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实盘把 $雅诗兰黛(EL)$ 换成 $美国银行(BAC)$ ,高利率还能维持一段时间,有利于银行利润,尤其是美国银行这种存款比较多的银行。另一个原因是抄李录的作业。

雅诗兰黛感觉在中国的收入增长看不明朗,中国的营销方法变化的太快了,老外们有点跟不上。

全部讨论

05-25 10:40

再仔细想了想,高利率并不一定有利于银行利润。这个问题挺复杂的,美国的高利率一般是指高短期利率,也就是美联储通过低价卖国债的方式,或者高价提供给商业银行拆借的方式,来提高短期利率。至于长期利率怎么升,商业银行自己玩去。这个时候,负债端就得看,如果是个人存款比较多的银行,因为个人可能资金量小、也懒得操作,会继续用 checking 账号,所以负债利率不会上升;但是如果负债端都是聪明钱,比如大公司的存款,就会花式操作,搞得银行难受。至少对于 $美国银行(BAC)$ ,我查过其历史收入,在 2006 年的时候非常高,那就说至少 BAC 喜欢高利率环境。当然那个时候房贷也火爆,和现在情况还是有点不同。而其他银行,就有可能因为利差减少而受损,或者因为长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出现流动性问题。反正,只要不经济危机,拿着 BAC 就没问题,不但是抄李录,也抄了巴菲特。
中国的加利率那是真的加贷款利率,相当于一个 OPEC 那样的组织联合定价(LPR),这点和美国不一样。还是得感叹一句,中国的银行真幸福。前几天在工行的年报里看到一个词,叫利率敏感性缺口,说明加利率到底有利还是有害,是因行而异的,总之就是相信工行的专业性就对了,反正负债表什么的,怎么看都是黑箱子。
今天的 WSJ 文章,Washington’s Pivot on Bank Rules Could Free Up Tens of Billions 网页链接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大概意思是指 监管机构 有可能放松对 系统重要性银行 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这是通过 $摩根大通(JPM)$ (5764亿市值. +. ) 的游说达成的。美国有八个系统重要性银行,即“大而不倒”银行。文章下面的评论很有意思,有人说 FED 在抑制经济,然而ZF不高兴,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在大选年给经济加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