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2 中鼎股份内容更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2

终于抽出一部分时间,大概的把中鼎股份的年报看了,顺带看了一份研报。不得不说,这研报真是正经的胡扯,除了一些数据可以看看,其他的推算,我觉得就是扯淡。

首先是宏观汽车行业,23销售大概3000万辆汽车,同比增加12%。新能源汽车大概949万辆,大概增加38%,蛋糕总量在增加,虽然增加的不是很多,但起码不是萎缩的市场,蛋糕的分配方式出现了更割裂的变化,新能源汽车大概占比1/3不到,旧能源的汽车在缩微。中鼎是汽车配件,对他有影响,影响是好的,但好多少,其实取决于新能源汽车收益在中鼎的比例。这个比例23年上半年大概占比33%左右。

其次是行业的分析,就是微观的方面

23年中鼎营收172亿,收入增加15.6%,利润11.3亿,利润增加28.6%,利润速大于营收增速,说明是好的,是内生的增加。毛利率20.9%,净利率5.6%,不能不说,还是一个苦哈哈的行业。

中鼎的收入分为5个部分,看年报,他把悬挂在第一个位置,于我而言,不是的。第一位的应该是他的基本面。

1.橡胶密封:营收36.3个亿(增加14%),收入占比21%,毛利率26%

2.橡胶减震:营收36个亿(增加4.8%),收入占比20%,毛利率18.7%

3.热管理:营收51.8个亿(增加19%),收入占比30%,毛利率16.4%。年报更新订单 120个亿

4.轻量化:营收19.2亿(增加71.9%),收入占比11.5%,毛利率9.4%,这个毛利率在 下降。年报更新订单:85个亿

5.空气悬挂:营收8.2亿(鞥将20%),收入占比4.77%,毛利率22.7%,年报更新订单:121个亿,(其中总成17个亿)

橡胶减震和密封其实是这个公司的基本盘,很稳定的基本盘。热管理、轻量化、悬挂更倾向于新能源,是公司大力发展和下一步的盘口。这个公司是全球并购-中国落地-海外管控的思路,目前这个时间,我觉得是落地开花的时候,就是准备结果子的前夕。

说说热管理,普通汽车热管理其实是空调、发动机、变速箱的热管理,可以用发动机的热变成空调的加热。但新能源不一样,需要额外的热泵,制冷他们都差不多,新能源不用管发动机和变速箱,但需要搞定电池、电机的管理。如果是增程,其热管理会更贵,因为是2套管理。所以普通车3百多,新能源1000,增程就得1500,这个某个程度来说,是增量市场。热管理的总成在5000左右。

再说轻量化,其实就是降低体重,减少油耗及电费,增加行程。地盘占车重的27%左右,把地盘的各种钢的制品换成铝合金的制品,能降低车重,变相提速增程。但这个就是纯粹的制造业了,毛利率其实连10个点都不到,太惨了。国外有俩新工厂在建设。

空气悬挂是这个公司的看点,或者说下一步的增长空间,空悬的订单好多啊,到现在121个亿了,今年新增了悬挂总成的订单,这个贵啊。利润率更高。

这个公司其实就是一个稳扎稳打的公司,关注订单量,关注正侧,促进消费的主力就应该是汽车这地2大产业了吧,行业的增加和内卷,会消耗一部分利润,但也会带来增量。

最后说说我对汽车的认识,昨天上夜班的路上,我就在想,汽车是什么,我那天逛了顺义那的车展,看了好多车,也去了光峰科技的展台,回归本心,我需要的就是一个工具,把我从A带到B,前几年我还在开一个手动车,换了自动挡的确给我带来了一些方便,又换了一个更好的车,新车带来了快乐在减少,看了车,好多车,我觉得其实都差不多。我需要的就是皮实、不要坏、给我省心、省钱、有面子就好,10几万的卡罗拉我开的还行,要面子就换塞纳,我看了好几个电车的MPV,我不关心加速,车只要方便,不给我增加额外的时间消耗就好。

全部讨论

05-02 21:12

空悬的增量也是有限的,目前来看新能源要到30万以上才能配,燃油车可能到百万级别才会有。当然国产替代也是大趋势

05-07 06:54

我觉得汽车行业会是我国替代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最重要产业,从去年出口已经全球第一,最主要的里边包含了很多电子新技术,软硬件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就像十年前的手机,虽然现在主要是交通属性,但是五年后呢?就像手机之前只是通讯工具

05-05 15:39

年报其他收入有20.78亿,毛利达到45.12%,23年利润的增加可能主要就是来自这个“其他收入”,不知其他收入是什么?

05-02 22:10

总结的很好,楼主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