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0喜欢:5

$长春高新(SZ000661)$

1.2023年总营收145亿,净利润45亿。其中控股99%的子公司金赛药业营收110亿,净利润45亿。几乎所有利润全靠金赛提供。

2.金赛主营业务为生长激素,在生长激素领域,金赛药业拥有“纯化的PEG化人生长激素缀合物及其药物制剂”的发明专利和“含PEG化人生长激素缀合物的药物及其应用”等发明专利,其中上述两项专利申请日期为2008年,保护期20年,即2028年专利到期。

3.像这种生长激素的衍生物,并不是只有一种制作方法。所以这个专利,只是保护了这种制作方式。

4.目前国内在售的生长激素分三种:短效粉针剂、短效水针剂、长效 针剂,售价由低到高,疗效和便利性也是如此。(长效水针目前只有金赛有

5.长春高新在2021年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显示,金赛药业的收入中粉针(注射用人生长激素)占比约8%—9%,水针(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占比超70%,长效水针(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占比增长到12%—13%左右。即生长激素的营收占金赛营收90%左右。

6.金赛2023年营收110亿,估算其中生长激素营收约99亿。生长激素治疗费约每年约3-10万。按5万算,每年20万个人接受治疗,营收100亿。每年新生儿900万。20/900=1/45。即每出生45个人,就有1个人去接受生长激素的治疗,才能把目前的营收维持下去(没考虑安科生物等其他公司的产品)(当然人们不可能匀速的去打针,加上之前未接受治疗的人群的存量市场,所以营收短期内很高,也不能证明财务造假)

6.不考虑造假不造假问题,单说市场,如果生长激素销售已经超过100亿,则目前生长激素的市场,可能已经饱和,甚至预支了未来几年的市场。每45个孩子,就有一个去打针,私以为,是不现实的。

叠加集采风险、金赛大客户疑云、注射副作用、山海关企业,不介入为好。

补充:忽略了1点,生长激素需要打1-3年,按最大数3年算,就是营收天花板再扩大3倍。换算成孩子,也就是45*3=135,每出生135个孩子,就有1个接受生长抑素治疗。个人以为,即便如此,还是不太现实。)

全部讨论

5到12是矮小的黄金治疗时期,难道不是应该算这个年龄段的数量吗?

一个数据没有,结论就出来了,我给你提供一点吧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
目前矮小症主要病因分为两大类,垂体性疾病4种(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分泌障碍、多重垂体激素缺乏症、颅内腺瘤)和非垂体性疾病,非垂体疾病又可分为特发性矮小、家族性矮小、宫内发育迟缓、青春期发育迟滞、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疾病2种(锌缺乏、铅中毒)、非垂体性内分泌疾病(3种)、遗传代谢疾病(39种)、全身疾病(31种),共提及84种病因。
在儿童矮小症病因中,居前两位的高频病因(累计占比51.2%)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占32.7%,特发性矮小占18.9%。其次高频病因(占比>5%)为青春期发育迟滞、家族性矮小、甲状腺功能减低,占比依次为9.6%、8.4%、6.7%,累计频数>75%。内分泌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性早熟、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多重垂体激素缺乏症)所占比例54.2%。

06-24 09:16

出口你能算吗?

06-23 22:10

没考虑钱钱对医生的诱惑力,在钱钱的加持下,20个里可以弄两三个去打针💉哈

06-23 23:21

4-15岁都可以打生长激素,毛算算也是上亿啊,3%的矮小症算,适应症患者也是300万呀,10%渗透率应该是30万吧,用药时间基本1-3年吧,按是2年算,每年可以达60万人,平均每人花费5万一年,也应该是300亿的市场啊,不过我这都是毛算算。

06-24 15:09

会到6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