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们为了要帮人类搬家到火星,都做了什么?(内含福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8月29日上午,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马云和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在开幕式上进行“双马”对话。

双方谈到了AI未来走向何方,去火星发展还是留在地球,以及AI时代人类的教育、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很有趣的是,“刚从火星回来的外星人”马云更想留在地球,而马斯克却真的想帮助人类搬家到火星。

(点击阅读>>史无前例“双马对话”:马云马斯克激烈互怼,人工智能何时取代人类?)

如今,笼罩在光环下的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大家更多记住的是非常有“钢铁侠”风格的版本:怀着对宇宙的浪漫和梦想,来自硅谷的天才企业家自学成为火箭专家,带领自己的公司吊打一众老牌航天军工巨头,如愿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实际上,这一切背后的艰苦岁月才是恰恰更值得玩味的。

马斯克也曾经拖着假火箭去广场上“圈钱”;

为了能够从NASA无可比拟的垄断优势,波音等军工巨头的阻击中胜出,马斯克也出了不少“奇招”;

马斯克与贝佐斯刀来剑往之间,又藏着多少的虚虚实实……《华盛顿邮报》的首席科技记者克里斯蒂安·达文波特通过长期在马斯克、贝佐斯等硅谷大佬身边卧底,掌握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信息和内幕。

在写作本书之前,达文波特甚至付出了近16年的努力,与NASA以及其他航天领域高层建立密切联系,从中掌握诸多一手资料,并最终将这段关于野心与冒险的史诗展现在读者面前。

开天辟地:从国家垄断中突围的商业航天

造火箭没有像大众想象中那样难,NASA才是背后真正的阻碍。当商业航天的先驱安迪·比尔在2000年10月宣布停止在航天领域的经营活动,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三年的时间里,比尔为他的航天梦倾注的不仅是2亿多的资金,还有他的全部精力和热血。他的团队集合从NASA、波音那里挖来的一众精英。

就在他宣布失败的不久之前,仅次于“阿波罗”计划“土星五号”引擎更强大的火箭引擎通过了点火测试。

而作为回应,NASA开启了一项百亿美元的竞争项目。比尔认为,这场相差悬殊的竞争当中,他毫无胜算。

倒下的先驱并没有吓倒民间的航天热情,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在2002年创办。

与比尔不同的是,他深知,他的目标不仅仅是造火箭,而是要将行业内根深蒂固的阶级颠覆。

美国的航天长期以来由政府资助,以NASA为首,洛克希德、波音等军工巨头完全垄断了航天市场,而垄断的后果是,航天业长期止步不前。

马斯克认为,政府应该改变自己的角色:为行业竞争提供更多奖励,对能够降低太空旅行成本的飞行器给予更多关注,确保政府合同公平公正。只有这样,航天业才能从一潭死水中复苏过来。

为了他的目标,马斯克带着他的抗议来到国会。破天荒的是,政府问责办公室最早懂得打破航天垄断的必要性,并站在了SpaceX的一边。

随着SpaceX搞出越来越大的动静,一次又一次证明自己在航天上的决心与能力,NASA、波音也愈发不敢将SpaceX看作“拿自行车零件攒火箭的暴发户”。

马斯克最终拿到来自五角大楼和NASA的订单,成为航天领域的新晋之秀,其背后的艰辛和曲折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达文波特将马斯克与贝佐斯的竞争比作“龟兔赛跑”。马斯克的商业风格显然是一只“兔子”,这位硅谷钢铁侠再一次在航天领域展现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决心和专注力。

高调宣传,激进融资,在技术上也是一路狂飙突进。可以说,没有这样的勇气,马斯克也不可能在NASA的围剿中突出重围,担起美国商业航天的开山领路人的角色。

而这种风格正好与贝佐斯相悖。他将两只乌龟放在自家航天公司蓝色起源的徽标上,时刻提醒员工他的商业哲学:慢就是顺,顺就是快。将支出保持在可持续水平,假设支出将会稳定增加;不要毫无缘故地就觉得前路会越走越好。

这样的理念让蓝色起源避免了像SpaceX一样在破产危机的边缘反复徘徊,也让整个公司在竞争中保持自己一贯的节奏稳步向前。

2015年11月,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号”火箭首次成功实现返回着陆,开创了自己历史性的突破。

2017年1月,蓝色起源成功在NASA一项向月球运送货物的计划中中标,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正式玩家。

两种不一样的商业哲学之争也为商业航天的未来添上了戏剧性的色彩。

40年时间里,美国在火箭技术上的进步微乎其微,对于来自硅谷的创业家们来说,这更是难以置信的事情,这也让“阿波罗计划”更是成为人类在航天事业上举步不前的巨大嘲讽。

而到了商业航天的时代里,那些阻碍航天技术持续进步的枷锁被这些创业起家的亿万富翁一一打破,其背后蕴含的“硅谷精神”值得深思。

其一,是明确的商业目标和产品思维。

马斯克在进军太空领域之初目标就很明确:实用、可靠、便宜。

火箭也是一种产品,这就要求在开发阶段对成本、复用性与适用性上有着严格考量,这也是为何贝佐斯和马斯克两大巨头都将可回收的火箭看作头号目标。

另一点,是将颠覆式创新与快速迭代带入航天领域。

贝佐斯曾经认真考虑过造一个牛鞭,一个几米长的牛鞭,当绕成圆圈的挥舞出去,鞭子尖可以产生突破音障的速率。

正如贝佐斯所言,“当你进行头脑风暴时,你必须接受那些狂野的想法。”

当然,这个想法最终只出现在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七夏娃》之中。在书中,我们还能看到更多层出不穷的大胆创意,成功推动商业航天技术的进步。

2008年,猎鹰1号成功进入太空轨道;2010年,能够将卫星送入轨道的猎鹰9号宣告发射成功;2018年,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SpaceX拥有了全球实际可用的最大的重型火箭,短短10年里取得的成绩让世界为之侧目。

在这些来自硅谷的极客眼里,火星也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硅谷精神”在航天领域取得胜利的原因,值得读者的细细体味。

福利时间到!

太空,是下一个炙手可热的创业领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地球之外的世界

了解硅谷精英开启创业新模式的细节

了解这些伟大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情

邦哥今天的3本赠书,正是为你准备

如何获得赠书?

请依次完成以下两个必要步骤:

1、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将截图发至后台

2、留言区分享:你有多赞同马斯克、贝佐斯的太空探索事业?大胆设想,太空中的商业价值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邦哥将筛选出3名优质留言用户,分别赠送《下一站火星:马斯克、贝佐斯与太空争夺战》一本邦哥会对获奖用户的留言加以回复,届时还请大家留意微信消息。

书名: 下一站 火星:马斯克、贝佐斯与太空争夺战

作者: (美) 克里斯蒂安·达文波特

译者: 王文煌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MORE | 更多原创文章

● 当罗永浩遇到陈冠希

史无前例“双马对话”:马云马斯克激烈互怼,人工智能何时取代人类?

● 雷军黄峥推崇的会员制鼻祖Costco中国大陆首店开业:因顾客爆满暂停营业 | 邦眼

● 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喜茶、瑞幸、小罐茶

马化腾、王思聪…的真实朋友圈,竟然藏着这些秘密 | 不图不快

●  还有 18 天退休的马云和他 20 岁的阿里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