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亏损史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是2014年开始投资A股的。

那时我正上大三,刚好有门课叫《证券投资学》,授课老师是方芳教授。

老师建议我们向家人申请一笔小额资金,投到市场里去,感受下真实市场。

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你玩模拟股票,亏了也不心疼,这个经验不真实。

而且大家现在是学生,即便这笔钱金额不大,也会比较重视,现在亏,接受市场教育,总比以后工作了赔一笔大钱好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家人申请了几千块的启动资金。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真的遇上了大牛市。

牛市具体从什么时间开始已经不确定了,只记得证券股集体猛涨,涨个不停,紧接着煤炭和有色金属等资源类股票轮番上场。

老股民甚至总结成了模式——“证券搭台,煤飞色舞”。

我第一次感受到,账户里的钱一天多了10%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们学院是经济学院,同学们对股市相对敏感些,买股票的人很多,连在公共浴室洗澡的时间,都充斥着股票交易的讨论。

我很爱睡懒觉,但那段时间每天早上9点咣啷就醒了,特别自觉,都不用闹钟,因为A股9点15开始交易。

因为行情是普遍性上涨,几乎没有人亏钱,只是涨得多和涨得少的区别,那时人人都觉得自己是股神

学校里还流传起了某某某同学,用家长给的一百万启动资金,翻了几倍的传说。

我的账户收益最高时有300%左右,比起这些传说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但于我自己而言,已经是很满意了。

因为家里不太富裕,我自己还没挣钱,平素我花钱相对谨慎,连买零食都很少。

但那时我每吃到涨停,都会买一兜零食回到宿舍和舍友一起吃,实在太开心了。

当时针拨转到2015年年中,盛宴开始收场。

首先是能明显感受到整个市场涨不动了。

居于高位的龙头股票不再像先前那般气势如虹,只能在一个箱体区间内波动。如果「板块轮动」真的存在,可以说几乎所有板块都已经轮过了一遍。

紧接着指数开始暴跌。

这之前指数也暴跌过,随后都是以更凶猛的暴涨杀回来,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剧本已经变化。

当有那么一拨人意识到的时候,踩踏就开始了。

眼见着投资收益缩水,我心里想的是市场一定还会再度暴涨,下车的话可能又要错过涨停,就硬扛着没动。

而且我那时还抱持着一个,在今天的我看来非常好笑的信念——国家队一定会救市的,A股是国家的面子。

上涨如爬山,下跌如坠机。

我的账户收益很快就从盈利300%变为亏损了。

此时我还在挣扎,试图通过选股挽回收益。怎么形容这个场景呢?有点像压路机前捡硬币。

我的亏损比例一度扩大到-30%。

清仓,老子不玩了。

后来的几年,我偶尔也投入过几笔资金进入股市。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极度谨慎(现在看也不够谨慎),倒是赚得多,赔得少。

但前阵子计算自己历年的投资收益绝对额时,发现忙活这么多年,几乎没赔没赚。

这也是为啥,有的人觉得储蓄险3%年化复利好低,我却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香得很的原因。

我是真的被A股抄过家。

去年和今年集中学习投资类书目,包括《投资第一课》《投资最重要的事》《段永平投资问答录》《怎样选择成长股》《聪明的投资者》等等,通过段永平又开始重新认识巴菲特,最近这段时间密集地看了写巴菲特的书。

发现除了融资上杠杆这个坑我没踩(我也不敢),大多数投资者会经历的坑我都踩过了。

比如高频交易带来的磨损成本,

比如试图通过择时提高收益,

比如妄想预测市场走向,实现低买高卖,

比如完全不考虑公司质地,只把股票视为数字波动。

今年是2024年,我竟然已经是十年老股民了,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吃尽了教训,总算是有心得了。

也不想给什么建议,投资这回事,冷暖自知,自己亲身经历才会信服。

今天就聊到这里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