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70喜欢:9
我是 @bear2011,我刚刚撰写了 #2021投资总结#,欢迎点击网页链接,分享你的2021投资总结。

1.2021年我的投资收益为 360%。
2.在 $石大胜华(SH603026)$ 上赚的最多,在 $紫光股份(SZ000938)$ 上亏的最大,现在我最看好$麦捷科技(SZ300319)$
3.今年,我最想感谢的球友是 @一棵散木@行中衡@快乐魔兽

今年我的投资操作和感悟是:
抓住了新能源赛道,主要操作了石大胜华江淮汽车兴发集团亿纬锂能。后面陆陆续续移仓至麦捷科技。中途也有参与健民集团水晶光电等,年底听了消息投机紫光股份造成本年最大亏损。最大感悟要在主赛道上做切换。

精彩讨论

bear20112022-01-01 11:41

$麦捷科技(SZ300319)$ $石大胜华(SH603026)$ 很感谢雪球这个平台,认识了很多朋友交流学到很多,成长很多。个人投资风格发生变化主要从石大胜华开始,20年下半年受欧洲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影响,欧洲新能源车发展势头迅猛,A股相关产业链股票已经发生变化,顺着产业链往上找到了石大胜华,溶剂市场在国内是双寡头竞争格局,而且石大的溶剂出口比例最高。但持股石大胜华的体验并不好,整个2020年四季度跌宕起伏,而a股能直接对标的公司并没有,石大的下游天赐材料一骑绝尘。这个时候只能去挖基本面按计算器,当时卖方的研报很少,零星出来的研报估算的利润差的离谱。真正启动是年报预告出来,四季度业绩发生很明显的断层,才有了后面的估值修复行情到60多,再后来随着国内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渗透率越来越高,按照今年的业绩估值市场也给出了相对的估值泡沫行情(相对其他新能源车板块虽然涨幅可观但估值泡沫算是小泡沫的行情)这期间也有竞争格局的变化比如华鲁恒升、奥克等进入溶剂领域,石大也是慢慢从分歧走向一致。

       被动元件国产替代渗透率提升逻辑和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渗透率提升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也走出了很多大牛股。为什么选择麦捷科技,因为卡脖子因为滤波器国产占比例极低,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国内做的很多,但真正量产在下游应用的厂家很少。当然市场还是又很多分歧,有质疑麦捷技术、没光刻机等等。套用业内专家的话,市场对麦捷存在2个误区:1、好达电子是国内滤波器老大2、麦捷只是封测。射频滤波器国产占比仅5%,滤波器老大是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目前麦捷的saw在接收端已经是全覆盖,在发射端已经覆盖了60-70%,后面加上tc和tfsaw可以做到全覆盖,且出货可以在下游实实在在查到。至于麦捷只是封测,公司在韩国、上海的分公司都有承担设计工作,前道方面是和26所合作成立重庆胜普麦捷参股35%,和26所合作关系融洽,而且在前期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麦捷没必要购置光刻机做晶圆,后面随着产量提升,麦捷向上拓展自购产业也犹未可知。麦子产品线已经全覆盖了,国产占比渗透率提升至多少呢?之前有机构调研过hw相关人士为了产业链的安全,国产占比计划提至40%,至于明年最近这次线上交流会已经给出了出货量指引—2亿颗/月。麦子国产占比2.5%
      一体电感方面,麦捷已经是国内龙头产品线全面对标全球龙头台湾乾坤(可参照东方证券研报),在国内一线厂商麦子是二供今年占比约30%,乾坤是一供,在产品全部对标且性价比更优的情况下,麦捷有望进一步替代乾坤提升占比。大一体电感方面今年切入汽车电子和服务器,这两块明年的成长性约在80%-100%,而且大一体电感单价更高是普通小一体电感的几倍。今年一体电感营收8亿左右,明年预估增长50%,做到12亿营收。
        ltcc方面,公司产品性能可以直接对标台湾厂商比如华新科和景德电子,明年有一线厂家有计划对标tdk和acx。而且麦捷和国内pa厂合作提供ltcc做5g发射模组,最新消息昂瑞威用麦子的ltcc做的射频模组已经供货给小米。明年ltcc放量也是确定的。按照目前的产能,明年可以预期出货量—2亿颗/月。
        今年麦子受消费电子行业波动环季本部营收增长不及预期,但产品进展超预期原预计tfsaw明年供货,今年下半年以及验证通过供货,且三季度发射滤波器和双工器占比比例超预期。
        今年本部营收预估在11亿左右,翻看了几家卖方的深度报告预估明年本部营收为18亿左右。券商预估营收增长为63.63%。我个人预估明年本部营收为20亿以上(考虑新验证通过的tcsaw和tfsaw单价更高,而且明年的产品占比提升更大,电感方面新品复合型一体电感和大一体电感放量且单价更高),预估明年本部利润4.5-5亿(未考虑股权激励摊销和金之川及星源电子)

全部讨论

$麦捷科技(SZ300319)$ $石大胜华(SH603026)$ 很感谢雪球这个平台,认识了很多朋友交流学到很多,成长很多。个人投资风格发生变化主要从石大胜华开始,20年下半年受欧洲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影响,欧洲新能源车发展势头迅猛,A股相关产业链股票已经发生变化,顺着产业链往上找到了石大胜华,溶剂市场在国内是双寡头竞争格局,而且石大的溶剂出口比例最高。但持股石大胜华的体验并不好,整个2020年四季度跌宕起伏,而a股能直接对标的公司并没有,石大的下游天赐材料一骑绝尘。这个时候只能去挖基本面按计算器,当时卖方的研报很少,零星出来的研报估算的利润差的离谱。真正启动是年报预告出来,四季度业绩发生很明显的断层,才有了后面的估值修复行情到60多,再后来随着国内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渗透率越来越高,按照今年的业绩估值市场也给出了相对的估值泡沫行情(相对其他新能源车板块虽然涨幅可观但估值泡沫算是小泡沫的行情)这期间也有竞争格局的变化比如华鲁恒升、奥克等进入溶剂领域,石大也是慢慢从分歧走向一致。

       被动元件国产替代渗透率提升逻辑和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渗透率提升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也走出了很多大牛股。为什么选择麦捷科技,因为卡脖子因为滤波器国产占比例极低,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国内做的很多,但真正量产在下游应用的厂家很少。当然市场还是又很多分歧,有质疑麦捷技术、没光刻机等等。套用业内专家的话,市场对麦捷存在2个误区:1、好达电子是国内滤波器老大2、麦捷只是封测。射频滤波器国产占比仅5%,滤波器老大是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目前麦捷的saw在接收端已经是全覆盖,在发射端已经覆盖了60-70%,后面加上tc和tfsaw可以做到全覆盖,且出货可以在下游实实在在查到。至于麦捷只是封测,公司在韩国、上海的分公司都有承担设计工作,前道方面是和26所合作成立重庆胜普麦捷参股35%,和26所合作关系融洽,而且在前期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麦捷没必要购置光刻机做晶圆,后面随着产量提升,麦捷向上拓展自购产业也犹未可知。麦子产品线已经全覆盖了,国产占比渗透率提升至多少呢?之前有机构调研过hw相关人士为了产业链的安全,国产占比计划提至40%,至于明年最近这次线上交流会已经给出了出货量指引—2亿颗/月。麦子国产占比2.5%
      一体电感方面,麦捷已经是国内龙头产品线全面对标全球龙头台湾乾坤(可参照东方证券研报),在国内一线厂商麦子是二供今年占比约30%,乾坤是一供,在产品全部对标且性价比更优的情况下,麦捷有望进一步替代乾坤提升占比。大一体电感方面今年切入汽车电子和服务器,这两块明年的成长性约在80%-100%,而且大一体电感单价更高是普通小一体电感的几倍。今年一体电感营收8亿左右,明年预估增长50%,做到12亿营收。
        ltcc方面,公司产品性能可以直接对标台湾厂商比如华新科和景德电子,明年有一线厂家有计划对标tdk和acx。而且麦捷和国内pa厂合作提供ltcc做5g发射模组,最新消息昂瑞威用麦子的ltcc做的射频模组已经供货给小米。明年ltcc放量也是确定的。按照目前的产能,明年可以预期出货量—2亿颗/月。
        今年麦子受消费电子行业波动环季本部营收增长不及预期,但产品进展超预期原预计tfsaw明年供货,今年下半年以及验证通过供货,且三季度发射滤波器和双工器占比比例超预期。
        今年本部营收预估在11亿左右,翻看了几家卖方的深度报告预估明年本部营收为18亿左右。券商预估营收增长为63.63%。我个人预估明年本部营收为20亿以上(考虑新验证通过的tcsaw和tfsaw单价更高,而且明年的产品占比提升更大,电感方面新品复合型一体电感和大一体电感放量且单价更高),预估明年本部利润4.5-5亿(未考虑股权激励摊销和金之川及星源电子)

2021-12-31 18:48

膜拜

2021-12-31 18:09

膜拜

2022-01-15 17:40

四季度还能有增长么?

2022-01-02 13:41

太牛比了

2022-01-01 15:52

感谢无私奉献 新年快乐

2022-01-01 11:15

新年快乐!事事如意!

2022-01-01 06:27

感恩分享!新年快乐!

2022-01-01 00:03

熊大威武呀!

2021-12-31 22:54

收罗今年超高收益的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