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红顶商人荣鸿庆,敦厚、人本,眼光猛,缔造上海商银百年传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30日,为缅怀上海商银荣誉董事长荣鸿庆,上海商银在台北举办纪念音乐会,考虑疫情防控之需,纪念音乐会也同步线上直播。

有两岸红顶商人之称的荣鸿庆,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荣氏家族第二代,今年3月去世的荣鸿庆,享嵩寿百岁。上海商银1915年在上海创立,自1919年荣鸿庆的父亲、“棉纱大王”荣宗敬注资成为最大股东,到荣鸿庆掌舵,荣氏家族已经和超百年历史上海商银的命运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了,缔造了百年传奇。

缅怀荣鸿庆,上海商银举办纪念音乐会

荣鸿庆(右)与夫人荣周淑霞

台北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1950年11月在香港注册的上海商业银行、以及上海的上海银行,“本是同根生”,皆发端于1915年开办的上海商银。1990年,两岸三地的三家上海商银,在荣鸿庆一手推动下,结成策略性伙伴,也成就了他“独木不成舟”之愿望。

2022年3月3日,上海商银荣誉董事长荣鸿庆在香港住所安详逝世,享嵩寿100岁。

荣鸿庆,出身于近现代中国第一豪门家族“荣氏家族”,为荣氏家族第二代,与已故的荣毅仁先生为堂兄弟。荣氏家族第一代掌门人为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荣德生二兄弟,他俩是旧社会著名的“面粉大王”、“面纱大王”、民族实业家;荣鸿庆为荣宗敬之第三子。

1964年,荣鸿庆担任上海商银董事,1983年任副董事长,到他2021年以99岁高龄卸任上海商银董事长并荣任荣誉董事长,他为上海商银已经倾注了长达58年的心血和精力。长期以来,他穿梭于香港、台湾、大陆三地,为促进两岸三地的金融合作及交流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在员工心目中,荣鸿庆在商场上拼搏“眼光猛”,但他为人敦厚、人本,对员工好。他去世那天早上,还和家人说笑话,走得很安详。上海商银资深员工对他的离去,深感不舍:“荣鸿庆是我心里唯一的董事长,我是非常感念他!”“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董事长了。”

荣鸿庆之长孙荣康信(右)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林志宏(左)

5月30日,为缅怀上海商银荣誉董事长荣鸿庆,上海商银在台北举办纪念音乐会。荣鸿庆长孙、上海商银常务董事荣康信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林志宏等出席,荣康信代表家属致辞并向嘉宾们致谢。

出席纪念音乐会的,也有前台行政负责人陈冲、前金融管理部门“副主委”李纪珠、晶华酒店董事长潘思亮等。考虑疫情防控的需要,音乐会也同步线上直播。

荣鸿庆今年3月辞世,为因应故旧亲友及员工希望表达心意,上海商银当时表示,考虑疫情期间,荣鸿庆家属又在香港及各地,一时不方便到台湾,该行内部成立追思工作组,并配合家属到台时间,择期举办追思会,供在台亲朋及社会各界凭吊。

台北的上海商银(即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上海的上海银行),始创于1915年,迄今已经有107年历史,穿越百年风华。作为荣氏家族第二代,荣鸿庆为这家百年银行服务超半个世纪,掌舵上海商银也长达30年之久,他穿梭于两岸三地,为上海商银基业长青、开枝散叶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作为两岸红顶商人的荣鸿庆,他也是荣氏家族第二代杰出人物,自1983年出任副董事长并主持行务会议以后,上海商银一边保持创新,另一边专注品牌形象、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

2021年,99岁的荣鸿庆(中)退休,并主持上海商银股东常会。

一直以来,上海商银业绩表现亮眼,且经营稳健,一向不缺银根,而且股权集中。外界也将低调且表面看似保守的上海商银,被外人称为一家“默默赚钱”的银行。

2021年7月5日,在上海商银股东常会上,99岁的荣鸿庆正式退休,不再担任董事长之职务,他被推举为上海商银荣誉董事长,也被外界誉为“两岸三地最资深的银行家”。

在他退休前三年,也就是2018年10月19日,上海商银在台湾证券交易所隆重举行股票上市挂牌典礼。上海商银于1965年在台湾复业时,荣鸿庆就是该行董事,1983年出任副董事长,并于1991年出任董事长。

上海商银原来经营保守,直到荣鸿庆担任副董事长后才改变经营作风,变得积极稳健,他广设分行,扩大经营规模,今天的上海商银新总部大楼,就是他带领下购置起来的。就任董事长后,荣鸿庆除了布局大陆及香港等地,促成三地上海商业银行合作,也设立海外分行及办事处。

公司上市时,时年96岁的荣鸿庆身体硬朗,他与夫人荣周淑霞兴奋地上台击鼓。荣鸿庆平常寡言,但性格强烈,经常有创新思维。1988年,上海银行建立首家24小时ATM服务,就是一项创举。为人敦厚的他,对底下员工施行人本理念,即便遇上金融危机时,他也照常加薪,而且不轻易辞退员工。

荣氏家族与上海商银之百年风华

香港纺织业联合会主席、上海商银董事荣智权

从荣氏第一代荣宗敬1919年注资上海商银,到二代荣鸿庆,再到家族第三代香港纺织业联合会主席、上海商银董事荣智权,家族第四代、荣鸿庆长孙荣康信,荣家已经有四代人承续,缔造了上海商银之百年传奇。

5年之前,荣鸿庆之子荣智权时年71岁,有人问他何时退休,他告诉人家:“我父亲95岁还坚持上班,我怎么敢说退休?

荣鸿庆有一句有名的座右铭:“独木不成舟,生意终归难做,挑好的来做。”他很长寿,平常也喜欢旅行,喜欢阅读。生肖属猪的他,也喜欢收藏和猪相关的艺术品。在养生上,他喜欢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吃的方面讲究营养均衡。

台北市的上海商银总部大楼

上海商银,创办于1915年,由银行家陈光甫创办于上海,最初资本额为10万银元,仅7名员工。后来,孙中山先生入股,令这家银行名声大噪,1919年,荣鸿庆的父亲、旧上海“面粉大王”和“纱布大王”荣宗敬,正式入股,股权占比20%,成为上海商银之最大股东,隔年,荣氏家族进入董事会,正式由实业跨入金融业。

已故的荣毅仁先生,就是荣鸿庆之堂兄。

上海商银成立之初,有意成为“庶民之银行”,提出了“一元开户”储蓄存款之创举。换句话说,这家银行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家普惠性银行,摈弃了过去银行专为有钱人、外国人服务之传统。

上海商银是1954年在台重新注册登记的,起初先在台北成立筹备处,后来于1964年6月正式在台北市馆前路恢复营业,也是大陆迁台后首家复业的民营银行。

荣鸿庆1985年出任副董事长后,主持行务,被外界称为“眼光猛”的他,在积极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也感觉该行缺乏总部大楼之憾。位于台北市民权东路、中山北路口的上海商银总部大楼,就是他一手主持购置的。

该大楼前身是美琪大饭店,荣鸿庆1989年希望购买时,有另外一家财团也有意介入。当年,荣鸿庆找到原业主连立丰,一番攀谈,才晓得彼此皆是“阿拉上海人”,情感更深一步,最后以新台币24亿元成交。

荣鸿庆

当时的上海商银,资本额仅10亿元新台币,一年盈利也就5亿元新台币,显然,想买下这栋大楼资金上很吃力。为了凑集资金,荣鸿庆将自己持有的“中华开发”股票脱手,他成本仅5元不到,那时台股行情大好,他从最低价320元一路卖,最高卖到1080元新台币。

最后,荣鸿庆一共凑集了新台币25亿元,不仅买楼的钱有了,连总部大楼改建及装修的钱也绰绰有余了。顺便提及,目前上海商银新总部大楼已经原址重建中,预计2023年完工,预计将成为台北市又一座地标建筑。

荣鸿庆是荣氏家族第一代荣宗敬之幼子,原名荣纲仁,他共有兄弟三人。24岁时,他受家族委派,到香港经营南洋纱厂。1950年11月,荣氏家族在香港注册了“上海商业银行”,即原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之香港分行,与台湾设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及今天的上海银行,皆源于一家。

在1990年,荣鸿庆就和胞姐荣卓如联手投资上海,投资3000万美元,成立了彼时上海纺织业最大的合资企业——申南纺织厂,并将香港的南洋沙厂移机到上海,与当时的上棉二十二厂合资。

荣卓如是有名的上海名媛,她是荣宗敬之幼女,后来嫁给了著名犹太巨贾、上海滩传奇大亨哈同之义子乔奇·哈同,她是哈同花园的女主人。上海武康路99号那座洋房,就是1947年荣卓如28岁时的婚房。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