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巴巴反映的是,凯恩斯主义下的消费降级 (1)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巴巴反映的是,凯恩斯主义下的消费降级
01 消费降级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见微知著”。为什么见微能够知著呢?因为万事万物是有联系的,我们通过这个“微”,就能判断事物发展的方向(著)。
拼多多主打下层市场,也就是主打最底层的老百姓,消费能力最欠缺的那个人群。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从某个侧面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下层市场成了主流市场。
或者换句话说,消费降级越演越烈。
我们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例(统计了商品零售和餐饮服务),剔除疫情三年,金融危机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都累计到10月)趋势性下滑。
2012年以前,大致在15%以上;2012-2017年,在10%-15%之间;2018年以来降至10%以下,其中今年更是跌至6.9%。
上述三个阶段,大致也对应了我国金融危机以来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2008-2012年,是经济的强刺激及其退出阶段,凯恩斯主义在对冲经济下滑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负面作用——产能过剩、债务高企、房价攀升等等。
2012-2017年,是经济的微刺激和微刺激全面加码的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经历了通缩、房地产棚改货币化等等,凯恩斯主义的效果越来越差,后遗症越来越重,房价彻底上天,消费增速持续下滑。
2018-2023年,是危机逐步酝酿成熟,危机从点状偶发向常态化爆发,甚至在某些行业出现全局危机的阶段。凯恩斯主义的效果几乎见底。
在整个过程中,经济不断下行,消费不断萎靡,下沉市场逐渐成为主流市场,这就是拼多多超越阿里巴巴的实质性意义。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引入对经济的进一步理解,也就是说,刺激经济的政策,是如何在对冲经济下滑的同时,一步步引发新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成了消费下滑的起点。
我们以2008年为起点来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02 生产过剩
一个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可能有三种去向:
(1)被消费者买了(比如食品、衣服、手机等),用于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也就是说,被消费者消耗掉了,这就是消费。
(2)被企业买了(比如机器、原材料等),用来生产其他的商品,也就是说,被企业消耗掉了,这就是投资。
(3)如果国内的消费者(含政府)不买,企业也不买,那就只能卖给国外的消费者或者企业,这就是出口。由于我国还会购买国外产品,因此计算时会减去进口,形成净出口。消费+投资+净出口,这三者用货币计量,就构成了GDP。(很多学过宏观经济学的朋友会问,那政府采购呢?在这里呢,政府采购被放入了消费或者投资中。比如我们打开wind,输入政府消费,我们可以发现,它属于最终消费项下的一类)。
一个商品,如果消费者不买、企业不买、国外的消费者和企业也不买,这个商品就卖不出去,形成堆积,一旦滞销商品堆积多了,就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爆发经济危机。所以经济危机又叫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生产相对于消费能力出现了过剩。
2008年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生产过剩。
2008年,次贷危机已经爆发两年了,危机重创了欧美日经济,中国出口企业订单也大规模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轻工业产能严重过剩。
轻工业产能过剩,直接导致其扩大再生产的意愿下降,从而波及到了重工业行业。这导致全国性产能过剩,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2009年,中国出现了20年来最大规模民工返乡潮。
万分危机之下,我国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启动大规模刺激计划,再次度过了危机。那么,什么是凯恩斯主义,它是怎么缓解危机的,它与当前中国经济又有什么关系呢?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的经济循环。
03 什么是凯恩斯主义
在某个国家,由于生产过剩,钢铁和水泥大量堆积卖不出去,钢铁厂和水泥厂开始大规模裁员。很多人失业了,经济问题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国家不希望企业继续裁员,因为大规模裁员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2023年度盘点#
为了缓解危机,有人就出了一个主意,建议国家出台一个政策,号召每个城市修一个公园。他说,每个城市修一个公园有两个方面的好处,首先修公园需要钢铁、水泥,这样就可以消耗钢铁水泥的过剩产能,稳住重工业就业;其次修公园还需要雇佣工人,这还能带动一部分失业人口再就业,就业后这些人就有钱买买买了,这会进一步带动轻工业发展。这两者还能形成良性循环,因为重工业发展了会雇佣更多工人,进而消耗更多轻工业产品,轻工业发展了会购买更多设备、修建更多厂房,带动重工业发展。
国家觉得挺有道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市政府修公园的钱哪里来呢?这个人就说,让银行借给市政府就好了,反正钞票都是可以印出来的嘛(这就是放水)。国家一听觉得可行,这个办法非常好,照准!但是又有一个担忧,市面上的商品数量没变,但是印出来的钱变多了,这会造成全社会通货膨胀,导致手中货币贬值,这怎么办?这个人说啊,这个没有办法,只能请大家理解了。
你以为这只是一个故事?不,这是一段历史。1933年后,罗斯福政府就曾雇佣大量失业青年去修建众多的国家公园。当然,修建公园只是一种方式,它还可以是修建铁路、修建公路、修建机场、修建市政工程,等等。
这就是凯恩斯主义。通过金融体系放水(印钱),以可能的通货膨胀为代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消耗过剩产能,拉动经济增长。也就是说,放水之所以能拉动经济,就在于投入市场的货币,进入到了实体经济领域,消耗掉了过剩
04 四万亿
讲完了什么是凯恩斯主义,我们回过头来看看2009年中国的经济情况。在极度危急的形势下,2009年我国决定加大投资力度,鼓励企业贷款,准备实施一系列基建工程。除了灾后重建外,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加快保障房建设,第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加快铁路公路机场建设。
基建的钱从哪里来呢?从银行来。国家要求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加大对重点工程等项目的贷款支持。
为实施上述工程,国家预计到2010年投资合计四万亿,其中保障房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基建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共计18000亿,生态环境投资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灾后重建1万亿。
你对比一下四万亿计划和凯恩斯主义,是不是觉得很像,没错,四万亿计划就是中国版的凯恩斯主义。在这个中国版凯恩斯主义的主导下,经济从“外贸-投资”双驱动模式,转变成以城镇化为依托的“负债-投资”单驱动模式。我国经济一方面持续大搞基建,另一方面努力挖掘房地产市场,通过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带动重化工业需求,进而全面带动制造业,最终盘活中国经济。
但是,凯恩斯主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三个问题,即产能进一步过剩、企业债务高企以及经济脱实就需,这些新问题构成了我国经济新的特点。
05 凯恩斯主义的第一个后遗症:更大规模的产能过剩
金融危机之下,我国果断出手,以凯恩斯主义的方式度过危机,领先全球恢复增长,但这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大家会觉得奇怪,凯恩斯主义的方式不是在消耗过剩产能吗?为什么说凯恩斯主义又会产生产能过剩呢?这里就涉及到了项目周期的问题。
任何基建项目都是有周期的。比如修公路或者铁路,修路的时候,需要买大量的重化工业产品,消耗大量的钢铁、水泥。从钢铁厂或者水泥厂的角度来看,他们发现自己的订单突然一下变多了,现有的产能完全赶不上订单的增长,于是他们就会增资扩产。也就是说,在基建周期内,为满足市场需求,重化工业领域各行业都会扩大生产规模。但是,路修完之后怎么办呢?以前卖给修路单位的钢筋水泥现在又卖给谁呢?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怎么办?你说,那就再修一条路。好吧,这可以继续延缓产能过剩的困局,但是路总有修完的时候。一旦城镇化进程慢下来,各个基建项目周期就会陆续完结,之前卖给基建单位的钢铁水泥就会丧失市场,于是,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就会凸显出来。
到了2015年左右,债务问题已经比较严峻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企业的债务负担,此处扩展做一些说明。明斯基将借钱(融资)分成三类:第一类叫做对冲性融资,借钱的人有足够的收益(比如工资或者经营利润)能够还本付息。第二类叫做投机性融资,债务人的收益不能覆盖本息,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新还旧,但是整体而言,债务人的收益还是能覆盖当期利息。第三类叫做庞氏融资,债务人的收益不仅不能还本,甚至都不够支付利息。债务人必须依靠不断上涨的资产抵押,借新还息,或者变卖资产还债(导致资产价格崩盘,触发危机)。
那么,我国当时有多少属于对冲性融资,多少属于投机性或庞氏融资呢?
2016年底,人民大学发布经济分析报告,其中第四部分第三小节题为《债务危机是否能够引发中国真正意义的经济危机》。这个小节的第二条标题为《投机性及庞氏融资占比高,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这一部分中,人大用2015年4161家非金融企业(发债企业)的数据做了测试,结论是:
(1)EBITDA/短期债务比值大于1的,不到2%。EBITDA是息税前利润,这个比值大于1可大致理解为能够覆盖本息。也就是说,对冲性融资不到2%。
(2)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的约9%。也就是说,约有9%的企业受益都不够还利息,必须借钱去还,即属于庞氏融资。
(3)剩下9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新还旧,属于投机性融资。
事实上,我们国家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前几年的经济调整中,大力督促要“三去一降一补”,三去中的关键一项,就是“去杠杆”,即降低企业的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