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年新加坡老中药行余仁生恐落入日本财团三井之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有145年历史的新加坡老中药行余仁生,恐将落入日本财团三井之手。日本三井物产近日宣布,它与乐敦制药公司将收购新加坡的余仁生国际,这家新加坡中药公司的收购估值为8亿新元。

余仁生国际,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被公认为除中国大陆之外最具规模的中医保健企业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百年中药行余仁生的历史吧!

新加坡老中药行余仁生,恐落入日本财团之手

新加坡余仁生国际旗下门店

日本著名财团三井物产(Mitsui & Co)于4月4日宣布,其与乐敦制药公司(Rohto Pharmaceutical Co.)将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余仁生国际(Eu Yan Sang International Ltd.),并给予8亿新元估值。

据悉,由三井物产与乐敦制药组成的具有特殊目的的合资公司,将向Righteous Crane Holding公司收购其持有的余仁生国际86%股权。三井物产称,收购交易完成后,合资公司将提出全面收购其余14%余仁生股权的要约,余氏家族则将重新投资部分资金于三井与乐敦的这家合资公司。

三井物产成立于1876年,为日本最大的一家综合商社,其背后是日本四大垄断财阀之一的三井。乐敦制药,是日本一家医疗服务企业,对于中国人而言,其药品最为熟悉的是有关肠胃药及眼药水。

余仁生国际主要制造与零售中医药及保健产品,为何会受到日本财团青睐,值得观察。

余仁生国际的管理层

清朝年间的1873年,离开佛山的余广,前往马来西亚谋生,在霹雳州的锡矿小镇务边定居后,于1879年开办第一家中药铺,并取名“仁生”,即余仁生历史之开端。

此后,余广的独子余东旋子承父业,将“余仁生”中药铺扩展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在开办中药业的同时,他也从事锡矿及橡胶种植业,也将余仁生的销售网络延伸至中国香港及内地。

1941年,余仁生二代掌门人余东旋去世后,余仁生一度陷入群龙无首、各自为营的情况。1973年,余仁生控股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到了1989年,余广的曾孙、即家族第四代的余义明加入余仁生控股,后于1992年让余仁生香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并于1993年组织了林增控股(Lum Chang)的收购,成立余仁生国际。1996年,余仁生国际收购了余仁生香港,至此,余仁生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的业务就整合为一体。

2000年,余仁生国际于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2016年从交易所摘牌私有化下市。

余仁生现任的首席执行官Dominic Wong,系2022年获任此职,其接替退休的前任Aaron Boey。

中药行老字号“余仁生”的145年传奇历程,篆刻着一代华人下南洋打拼的印迹,映照近代华商家族企业史缩影。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余仁生家族第二代掌门人余东旋,与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同为新加坡最富有的华人,可见其家族昔日富足之程度;如今,新加坡的余仁生国际恐落入日本财团手上,令人唏嘘不已!

往事皆在目,昔人今何在?

余仁生创办人、祖籍广东佛山的余广

清朝末年,许多中国人为了谋生,背井离乡下南洋,椰风蕉雨创勋业,余仁生之创办人余广就是其中之一。

余广,原名余广培,原籍广东佛山,1873年,他离开家乡,携妻子梁亚有、胞弟余广进三人南下,来到马来西亚霹雳州的一个锡矿小镇务边(也翻译为“舞边”)定居。此后,余广发现,当地挖矿的矿工因为缺医少药,常以吸食鸦片分解苦痛,他就尝试用中药材及祖传中医术解救他们,久而久之,在务边一带也有了名气。

1879年,余广开办一家中药铺,并取名“仁生”,意即“仁泽众生”,因他姓余,许多人也将他的药行称为“余仁生”。中药铺开办那一天,正是余广之独子余东旋(Eu Tong Sen)两周岁生日,别有一番纪念意义。

当年,在霹雳州一带出现了不少靠锡矿发财的华人,比如号称“锡矿大王”、原籍广东梅州平远的客家人姚德胜。在亲友的帮助下,余广也取得了锡矿小镇务边的包税权和锡矿开采权。与之同时,“仁生”药店也开了好几家,其家族也渐渐积累财富。

余仁生二代掌门人余东旋(Eu Tong Sen)

1891年初,正当家业兴旺之际,余广罹患恶疾离世,年仅38岁。在他去世那一年,其独子余东旋仅13岁。

余东旋,1877年出生于广东佛山,1882年,在他五岁时,由余广的二房太太文氏带来槟城,接受西式教育。二房太太除了儿子余东旋,还抱养一女。余广去世后,由于余东旋年岁尚小,其家族生意由父亲余广的苏格兰律师代为托管。在父亲去世第七年,年已21岁的余东旋“子承父业”,开始接管包括余仁生中药行在内的家族生意,他也为余仁生“中兴之主”,后成为与陈嘉庚一样的新加坡华人富豪。

余东旋接管的家产,是一堆“烂摊子”,家底几乎“漏”光。他的二个叔叔嗜赌,将余仁生店里的现金、货品差不多败光;父亲早期取得的包税权,在政策变动后等于虚无;至于采矿权,到他接手时,已面对近乎枯竭的状况。如何重整家业?余东旋走上了父亲以往走过的发迹之路,他重新找矿,开发新矿。差不多花费十年时间,余东旋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矿主,手上拥有11座锡矿,每年收入千万,余氏家业重得勃发生机。

后来,在马来西亚橡胶种植业兴起时,余东旋又将矿业赚来的钱投入橡胶业,使得他成为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有名的新加坡富豪之一,在大马及新加坡商界打出了名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余东旋管治时代,余仁生的销售网络,其布局不仅包括马来西亚的务边、怡宝、吉隆坡、新加坡,也扩展至中国香港及内地;从余东旋开始,昔日的“仁生”药铺也正式称为“余仁生”,位于新加坡牛车水一带的桥南路“余仁生”中药店,是余仁生在新加坡首店,开设于1910年,至今仍在营业。

余东旋与家人

昔日,余东旋取号“余仁生”,以余姓冠名,就是以家族信用为企业品牌背书,也希望余仁生能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余仁生1910年在新加坡首次开店后,余东旋一家也由马来西亚迁往新加坡。除了新加坡治安较好之外,余东旋也是从家族企业发展战略方向考虑的,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新加坡已成为东南亚金融及贸易中心,而余东旋当时的产业,除了锡矿、橡胶、百货以及中药业,还延伸至银行业。一战期间,他与另一位华商吴胜鹏家族携手,于1920年合办利华银行,系当时东南亚一家规模较大的华资银行。

一战时期,余仁生曾捐一架飞机、一辆坦克给英国政府,到二次世界大战时,他也给英国政府不少捐款。

1929-1933年那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令不少有名的华商深受重创,其中就包括陈嘉庚先生,他从1934年后就淡出在东南亚的生意。余东旋也难逃此劫,危机期间他除了积极转型,也决定再次转移“大本营”,将余仁生总部迁往香港。在香港,他担任反对鸦片、反对赌博的会长,还捐款给香港大学,支持各种慈善公益。

值得一提的是,1910年的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中,其中一名烈士余东雄,是余东旋的堂弟。当年,余东雄给马来西亚同盟会霹雳分会正、副会长郑螺生与李源水的“诀别信”写道:“视死如归弟之素志,但求马革裹尸以为荣。”黄花岗烈士余东雄、郭继枚牺牲后,其家属就由余东旋出资抚养。

1941年,余东旋因心脏病在香港辞世。余东旋生前,除了将旗下不少家产变卖,还将其产业平分给他的13个儿子,导致余仁生股权被稀释。在家族第三代手中,由于个个产权均等,出现了群龙无首、各自为营、四分五裂的局面,余仁生家族也开始由盛转衰。

余东旋娶妻11房,共有13个儿子、11个女儿。孩子众多,为防止日后争产,余东旋于1933年订立遗嘱,由13个儿子均分家产,11个女儿只得部分现金,至于他的11个妻妾,则不留遗产。

往事皆在目,昔人今何在?因为余东旋在迭代传承中采取传统的“诸子均产”,虽是个个有份,利益均沾,但也埋下一大隐患,最后令家业走向衰败。13个儿子均分家业后,随着代代传承,导致股权分散,令企业缺乏高度的决策力,也影响企业长远战略制定及规划。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诸子均产”之时,若缺乏相适应的家族企业内部治理体系,后代们因享有均等的股权及相应权利,谁也不服谁,企业犹如失去方向和舵手的大船,最后极容易沉没。除了余东旋家族,如有名的“糖王”黄仲涵创办的建源公司,也因“诸子均产”而步入衰败。黄仲涵有13个儿子、13个女儿,他将公司交予9个儿子继承。

余东旋去世后,表面上是其长子余经铸掌舵,他管治时期,也引入西方管理机制,比如财务记账等,但由于兄弟均占股权,他已无法掌控全盘,其家族也转入“守成”阶段。余经铸毕业于剑桥大学,他12岁留英,是新加坡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到了后期,余仁生家族内部成员不断变卖家产及股权,在余经铸1957年辞世时,散居各地的家族后人各自忙于自己的事,群龙无首,家族第二旗舰“利华银行”被黄祖耀家族的新加坡大华银行收购,余仁生也被地产公司收购,已不姓“余”了。

余仁生家族第四代余义明

老药行余仁生被收购后,非姓“余”人把控了,作为家族第四代的余义明,很不甘心,他有心复兴家业。

余义明的父亲余经文,是余东旋第七子、余广之曾孙,到余义明这一辈,其家族已无一人参与余仁生管理了。生于1947年的余义明(Richard Eu),1971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在1989年加入余仁生控股之前,他与同辈堂兄弟姐妹一样,也在家族产业外面“飘”着,曾从事零售、电脑、证券等工作,还与朋友合开咨询公司。

上世纪70年代,中药行余仁生虽不受家族成员“青睐”,但仍在经营,且余家占有75%股权。1973年,余仁生在新加坡上市后,业务也有所发展,主要是余义明的叔叔余经钺负责打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年过古稀的余经钺决定退休,但找不到合适的家族接班人。眼看家业恐旁落他人,且随时可能被变卖,余义明“自告奋勇”,于1989年底进入余仁生控股,担任总经理。

余义明加入董事会、出任总经理,遭到部分家族成员反对,特别是引起几位叔伯不满,1990年,他们就将持股卖给了地产公司林增控股(Lum Chang)。对于余义明而言,本欲大展拳脚,却遭一记重锤,好在控股公司林增主要从事房地产业务,对中药业兴趣不高,让他燃起一线希望。1992年,余仁生香港在港交所上市,第二年,得悉林增控股有意脱手,余义明就集合一帮第四代家族成员,花了2100万元回购股权,并成立了“余仁生国际”。

2017年10月,余义明卸任余仁生国际集团总裁,由前营运总裁梅明恭接任,余仁生跨入职业经理人时代。余义明有子女4名,仅长子余在启参与余仁生管理,任香港余仁生贸易董事总经理。在迭代传承上,余义明此前曾表示,如今的企业文化和行业形象都今非昔比,余仁生不是非得传给余家人管理,外界专才也不再对中药行业敬而远之。

时过境迁,百年老药行余仁生为何会落入日本财团三井手上,从三井物产的声明中发现,他们将会把被收购资金投资到新的合资公司,是“借力使力”之道,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尚待下一步观察。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