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VISA(V)$

EPI: The difficulties of unifying payments in Europe: 网页链接

欧洲曾经试图建立银行间支付系统,以对抗美国的 Visa。2007 成立 EAPS & PayFair,六七年后失败了。2008 年成立 The Monnet Project,4年后失败。现在成立 EPI,继续努力,不知道何时失败。欧洲没有主心骨,欧洲应该成立联邦政府,不然永远只是美国的倾销地。
Update: 今天又继续思考Visa的网络效应。Visa是一个P2p网络,类似微信。p2p有点像lbs地域local垄断,转换成本是极其高的。对手必须潜移默化地把两方都慢慢转化,然后再突然选择一个时点篡权,颠覆已有网络。判断网络效应的强弱得看差异化与集中度两个维度。p2p这种特殊网络就是差异化极高、集中度极低的网络。

联想制造网络:产品端差异化低,供货商端集中度高

Expedia定机票:产品端差异化低,供货商端集中度高

Booking定酒店:产品端差异化低,供货商端集中度低

电影发行、ESPN:产品端差异化高,供货商端集中度高

Youtube: 产品端差异化高,供货商端集中度低

Uber: 产品端差异化低,供货商端集中度低

差异化低的问题在于转换成本低,网络容量形成负反馈,即网络大到一定程度就够好用了,不需要更大。

供货商集中度高的问题在于定价权丧失。

不对,应该还有两个维度,网络分发产品方式对客户的粘性,以及网络采购产品方式对供应商的粘性。粘性才是转换成本,比如 POS机 就提高了刷卡的转换成本。我得再想想。

全部讨论

04-19 22:44

美国的信用卡支付系统也只能必须由美国自己更新换代,这涉及到金融统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