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铂医药再评价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53喜欢:10

本来不想再写和铂了,因为其市值已经跌到在我的持仓里找不到的地步,不值得再化力气关注。但是去年我参加雪球调研,到和铂走了一趟,当时感觉这家公司很有特点,市值也不高,就发表了看好的言论,可能影响到一些人,此时一声不响不地道。

首先声明,我没有光说不练,调研以后陆陆续续买了一些,均价4.5港元左右,至今一股没抛,你们经受的下跌痛苦我也一样没有少承受。

      和铂跌到现在的10亿港元市值,主要由18A整体泡沫破裂和特拉西普3期临床失败两个原因造成,现在看跌的很正常。现在重新评价和铂重点要想清楚2个问题,1、今后2、3年它资金链是否安全?如果资金接不上,后面的问题就简单了,就看资产处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否得到高于市值的现金,股东以哪一种方式退出,在考虑退出折扣的前提下还能得到多少现金,退出程序执行需要多长时间等等。2、如果资金没问题,我们当初看重的和铂平台价值是否还成立,今后它是否还有机会发挥出来并因此得到市场的再次认可?

        第一个问题。巴特利单抗授权石药,特拉西普停止研发以后,短期内和铂没有了实现商业化的可能,收入来源只能是BD的预付款、里程碑和销售提成,还有平台授权使用费等,合作可能也有收入但主要用于项目,对公司整体的现金支撑可以或略不计。

      公司现在有4个公告了的BD。与阿斯利康的里程碑总额3.25亿美元,如果乐观估计应该在5年内获得,平均每年收入约4.5亿元;如果悲观估计则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部分里程碑拿不到。巴特利单抗卖给石药成功走完的可能性比较高,这个10亿可以看着2年内全拿到,每年5亿。对LCB和应恩生物的合作公司将收取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公告具体金额,要到年报可以看出这个授权是什么级别的。另外科伦、信达和几十家合作单位使用公司抗体平台也要付一定的许可费。中报现金还有14亿,研发和行政费用约1亿美元,全年2亿美元,如果巴特利和特拉西普3期不需要继续支出,全年的运营费用会显著降低,应该低于10亿元。综合以上因素考虑,未来2年和铂不会出现资金问题。

            第二个问题。处理了最接近商业化的2个产品,又听说公司正在为刚刚建好的苏州工厂寻找买家,表明公司对未来商业模式的设计做了调整,即和铂要做一个早期研发型公司。未来抗体平台就是和铂的核心,所有研发、业务都会围绕该平台展开,新分子就是的产品,在临床前最多在1期临床就要转让出去,同时平台扩大合作面,收取使用费。这当然只是股东的美好设想,能不能走得通还要看,如果走通了和铂就可以被称为具有独特商业模式和价值的公司,股价不在话下。

                 有一点要着重说一下,中报和中期业绩报告会和铂一帮人还红口白牙地说特拉西普将在下半年BLA,此时陈小祥已经离职,这一点是污点,我记下了。@今日话题 $和铂医药-B(02142)$ 

全部讨论

2022-10-12 19:46

公司没挣钱就要这么高薪水摆明是耍流氓可见这人心术不正!

2022-10-12 19:07

自由兄坦诚

2022-10-12 19:47

一个初创公司管理层拿那么高的薪水,聘请一堆豪华养老团队科学家,这不像是一个可以艰苦奋斗开创事业的团队。

2022-10-12 19:33

科学家和资本联合起来收割散户,不地道。1亿美金左右的市值也没:必要割了。只是多了个教训,文质彬彬的科学家也未必都是善类。

2022-10-12 19:57

把诚信搞没了,没必要隐瞒,现在不也没隐瞒住,当初何必。搞得现在没诚信了,信用没了,估值大打折扣

2022-10-12 20:19

最后一点确实是污点

2022-10-12 19:48

信息披露方面是不是可以考虑起诉公司啊?

2022-10-12 19:47

不能仅凭一次调研就决定一笔投资。
个人觉得深度调研对投资有帮助,但用处不大,如果不知道如何识别和利用信息,基本上坑比馅饼多。
自由兄这次雪球调研门票费很高啊。

2022-11-15 22:00

雪球的调研视频当时看了,董事长一大堆人接待的,可见当时已经很缺钱了

2022-10-17 18:19

原来A、B、C轮进来的资本心态是不是也裂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