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杂谈】大A这张“答卷”太难了....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今日是高考首日,不谈太多个股,今天海豚写个小杂谈,比高考答卷更难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就业难+经济复苏难+股市难。就连近期频频异动的半导体也更难,即使大基金三期这样的利好也没掀起大的波浪?而另一头英伟达如神一般存在,美费城指数已在半导体弱周期下悄然创新高,一年半暴涨1.2倍....

海豚读次新(解读次新风云变化,挖掘成长潜力牛股)

文/海豚音

写于2024.6.7晚间

高考报名数再创新高,好在高等教育已基本普及

今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再度开考,又到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时刻,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了1300多万,而这背后不是因为出生人数的增加,而是报名率从2015年的45%提升至了目前的75%左右。

至于录取率则是大幅提升,近三年基本都在85%-90%左右,其中本科录取率高达40%左右。

一般来说本科录取率15%以下为精英教育,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到2002年本科录取率就达到了15%,之后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2005、2006年提升至21-22%左右。

这大概也是海豚当年参加高考的时期,虽然扩招,但是当年能上二本线的并不多,普通班级也就15%左右的上线率,一本上线率更是寥寥无几,当然还有很多同学选择了学费更高的三本。同时大多数普通人为了考上更好的学校还会选择复读,复读一两年的也不在少数,基本不放弃复读都能走个普通二本,而要想考上一本基本都是努力复读且勤奋的孩子,最后成为了现在社会上的“小镇做题家”....

之后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入学率从2012年的30%的大幅提升至了2021年之后的58%左右。

在高校入学率提升的同时另一头毕业生人数也在节节高升,已从2021年的900多万提升至24年的1170万,就业难问题与日俱增。

全年龄段人口面临就业难问题的根源?

那么就业难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经济增速放缓是宏观大因素,再细细梳理下来则是诸多内因叠加——

在房价以及通货膨胀的助推下我国人均工资收入在疫情前10年实现翻倍,同样翻倍的还有消费支出,整体内需动力十足。

但是疫情后通缩压力巨大,房价下滑,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还要面临不断上调的社保标准。于是不少行业开始不断推行智能制造,机器代人成果初现,岗位人员需求减少,同时经济弱复苏下各行各业降薪潮不断。

而另一方面工资收入下滑,消费降级,各行各业产品需求减少,企业的消费终端利润不断压缩。

最终工资+消费需求+企业利润三者之间形成了螺旋下降式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果不光是毕业生难就业,而是全年龄段的人群都难就业。

说回曾经炙手可热的金融行业,金融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繁荣的时候金融这个资金掮客从中赚得可以说盆满钵满,金融的高薪也曾吸引着无数莘莘学子为之向往,仿佛遍地都是百万年薪。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疲软金融这一带有杠杆属性的行业率先受到冲击。

首先随着房地产等财产性收入的缩减,与房地产绑定最为紧密银行业最先受到冲击;

券商作为牛市旗手也在大A消失的结构牛下没了往日风光,大头经纪收入佣金费率一降再降,更暴利的投行业务也因IPO暂缓以及近年来证监会的严查叠加堪忧的上市公司质量而面临断崖式下滑。23年下半年北交所曾一度被券商寄予众望,但事实是这半年来北交所上市数量也并不多。

这两年最受益的反而是保险,今年以来爆出的多个具有理财属性的亿元保单就是一个明显证明,当银行理财、信托等不再承诺刚性收益,房产不再保值,其他风险性投资短期不见高回报的情况,保险2.8-3%这样很低的固定收益反而受到了不少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青睐。

不按常理出牌的大A

最后说回大A,这张答卷比高考答卷难度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海豚这个曾经轻松应对高考答卷的“小镇做题家”也犯难了,主线方面仍旧较为凌乱,都不太会选股了,因为市场已经不按套路出牌了。

端午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终于仍旧阴跌不止,创业板指跌超2%,相比之下以小盘股居多的深次新股指因为连续四个交易日暴跌较多今日勉强翻红,但再度接近4月中旬前低位置,又蹉跎了两个月。

个股方面三天前首日暴涨的汇成真空终于迎来大调整,今日上市的利安盘中虽然也一度两次临停仿佛下一个暴利神话,但是截至收盘还是尘归尘土归土,日内收益涨幅大幅缩小,这样的博弈真的不适合大多数人,还是远离为好。

最近芯片主线有所活跃,但是海豚观察看下发现近期反弹的多以亏损或者业绩下滑的芯片股居多,市值最小的硅片厂商中晶科技的三连板确实没看懂,可能盘子小是唯一优势。此外最近端的非科创封测厂商蓝箭电子也在底部有所反弹,但确实看不懂有啥特别之处。好消息是科创里的一些硬核芯片股比如中科飞测华海清科等也已悄然崛起。

暴涨的费城半导体指数!国内低迷的芯片股

不过与美股的半导体股相比,我们的半导体股表现实在太差了,同样处于半导体下行周期,但美股芯片股们在AI的加持下不断再创新高,费城半导体指数已自2022年2月以来涨幅超120%,其中23年大涨65%,24年以来更已大涨超26%。而我们的科创芯片指数已自23年4月高点暴跌超37%,就连大基金三期这样的重磅利好也没激起太多火花,不少芯片股估值已低至20-30倍左右,而纳斯达克平均市盈率已达37倍左右...

真是人家的半导体,我们的绊倒体。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我们半导体龙头不够强,技术差距较大,且同质化严重,没有足够的护城河。这点就类似于同质化的高等教育,使得毕业生出来没有差异化优势,最终企业招聘部门只能靠名校等硬性标准快速筛选简历。但是事实上很多工作并不需要高学历,这样发展下去只会造成资源错配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

这点在我国各行各业疯狂发展上几乎如出一辙,同质化发展上产能——高薪挖人——成本激增——产能过剩——利润下滑——降薪裁员,光伏是这样、新能源汽车是这样,芯片也是这样,不过芯片应用领域较广,可扩展空间大再加上国产替代的故事仍然可讲,所以短期还没看到裁员降薪的太多的事件。

最后希望我们的半导体的产业真的强大起来,多些大龙头公司的慢牛股,少些像思尔讯IPO财务造假的半导体公司。

最后欢迎留言说说你当年高考的难度如何?对目前A股这张答卷的看法?未来半导体股你看好哪些细分或个股?

全部讨论

06-10 00:32

看看灿芯的动态PE就知道大A半导体有多难,现在大A的半导体有神有鬼,想做长线太难

06-09 00:02

半导体最近算给力了

国家需要提振内需,减税或发钱,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