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投资中的冗余策略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8

 

最近因为关注 $华大基因(SZ300676)$   ,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其中一本《基因密码》,里面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每个基因都有两个拷贝,但正常情况下,其实只用得上其中一个拷贝。为什么还要配备一个多余的拷贝呢?因为它是一份保险单,一旦你得到一个有问题的基因,那么这个多余的基因就起作用了,备胎转正,替换掉问题基因。

人体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冗余设计,比如,人体有两个肾脏,这是一种过剩(或说浪费),也是一种冗余,因为一个肾脏就足以完成全身的代谢任务,但进化并没有消除这个冗余,这就为应对更加“艰难”的情况留下了余地,比如其中一个肾坏了,那么另一个肾就会顶上去,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冗余策略,是反脆弱的一种必要方式。

在塔勒布的《反脆弱》中,最先提到“冗余理论”:“冗余是好的,大自然正是依靠冗余,才能在复杂未知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大自然正是依靠冗余,才战胜了黑天鹅。”

我们可以将这种“冗余策略”应用的投资上。

一是资金配置的冗余策略。

我在资金配置中,一般至少会留出2-3成现金或者类现金仓位(比如银华日利),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会突然冒出一个大机会,这时候手上的现金就起作用了,毕竟,当天上掉金子时,你要有桶才能接住。

在背水一战这场经典战役中,韩信就采取了一种巧妙的策略。韩信首先将主力部队靠着水边摆开阵势,打阵地战。但是杀手锏却是隐蔽在一旁的两千轻骑兵,当赵军倾巢而出冲向汉军时,正是这两千轻骑兵,斜刺里杀出,冲进赵军敞开的营帐,最后打败赵军。

投资中的现金仓位,就相当于随时等待“斜刺里杀出来”的奇兵,有时候,它们往往成为投资制胜的关键。

二是投资标的配置的冗余策略。

在一个新兴行业里,赛道很确定,但是赛道上的选手不确定,我不知道谁会是最后的冠军,怎么办?按照冗余策略,其实可以都买一点,然后看谁先跑出来,如果其中一只领先优势在不断扩大,那么就可以在这只股票上逐渐加大仓位,减少其他落后者的仓位,通过这种冗余策略完成优胜劣汰。比如在心血管领域,我们不知道最后跑出来的是 $微创医疗(00853)$  还是乐普医疗,那就可以都买一点,边观察边调整投资权重,这样大概率不会漏掉最终胜出的大黑马,比起赌一只股票,冗余策略容错度更高,虽然从投资效率上来讲,有一些损失,却是值得的。

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在公司人员配置上,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冗余策略,同一种岗位可能会配置两三个人,其中有人最后会被淘汰掉,最强的人会留下来。对于员工而言,这是一种比较残酷的竞争方式,但对于公司而言,正是这种冗余策略,保证了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是最出色和最匹配的。

三是时间跨度上的冗余。

在投资中,往往要忍受长期的横盘时间、震荡时间、下跌时间,这些都属于“冗余时间”,没有任何因股价带来的收益,但只有忍受了这些冗余时间,才能享受最后短短的几个月的主升期。

理论上,资金周转率越高,效益就越高。按照这种理论,超短和波段的效率应该高于长线,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最后更赚钱的恰恰是长期投资者,从2011年4月1日持有 $贵州茅台(SH600519)$  到今天,收益率是30倍,但其中2011年到2014年,茅台的价格几次回到60元(除权后)的价位,这才有了后面6年的高光时刻。同样这10年,靠波段达到10倍以上收益率的人寥寥无几。

我们需要留给好企业成长的时间,如果不能,它们也不会把最后的果实留给你。

全部讨论

2021-04-02 07:40

举例的心血管股票操作我不太认同。一般同一个行业是同涨同跌的,不必苛求去赚最后几分钱。其实长期跟踪很容易看出来哪一个更有潜力,只要看就行,不必去买入,等你换仓之后两者的股性互换了,这时候不后悔吗?不必全吃下30倍的茅台,只要能捞到4倍就已经够本了

2021-04-02 18:14

对于很早就加杠杆梭哈的我,这篇文章价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