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组合今天收益率超过40倍,总收益4032%。
回顾17年的炒股,市场各个流派、各种理念都有了解,几经沉浮坎坷,目前自己的投资理念锁定为“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就是站在当下,观察未来的景气的行业或企业,分析长逻辑与短逻辑,分析收益率与可能性,最终决定是否下注。
这里面的核心能力就一个字“懂”,不懂就学,懂行业、懂企业、懂经济、懂社会,懂了之后做出抉择。
仓位配置上,有底层的国债和茅台,一般只做微调,其余仓位去做“正确的事”。
炒股不易,也经常半夜醒来到阳台吹风,但除了胜利没有退路。股票市场没有神,也没有常胜将军,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封神[很赞]
引用:
2024-02-26 18:48
$穿越银河系(ZH305371)$ 组合今天收益率超过40倍,总收益4032%。
回顾17年的炒股,市场各个流派、各种理念都有了解,几经沉浮坎坷,目前自己的投资理念锁定为“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就是站在当下,观察未来的景气的行业或企业,分析长逻辑与短逻辑,分析收益率与可能性,最终决定是否...

全部讨论

创建了6年时间的雪球组合 $穿越银河系(ZH305371)$ 上了一个小台阶,净值到了20.0。
回顾我的投资学习实践,历经无数次交易胜败,思想被无数次来回冲刷,大致经历了这么些不规则的认知阶段:低PE-追热点-技术面-从生活中观察好股-低PE且好股-好股-看未来-能力圈-竞争力。
2005-2007:在牛市中买基金赚了一点钱,被股市“不劳而获”的魔力所吸引,总感觉命运开了一扇敞亮的门。
2007: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自己炒呢?也许比基金赚的更多!于是开了账户,学习了几个指标之后,买入钢铁,认为PE低。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认识到有色才是牛市主旋律,换成江铜,530鸡叫后没拿住,错失了后来的一波超级行情。后来继续学习,知道了低PE不是唯一,跟风热点也不牢靠,买入了消费股第一铅笔(老凤祥)。赚了一点钱,拿去旅游了。2007年的学习以技术分析为主,记得有本书《看盘细节》我反复读了几遍,多年之后才认识到这类书属于纯糟粕,很纯。当时还喜欢看新浪几个博主预测股市,想不起名字了,小丑一般。
2008:继续学习,知道了价值投资这个词,在2008年初总理喊话之后认为股市机会来临,买入青岛海尔,在随后几月漫长的下跌之后,价值投资也不管了,忍无可忍的割肉。在股市低迷的2008年,是我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的一段时间,但赚快钱的驱动力,使得学习的重点还是筹码分布等技术派理论。几个月后,正如网文所述,学艺已成,该出山了,少年出大荒,斩尽世间敌!四万亿之后,考虑到中国联通收了好像1200亿卖CDMA的现金,而且有了WCDMA的牌照,买入联通,随后的一年这只股票只涨了一点,大盘无炒作概念,也无业绩驱动,又成功错失了一波牛市。
2010-2011年:反复琢磨过去两三年的失败后,把学习的重心放到了公司基本面的价值投资,也走上了稳定盈利之路。启蒙书籍是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书虽然浅显,但是它给了投资者正确的思路,把你引向正确的方向。根据林奇的从生活中观察好公司的经验,我发现我司绝大部分人使用招行,且招行PE只有10多倍,我持有了招行较长时间,盈利些许。
2012:除了低PE,开始注重企业的持续增长、空间等因素,重心放在了消费股,先后投资东阿阿胶、汤臣倍健、克明面业、索菲亚等一众消费明星。虽然收益率还行,但是本金少,看着北京的学区房价格觉得自己必须更努力。
2013:是投资认知、胆略的一个大考验,那年碰上了白酒危机。回顾自己送礼茅台的心理,我觉得茅台大幅下挫是个好机会,因为好东西打折了。在148元开始买入,在2013年中秋茅台线上销售开始火爆的时候,我觉得老百姓消费承接力其实很强,我又进行了加仓。然后股价和我预测的不一样,它继续下跌。最后一笔资金在茅台126元打出。那段时间压力很大,除了浮亏,唱空的人很多使得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后来干脆当鸵鸟不看账户了,对股票的态度是“不看、不想、别问我”。期间学习各类投资经典书籍,更像是安慰自己。但是,每一次学习价投书籍,都是对认知的强化,而强化以后的认知又会控制自己的操作,所以每次学习都价值万金,也符合中国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
2014-2017:近乎满仓茅台一直到800元,总体来说顺风顺水。期间的股灾、熔断等进行了增减仓,总体来说闪失不大。观察到微信支付、王者荣耀等耀眼的表现,也持有部分腾讯,收益还行。
2018年:正所谓花无常开日,随后的2018-2020年是极其考验投资理念和心性的,众多高手被各种事件来回颠簸。白马们估值见顶,货币收紧、经济增速下降、贸易战开启。2018我靠着债券和几个股票的波动当年不亏不赚。期间系统的学习了宏观经济指标及理解、几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重温了从格雷厄姆开始的经典书籍。也开始记日记,把一些心得理解更新到《我的投资理念》,梳理属于自己的认知与规则。
2019年:与USA对抗加剧,大家持股心态极其不稳。我注意到李曙光管理五粮液后的各种改革举措,我觉得五粮液出现更好的价值,将一部分茅台换成五粮液,当年收益还行。
2020年:疫情蔓延之际,不少人看空,也包括我。但是这么多年的投资与交易,我的思想早已不那么刚性,对于市场大势的研判随风摇摆其实没错,并不是对价投的否定。我对股票的操作已经不那么绝对,不会空仓满仓,更多的在一定范围内调仓。所以不管思潮多么澎湃不安,整体上还是过得去。2020年除了白酒,还持有了腾讯伊利等白马,也持有汤臣倍健、比亚迪、国轩高科等热点股或小盘股。这一年对天润乳业的投资不成功,最后微微盈利了几万离场,这也促使我在后半年更多的学习企业竞争力及战略方面的知识,以期更深刻的理解企业这个商业组织。因为垄断企业很罕见,绝大部分明星股都是激烈竞争出来的王者。还系统的学习了诸多明星基金经理们的投资总结,受益很大。
抛弃了很多次要因素后,我把个人投资体系归纳成四点:“能力圈、选股、估值、仓位分布”。前三点就不提了,我对仓位分布的理解是:
投资者对企业了解的不足、研判分析错误是很正常的,且后续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绝不要满仓一只股票。
也有个别股票近乎绝对正确,如茅台,但茅台的收益率在一段时间内、或者未来,收益率都可能比较低,我们需要找寻阶段性的好机会如去年的光伏电动车,去提高自己的收益率。
我对仓位的规则是:
股票账户分为现金、基础仓位、进攻仓位三部分
1、现金以货币基金或债券的形式存在,固定比例15%,目的是应对系统性风险,另一个目的是让自己持股更加坚定,手里有钱心理不慌。虽然现金会拖累受益,但到了这个阶段我更追求稳定性。
2、基础仓位是几只大白马,目的是低风险的获取较好收益。低风险,就是市场已经帮你选出了好股票,你理解持有跟踪即可,但主要注意跟踪也很重要,白马不会一直白。基础仓位先后包含茅台腾讯伊利五粮液等,也包括北大荒。北大荒算不上白马,是属于危机应对的,比方说和外围对抗加剧,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然后你懂的。对于基础仓位每只股票,都设定一个估值上限与下限,超过上限10%会卖出少许,接近下限就开始买入。估值范围设定稍微宽泛一点,如茅台我认为估值在40-60倍之间为合理。每只股票不超过总仓位20%。
3、进攻仓位的目的是追求更高收益,寻找新兴行业的龙头或者阶段性机会。每只股票不超过10%的总仓位,是为了防止误判造成太大损失。今年最大的一笔亏损就是未遵守纪律,研究不多且买入较多,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