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联陪伴丨律回春渐暖,执笔绘宏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时光如河流,奔腾不息;再见面,已是2023。

站在全新的起点,有期待、有彷徨。当属于2022年的赛场被彻底尘封,如何在新的赛季里打出漂亮的制胜球呢?

今天,让小联陪伴大家一起,带着属于2022年的鲜活记忆,共同执笔描摹属于2023年的投资机会。

一起走过的2022年

2022年,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投资都是极为不易的一年。我们一同面对了国际政治局势的激烈震荡,经历了疫情的反复侵扰和资本市场中的巨幅波动。

大盘整体式微

2022年主要宽基股指走势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22.1.1-2022.12.31

主要宽基股指都经历了整年度的震荡调整,截至年末,依然是负收益:上证综指表现为-15.13%、沪深300为-21.63%、创业板指为-29.37%。(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22.1.1-2022.12.31)

行业表现分化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22.1.1-2022.12.31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仅有煤炭、综合板块指数在2022年录得正收益,其余皆为负。

国债收益率震荡走低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07.12.14-2022.12.30

据统计,2022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最大振幅仅30%,创历史新低;2022年三季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达到2.83%,靠近历史最低水平。(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截至2022.12.30)

展望徐徐开展的2023

嘉宾简介

罗春鹏

国联安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

宏观经济

2023年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呈现背离走势

根据IMF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3.2%上升到4.4%,全球经济将从3.2%下降到2.7%。美国经济增速从1.6%下降到1%,欧元区从3%下降到0.5%。(数据来源:IMF,截至2022.12.31)

政策传导效果有望提升

中国货币供应往往领先经济1—2个季度,货币供应自去年下半年触底并持续反弹,但经济景气度却不断回落。有两个因素造成政策传导不畅:疫情影响,房地产行业风险。随着疫情防控优化,地产支持政策的推进,预计政策效果在2023年或许将逐步体现。

防控放开后,消费或将率先复苏

大部分亚洲经济体第一轮Omicron疫情都开始于2022年初, 峰值出现在3-4月,到5月左右基本结束,第一波疫情高峰过后,出行和消费场景有望加快恢复,对消费复苏形成支撑。此外,2023年名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约7%-8%,有望推动消费提升。近年来我国实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实际GDP增速高度一致,价格指数约增长2%-2.5%(与CPI增长相近)。

市场展望

低估值板块或迎来修复

A股风险溢价改善&企业盈利增速提升。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

低估值板块的走势与宏观经济的景气度相关,2023年经济有望改善,为低估值板块提供了支撑。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截至2022.10.31

行业配置

各行业业绩增速(一致预期)

TMT、地产链及消费行业或将成为2023年的亮点:TMT利润增速有望由负转正;房地产、建材、轻工业绩有望回升;社会服务、商贸零售、农林牧渔业绩有望高增。

配置思路一:受益于地产企稳的低估值板块

金融/地产、消费建材、轻工、家电等估值尚在历史相对低位,后续或受益于经济复苏和需求改善。

配置思路二:消费复苏(预制菜)

在外卖蓬勃发展、餐饮连锁化、冷冻技术的提升等多种因素催生下,预制菜销量井喷。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正处于市场成长期,类似于美国60-70年代和日本70年代至90年代的预制菜行业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而美国、日本预制菜渗透率已达60%以上。

配置思路三:科技自立自强

信创:信创行业受三个因素支撑即关键技术/供给能力突破、产业链安全自主更为迫切、行业信创需求接棒。

半导体: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速下降8个季度左右,底部与全球经济基本同步。全球经济和半导体的本轮周期顶点在2021年6月,预计均在2023年下半年触底。我国关键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率普遍偏低,或将受益于半导体需求复苏和进口替代红利。

配置思路四:高景气板块(新能源

2021-2025 年储能、光伏、风电装机需求复合增速预计分别为 99%/34%/13%,其中海外户储、中国大储能、海风 2023 年的同比增速预计为 122%/120%/74%,是增速较快的细分赛道。

总结

中国经济在2023年一季度或仍偏弱,后续随着疫情冲击消退,扩内需政策发力,经济逐步修复。经济修复的主要动力来自消费和地产链改善以及科技的自立自强、出口和基建或难有向上弹性。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确保高端制造和前沿科技领域形成自主可控的创新链和完善的产业链。

A股受风险溢价回落和盈利改善双重支撑,以沪深300为代表的蓝筹板块已回调两年,2023年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可按照地产链修复、消费修复、科技自立自强三条主线进行行业配置。

海外紧缩政策可能带来潜在的经济和金融风险,信用扩张过快,资本项目开放的经济体尤为脆弱,需要不断跟踪评估中国周边经济体的风险状况。

想要布局相关领域的小伙伴,具体产品可以关注小联家的国联安半导体ETF(512480)及其联接基金;国联安红利混合(基金代码257040,主要配置大金融和地产);国联安锐意成长混合(基金代码004076,聚焦消费板块);国联安科技动力股票(基金代码:001956,大科技方向)

产品风险等级:国联安半导体ETF、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国联安锐意成长混合国联安红利混合国联安科技动力股票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本风险等级仅为基金管理人评价结果,基金代销机构评价结果不必然与基金管理人一致,请投资者在投资前根据所适用的销售机构的风险测评以及匹配结果独立做出投资决策。

风险提示:本资料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所提供的资讯均根据或来自可靠来源,仅供参考,不构成对读者的实质性建议。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某一特定基金业绩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本产品由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