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亿物流行业 下一个金矿在哪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阿里巴巴集团11月8日宣布,为持续加大智慧物流投入,强化商业操作系统物流基础设施,已领衔完成对菜鸟物流新一轮增资。

阿里巴巴通过增资和购买老股的方式,投入人民币233亿元(约合33亿美元),持有菜鸟股权从约51%增加到约63%。

菜鸟其他现有股东也参与了新一轮融资,表达了对菜鸟的长期前景看好和强力支持。按照阿里巴巴此轮融资的出资规模,相当于给了菜鸟物流1940亿估值。

据悉,新一轮融资后,菜鸟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推动物流行业数字升级;打造智慧供应链,服务商家降本增效;加快建设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服务好全球中小企业全球卖、全球运。

物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需求呈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在2018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83.1万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

另一方面,社会物流总费用也随之增长,于2018年达到13.3万亿,其中运输费用6.9万亿,占比52%,保管费用4.6万亿,占比34%。

仅一个菜鸟物流就能估值近2000亿,不过相比于整个物流行业13万亿规模来说,也不到2%的比例,未来谁能够挖掘出物流行业的下一个金矿,打造第二个相当于菜鸟物流规模的平台呢?恐怕这个平台会出现在物流货运保险领域。

菜鸟物流核心模式在供应链金融

如果说菜鸟物流在搭建平台提升物流效率方面,都运用的是烧钱模式,那么真正能够让菜鸟物流实现规模化盈利的模式,必然是供应链金融。作为阿里新零售商业基座之一的菜鸟物流,有必要围绕着物流服务推出全方位业务。

供应链金融,就属于菜鸟为商家提供全方位业务的基本范畴之一。而这个服务,现在菜鸟的已经扩大至所有商家。即菜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联合金融机构准备了上百亿资金,为所有商家提供“入仓即可获得贷款”的服务。

目前行业内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因综合风控能力有限,在消费品动产融资领域涉猎较少,市场上只有少数商家才能贷到款。电商商家一般都是中小企业,提前备货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所需资金动辄上翻数倍。

菜鸟供应链金融提供的融资服务,是基于阿里电商、金融及物流平台沉淀的大数据,实时在线授信、动态风控,商家选择菜鸟服务后,即可获得贷款,自由支用,随借随还。除商家外,菜鸟的物流合作伙伴也可享受供应链金融服务。

经过两年的发展,菜鸟供应链金融已经推出多种针对性解决方案。

包含:存货融资、预付融资、银票、跨境外币融资、车辆融资、CP保理等。而菜鸟的资金来源,包含多家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机构。

众所周知,消费类金融的资金获取,金融机构参照的是信用和数据。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说,除了传统的库存(动产)和物产(不动产)之外,菜鸟供应链金融还有一个授信维度,来自之前提到的金融机构参考的数据。

而这,恰恰是传统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的机构,难以触达的关键。

原因很简单: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水平较低,能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效集成,并提供系统化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服务商比较少,传统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忽视了信用价值链的构建,造成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没有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此前,业内一直认为菜鸟物流只是一个平台。

虽然提供了物流信息数据,但是人力物力都是其他快递的,因此有段时间菜鸟物流与顺丰曾爆发过“互停数据”一事,各个互联网巨头皆是力挺顺丰,很多业内人士也都纷纷猜测假如顺丰不再跟菜鸟合作,受影响更大的将是菜鸟物流。

供应链金融则将菜鸟物流跟其他快递公司的竞争模式完全脱钩,开辟了平台化最应该做的盈利模式,所以阿里巴巴愿意再投233亿撑起菜鸟物流2000亿估值,也是基于其他快递公司对菜鸟物流的逐渐认可,使得阿里巴巴可以携菜鸟物流与各大快递公司及商户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物流的下一个金矿——货运保险

菜鸟物流依靠向卖家提供仓配网络服务,凭借在这些过程中积累的大数据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便撑起了菜鸟物流2000亿估值。

那么作为物流金融领域的另一个巨大市场——物流货运保险,是否也是一座亟待开垦的富矿呢?

目前关于物流保险的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尚无官方统计数字,可参考的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达283万亿元,据此推算未来我国货物运输类保险的规模远超千亿元。

同时,结合长期来对物流业保险需求的市场摸底,货运险、责任险、仓储险等传统类物流保险的需要强劲,加之意外险、营运车险、创新场景险等,估计总规模会超过5000亿元。

做物流这个行业的,信息交易、仓储、分拨、配送等场景中存在的风险无处不在,保险是“刚需”。

以占全国80%以上的中小物流企业为例,一车货物百十来万,一旦出险,不光全年生意白做了,还要负债累累,搞不好的直接跑路(只能跑,没有“产”可以破)。退一步讲,物流企业运气好,货运常年没风险,那雇佣的装卸工、内勤人员、仓储、车辆风险呢?

同样,对于司机来讲,常年奔波在外,甚者整月不回家,说是一人在外,其实全家的心都带走了,人身保障及健康成为最大的问题。

然而,物流行业由于供应链场景不同,物流模块分工不同,其对保险的需求也就不同,比如说长途运输与短途运输的差异,三方、中介、零担专线的业务区别等,针对不同的场景对象,进行费率、承保范围、承保条件的定制化设计,来满足用户真正的保险需要。

但是对于缺少货运数据和没有能力构建风险模型的保险公司来说,很难设计出既能让用户享受到安全又能保证保险公司利益的保险产品。

举个例子,像人保、太保、平安也都有货运保险,但因为货车出险率高、理赔额大、骗保现象频发等诸多因素,导致保险公司对于货运保险都是敬而远之。

同时对于货主和司机来说,理赔慢、保费高、流程麻烦等因素,让他们不愿意投保,导致众多货车“裸奔“的现象频发。

不过,业内就有这么一款产品,由中交兴路和平安保险联合发布的优驾保UBI网络货运物流责任险。这是国内首款基于UBI的货运保险,主要面向网络货运平台、物流公司和实际运输方。

依托中交兴路首创的运用车联网大数据分析识别车辆风险水平的模型和平安保险专业的产品设计能力,优驾保能让保险公司精准定价和快速理赔,让投保人享受价格低、理赔快、少出险的实惠。

保险科技为优驾保提供了强大支撑。

据平安财险货运险部总经理陶海燕介绍,基于车联网大数据及算法,可以通过可视化评分报告对投保人进行评级,让“好司机”享受更低的价格,鼓励企业和司机改善驾驶行为。通过系统对接,可以实现“一键投保”。

出险后,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车联网大数据了解车辆运营轨迹,司机也可以用车旺大卡固定现场证据,提高理赔效率。

优驾保不仅是一个保险产品,更是为网络货运企业量身定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基于车联网大数据还可以对司机进行不安全驾驶行为提醒、陌生和危险路段安全预警、路线提示等,提升实时风控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车联网+保险”为保险提供了不同场景的风控模型。通过保前风险识别、保中风险管理、保后理赔支持三个关键环节形成闭环,不但可以量化风险,还能识别出车辆的具体风险点,包括超速、疲劳驾驶、路口急转弯等,为营运货车相关保险赋能,形成科学、多维、准确、有效的车辆风险管控服务体系。

如果说阿里巴巴依赖菜鸟物流,牢牢地把住了物流行业万亿级的供应链金融借贷需求,中交兴路则联合保险公司牢牢卡住了物流货运行业5000亿级的保险刚需市场,这个金矿的巨大市场效应将随着优驾保在物流行业的逐步推广而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