领域应用拓展不足。

02

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建议

01

一是强化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以重点研发计划为依托,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通过深入研究改性技术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不断优化可降解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升其在各领域应用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02

二是深化实施创新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通过联合项目攻关、专家客座交流、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技术转化落地,推动可降解材料产业向更高水平、更广阔领域发展。

03

三是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生产装置、增设生产线等方式推动PLA、PHA等材料发展,持续扩大材料产能,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潜力的产业项目进行重点布局,推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注重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04

四是持续扩展材料应用领域。持续深入推进“双碳”战略,提升可降解材料产业化水平并拓展其应用场景,同时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激发市场需求,从食品及包装、农业等领域进入到生物医药、飞机、汽车等高端、重大工程领域,为可降解材料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