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地产公司最应该设的岗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 1● ● ●

1994年,从珠海回杭州的宋卫平借钱成立了自己的地产公司,他那时候的梦想很简单,挣够2000万财务自由后就退休不做了。

但是在第二年的中秋节,他和公司员工及员工家属相约去西湖划船,看见员工的家属喊他宋总、叔叔、伯伯的时候,他内心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他心想一定要让公司做的更好、发展的更长久,因为这些家庭的生活,孩子们穿的什么衣服、背的什么书包都和他这个公司做的好坏有关,他要承担好这样的责任,要把公司做好,把房子造好。

正是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造好房子也成了宋卫平的追求,不仅对建筑规划、立面、园林等审美要求极高,后期因为立面颜色不好看就要敲掉重做,石材铺贴缝对的不好或是一个窗户弧度不够好,都要敲掉重做,他宁可亏本也不降低产品质量。

“我现在的定位是首席产品官、生活服务官,重心放在服务管控、品质管控,加上创新。”今年3月,宋卫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么说。

“你可以去跳楼了”,他对那些让他不满意的总经理们说。

有几个亏损的项目我不知道,我知道一个朋友当时在绿城一个项目,结算时候只盈利了200多万。

同样是1994年,已经做了12年钢材生意的黄文仔和宋卫平在同年创立宏宇企业集团并进入房地产开发,遇到了日后横扫全国地产圈的明星楼盘地块,就是后来的“星河湾”。

黄文仔想做豪宅地产,对当时的战略顾问王志纲说:“王老师你只要能说出房子怎么最好,我就能做到最好。”

据内部人介绍,黄文仔曾亲自挥锤砸烂待验收的价值近百万的会所景观玻璃幕墙;也曾在开盘前一天指令将沙盘模型、栏杆、走道全部砸掉重来。

甚至连宋卫平也曾经说过,在开发上,“若有一个对手,那只有星河湾”。

“舍得、用心”是他们的特点,或许正是因为心中有这些情怀,才能成为地产行业的品质代名词。

好产品的道,是坚持极致的情怀。

当然之所以有成为品质地产的代名词是因为,他们都是公司岗位之外“首席品质官”,因为公司并没有这个岗位。

近期,有一家房企宣布,公司将从2019年开始设立“首席品质官”和“首席客服经理”,比如首席品质官全部是由集团副总裁、片区总经理、研发负责人等担任,并对项目进行检查,检查执行和细节,以“责任制”的形式确保建造高品质、配套高品质。

首设这个岗位的房企是正商集团。

●●● 2● ● ●

正商是郑州地区地产圈的“一号人物”,销售额连续多年是郑州市场的第一,2018年全国排名第58位。

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我找到了最近几年的销售数据,2014年销售120亿,2015年销售134亿,2016年261亿元,2017年的销售额是326亿,2018年的销售额是510亿,而非地产板块销售额也超过150亿元。

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北京、武汉、海南、青岛等省外城市以及美国和新加坡等海外,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横跨 A 股、美股、港股。

但熟悉正商的朋友应该知道早几年对这个企业的认知,比如地产同行爱戏称他们为“刚需王”。

董事长张敬国一直试图改变客户对正商“刚需王”的印象。“高品质、做规模”是他给公司制定的未来发展战略。

他担心的其实不是销售目标能否完成,而是他倡导“高品质”战略能否顺利完成,这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毕竟:市场和客户需求都变了,如果还照以前的路子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淘汰了。

正商这个企业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长板和短板。比如在拿地、执行力、运营效率上一直比较强,但是设计美学、工程质量管控、物业的服务上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所以内部一直在进行调整。

据说自2016年以来他多次在内部会议强调:“品质已不单单是品牌问题,更是关乎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高品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百年大计。我们要彻底斩断过去那种凑合、差不多就行的低品质想法和做法,让品质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内部会议上他曾怒斥部分项目品质没脸见人,路过某些项目他都想绕着走。

在流传出来的年度会议讲话稿上,他放出狠话,要求设计、招采、施工、配套和服务要彻底转变观念,斩断以往低品质的思想和行为,让品质升华、涅槃,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如果哪个片区或项目一意孤行继续降低品质做低价的产品,一概降薪降职直至辞退!

“以后就是装修个鸡窝,也要是上市公司来做,不要小队伍来干。”他在年度会议上如实说。 

改变一直在持续。

公司重金挖了一个在日本从事建筑设计20多年的人担任总规划师,其毕业于日本顶尖名校之一的大阪大学,曾是原日本株式会社IAO竹田设计部部长、中国区总经理,在日本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近20余年,对豪宅设计、精细化设计、安全设计都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此外对招采部门的要求和施工方的选择进行的严格的要求,寻找重视品质愿意和公司一起进步的合作单位,替换了一批跟不上公司步伐的工程管理人员,还高调宣布不仅要对施工队严格管理,还要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农民工宿舍尽量要有卫生间和冲凉的地方,要装空调。

想改变客户和行业对公司的印象,不能靠自吹自擂,必须靠实实在在的交付产品、提供的物业服务,靠业主的口碑。

从北龙湖善水上境的交付我们应该能感受到正商向外界证明自己也能做高端的决心。

厨房采用原装进口德国博世吸油烟机、燃气灶、冰箱、德国嘉格纳洗碗机、意大利威乃达橱柜,美国滨特尔净水系统、美国爱适易垃圾处理系统。配备的分户净水系统来自美国滨特尔。

卫生间全部采用劳芬一体式智能马桶,懂行的应该知道它的价值。新风是霍尼韦尔新风系统,采暖方面选择了瑞士百年老牌GF地暖系统,同层排水几乎全用的吉博力,中央空调选用日本大金,安防系统选用了拥有150多年品牌历史的法国罗格朗楼宇系统和博世智能安防系统。

●●● 3● ● ●

“高品质建设,关键在人。”据正商内部的朋友介绍,首席品质官、首席客服经理运行办法初稿出炉后,正商董事长曾多次开会讨论并逐字逐句修改,只为调动关键岗位的众力,确保每个项目一对一定岗定责,让高品质建设真正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人。

首席品质官及项目品质官的职责就是将集团公司产品标准化体系内对影响产品品质的事项把关,将全面参与本项目的产品定位、规划设计、交付标准制定,用材标准的确定,主要施工队伍、材料及设备的招标采购,此外在品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须及时向本项目首席品质官汇报处理。

介绍时候说的原话是:为了保证品质,不计成本,不打折扣。

正商对品质的理解有五个维度:优设计、优材料、优建造、优服务、优配套。

比如优设计,设计是一个项目品质的根基,对于设计,正商的理念是安全、舒适、感受,从建筑、立面、景观、户型、社区道路、地下车库、大堂等,强化细节设计,人性化设计。

在优配套上,也确实能看到正商这几年的变化,北龙湖的几个项目都有会所就不说了,在南龙湖的正商智慧城,一个刚需刚改项目,同样配置很大的会所,很棒的公园,同时引进了小学和中学。

一个美好的社区,理应是品质完美,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生活便利。但我还是想重点聊聊品质的管控。

工程质量的保证,只能靠用心严格标准和管理。

一般的中小房企,只靠自己公司的内检,大型房企除了应对区域的工程检查外,一般都会有第三方的飞检,他们会一定时间给出一个排名和整改计划,正商设置“首席品质官”的目的,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再加一道“紧箍咒”。

在公司内部,通过移动质检APP进行日常全方位的施工流程和工艺工法进行监督,第三方的专业检测和验收机构监督工程质量和产品品质,新实行的“品质官和客服经理”严格执行他们的监督机制和职能,对发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监控记录,品质官的意见和员工及部门的绩效考核深度关联,倒逼一线工作的细致程度。

除了品质,再另一项重要的服务上,靠的是“首席客服经理”,负责监督、协调、处理、落实项目的服务工作。

不仅指导监督销售过程中的服务品质,交付后的入住品质,还要跟进落实客户问题的解决,并建立有效的问题处理机制。在销售前期,还要对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口头承诺、风险提示等进行检查管理,我们知道,现在很多置业顾问为了卖房没有什么不敢承诺的,正商设立这个职能就是避免这种情况,杜绝虚假宣传虚假承诺。

房地产行业涉及万千家庭的美好生活,以前我们曾经戏称,这么多年过去了,开发商连漏水的问题都没法完全杜绝,这的确和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质有关,让业主百分百满意的房企难以找到。

但关键的是,遇见问题对待业主的心和态度是什么?为避免问题发生在管理上是否有足够的重视?

正商的改变也还在路上,这两年,所有的同行都能感受到这个企业变化,随着高品质项目交付的越来越多,随着“首席品质官”和“首席客服经理”制度的深入推进,未来我们应该能感受到新的变化。

从“好”到“更好”,为业主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这是正商2019年的客户承诺。

希望他们能做的更好。

往期回顾

或许是中国最难进的项目,实探华润8000万+的豪宅长啥样丨

实探:7个卫生间、21米长大露台,760㎡的带泳池的大平层,看后转身默默离开

这可能是最重视产品“设计感”的开发商!

我为什么劝亲戚年底这几天买房 丨这是我见过最偏执狂的开发商团队!

面积大不一定是豪宅  丨  三个人的真实经历,道出了楼市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