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户才是SAAS云的主动脉,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云企或面临“造血”危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0年是IT行业的一次大考,尤其是提供企业级服务的SAAS云。最近逐渐披露的年报验证了这个结论:中国的SaaS云市场,大企业和行业级大客户是“主动脉”,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云服务企业正在承受“造血”的危机。 这里的大客户指的是SAAS云应用采购量大,应用复杂度高,多数是行业内领先的大企业。

  原因在于,从2020年看,凡是手头累积大量大客户的SAAS云企业都基本做到了旱涝保收,稳中有升。比如业绩提升24%的Salesforce, 比如IFRS云业务增长18%的SAP,比如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3.7%的用友;而以中小企业市场为主的比如金蝶则业绩堪忧,转盈为亏3.35亿元,稍有风吹草动就下滑明显。

  这其实与SAAS云的特性有直接关系,在大企业中,由于IT架构成熟完善,SAAS云应用深入,与核心业务密不可分,甚至就是核心业务的一部分,是命脉,在任何时刻都是需要持续投入和维护的,受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较弱。

  而在中小企业中,SAAS云的应用并不一定是核心业务,当经济动荡,市场疲软的时候,中小企业首先想到的是断腕求生,“若为核心故,其他皆可抛”。IDC在2020年《中国企业级SaaS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疫情中,大企业预算增加,包括协同办公、云端无接触运营、SAAS云应用等等,都有很大投入,中小企业首先是削减成本,使得以中小企业为主的SAAS云供应商财报亏损,比如上文提到的金蝶。

  另外,SAAS云应用有较高的迁移和部署成本,SAAS类企业大客户一旦把数据放在系统中,迁移成本就会越来越高,客户的粘性会增加,毛利率比其他行业要高很多,营业收入超过了盈亏平衡点之后,利润增长非常明显,因此掌握越多大企业客户的,云转型的过程就相对轻松一些。

  相反,中小企业数据量少,应用场景简单,迁移容易,客户忠诚度反而受了影响(越容易得到,越不易珍惜),中小企业用户撑不起大平台也是这个原因。所以,从中小企业市场切入,打打顺风球还可以,遇到大的波动就会首当其冲。

  上述业绩表现优秀的企业里,Salesforce在面对要求更高的大客户时,搭建了PaaS平台,拥有巨大的定制化能力,成为大客户收割机,进而拥有千亿市值,赶超Oracle;SAP针对企业智能化需求,通过加速客户在云中的转型来重塑企业运营方式,实现了业绩稳定增长;用友也是以其多年的方案沉淀和技术应用,抓住了诸如中国联通、一汽集团、南方航空这样的标杆客户,进而成为行业内采购的模仿对象,构筑起深深的护城河。

  历史上有很多转型成功的例子,比如微软从软件到云,紧握自己在大企业客户中累积的经验和资源,把混合云一招玩得漂亮,拿下诸多大客户市场;又比如Salesforce从普通的CRM到PAAS,无一不是成功服务了大客户之后,才在行业内站稳脚跟。中国市场号称“中小企业之王”的金蝶也深知利害,在宣布云转型之后,一直在发力大客户市场,“苍穹”自2018年推出以来,累计签约了百八十家大型客户,但是前进的步履有些踉跄,转型8年,仍旧在亏损,很难说成功。但目前中国企业服务最大的机会——国产化替代,其窗口期也就三年左右,留给金蝶们的时间可是不多。

  纵观全球SAAS市场,从来都是由大得小易,由小得大难,得大客户者得天下。云计算领域强者恒强,大者通吃。市场投资,也是这个道理,仅供投资者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