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喜欢:0
(管清友)如何评价三季度的中国经济?
中国的经济增速达到多少才合理?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4.9%)高于基准值(4.1%)和预期值(4.5%),表明第三季度经济表现尚可,不会拖累全年经济目标。所以这么看来中国最终实现全年5%增速目标难度并不大。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相同的GDP增长率下,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往往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意味着中国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来维持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健。
在投资这一分项中,房地产投资数据虽然跌幅收窄,但仍是拖累经济的重要分项。今年前九个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9.1%,仍然在下探。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房地产危机对于经济的影响往往具有“长尾”效应。中国的情况远不如日本当年悲观,不过其影响也将持续数年。
出口、消费企稳,是三季度经济增速回暖的驱动因素,但有些问题也不容忽略。今年9月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总额为299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小6.2%,较8月同比收窄2.6个百分点,但无论是短期看,还是长期看,很多困扰中国外贸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比如这轮外贸下行还有贸易伙伴转换的问题,我们的贸易伙伴从传统的发达经济体过渡到了诸多发展中国家,而当全球经济震荡下行时,往往是这些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这也导致我国外需的不稳定。
除了外贸之外,消费结构变化也是近期经济问题中非常值得关注的点。今年前九个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6.8%,仍然比较坚挺。但从组成项来看,能够发现餐饮消费要明显强于零售批发消费。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居民出现了报复性的旅游、外出;但是对于那些在疫情期间没有被限制的消费类目,反倒不感兴趣。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认为,中国当前消费数据表现火热,但可持续性可能会比较差。
所以总的来说,数据有温差,结构有隐忧,警惕资产价格重估。我们确实对中国实现全年5.0%的增长目标持乐观态度,但同时也认为5%的增长率其实并不高,因为失业问题仍然严峻,中国还是需要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速才能够稳就业。从资产配置角度看,中国核心通胀率其实并不能支撑当前的高政策利率,预计政府还会继续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中美之间这种深度的、长时间的利差倒挂可能会导致中国资产的普遍重估,这是需要警惕的。

全部讨论

2023-10-19 08:10

中美长时间的利差倒挂,可能会引发中国资产的价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