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医药投资者,慎防做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投资者作为弱势群体,只能看到药企在法律范围内的选择性披露的信息。再加上国内目前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做空机制,导致投资者平时看到的消息,无论是券商还是自媒体,几乎都是唱多的。根据这些信息,投资者得出来的投资判断,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其实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出做空报告,只要能说出一些目前做多的投资者没考虑到的潜在风险因素,那就成功了。2020年的《人情世故》,对于稍微了解医药基本常识的投资者来说,根本黑不动,但也造成了那几天的成交额异常,说明还是有不少投资者对这些做空消息表示认同的。

所以投资者在做多某家公司的时候,必须要尽可能地把所有能想到的做空因素考虑在内,才能安心地持有某家公司。之前我们从做空和做多角度看待和铂医药,请看《股灾现“妖股”——和铂医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不断地更新认知。

下面简单介绍下如何去甄别真正有价值的做多或做空信息。

一方面,医药领域有许多形容特别厉害的词汇,如全球首个、中国首个、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等等,还有一些3期临床试验达到优效性等等,这些都只是停留在人为定义的某些概念上,最终衡量这些概念的含金量和水分程度,都需要落实到商业化的转化能力上。比如某些临床评价指标得到了改善,ORR提高了10%,mPFS延长了1个月,mOS延长了2个月,HR为0.7,停药率降低了5%,某些不良反应大大减少或没有等等,投资者都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的优势比较上,很多时候这些字面上的优势并不会为商业化的转化带来明显的改善,更不用说那些头对头达到优效却依旧终止开发(礼来mirikizumab治疗银屑病),放弃零和博弈。

另一方面,说到对临床数据的判断,尤其是早期临床数据,不能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高低,而忽略了世界是在不断发展进步,有的适应症多年来没重大进展,标准治疗还是那些老药,这时候的历史间接比较相对有参考意义。而某些适应症上的药物开发,几年之间已经发展重大变化,标准护理手段大幅提升患者的临床获益,这时候的早期临床数据和相似的历史数据比较,就没多大参考价值了,如之前我们去年提到的《CD47早期数据惊艳,资本市场却不买单,市场里的钱太难赚了?》。包括一些相似竞品间的3期临床数据的间接比较也是要十分谨慎的,如我们去年提到的《CTLA-4启示录:开发失败的3期临床试验》。

同时,在考虑临床数据转化为商业化能力时,投资者也需要将中美之间的治疗手段差异考虑进去,有的适应症在美国那边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更丰富,中国这边则相对来说更少,国内竞争更为宽松,而且随着药物在美国积累的临床使用经验,也可以避免国内药物在未来商业化的过程中走弯路。如我们之前去年提到的《德琪医药的塞利尼索竞争分析》。

还有一方面,投资者在看这些冰冷数据的时候,是很难去衡量临床与商业之间的转化水平,这就需要投资者深入一线,切实感受下这些数据的真实情况,去聆听医生和患者们的反馈建议,这里介绍下“灯塔肿瘤医生”,是一个专业的肿瘤患者和医生交流平台(入群请加微信:17324250903),在这里医生和患者会告诉你肿瘤药物真实的使用效果和不良反应,也只有这样才能令投资者看到的冰冷数据带有些许温度。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丰硕创投

丰硕创投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大健康领域的投资。丰硕创投是一家以基本面研究为基础的创投,注重公司长期发展价值的挖掘。通过多维度的认知和不断自我进化构建完整的投资体系。我们有受托人基因,对资本市场有敬畏之心,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用狙击式打法和专业的视野持续为投资人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