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1
回复@锅王胡师傅: 补充一下,隆基今天有点被误杀了,它也储备了高端硅片技术,只是未到颠覆自己旧产能的时点,比如新投产线将背负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同时淘汰自己的旧产能。同时它估值也比通威股份高几倍,通威这次规模化介入组件端,市场发现其经营策略和实力有根本变化,而且财务指标和现金流更健康,有一部分投资者卖出隆基转投通威就造成踩踏。//@锅王胡师傅:回复@船长billion:赞同这逻辑分析。原来天合、隆基、晶科、晶澳等出现明显的机构报团和高估值,就是预期多晶硅大幅降价后下游利润反转。这预期持续了将近一年。这一年间各种阿猫阿狗纷纷加入组件这门槛不高的领域,叠加电力危机导致需求大大超预期。然后就干耗着等硅料下跌,结果预期幻灭,硅料到23年都能维持20万的吨价,静态测算这本来能把组件干到1.9元以下,但就组件厂这般卷法(无节制扩产抢原料),硅料、硅片、电池片是很难下跌的,就是说明后年硅料产能释放后组件厂也很难大幅改善盈利情况。报团和高估值逻辑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通威亲自下场只是捅破这窗户纸而已。
你们回头想想,什么炒作topcon,hjt路线,182,210之争,全是幌子用来制造热点和概念推高股价割韭菜的。如果perc单瓦成本够低,再生产五年八年毫无问题,那些新进厂家全部都以一副弯道超车颠覆业界的姿态讲故事筹资或配合炒作,可体现在经济性上一泡污,业绩更是不堪入目,这事好比普通三级能效的空调卖2000,然后某厂家宣传一级能效多省电,然后卖3000,省下的这几十瓦功率的电费,这空调整个生命周期都省不了差价。硅片和电池技术也是这样的,头部厂家闷声积攒储备了多种技术和工艺,只要经济性达到,马上大杀四方,这应该是苦了那些押注某种“新技术”的并自认能借此超车的杂牌军。
引用:
2022-08-19 12:44
通威组件真的来了?而且低价中标

全部讨论

2022-08-19 17:25

那这不叫误杀啊,这不是均值回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