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港带来的影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这个周末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消息就是锦州港的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锦州港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罚款等。公司股票6月3日开市起停牌1天,6月4日复牌,A股股票简称变更为“ST锦港”。 这个消息本身并不是让人有多么震惊,必定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被特殊处理的公司多了去了,年初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一百家,这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然而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锦州港可是一家国企,尽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并不是很高,但前几个股东也都是国资背景,那么这样一家公司为什么要造假呢?这个出发点是什么,那么我们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多那么一分的信任还能不能持续,是不是说在造假这件事儿上,本质上其实不分国资背景的公司还是民营背景的公司,大家都一样?

在股票市场里,我们都知道公司最起码应该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报表,而不能在报表上欺骗投资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于国资背景的公司多一分信任的原因所在,必定国资背景的公司没有那么多造假的理由,国资的公司保持正确的运营就没有什么理由再去选择造假,必定正常的经营状况大家都知道,经营业绩下滑也自然是可以预见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公司,却是偏偏选择了在财务上造假,这确实是让人想不明白。当然在现在的公告里,也没有对于造假有详细的说明,只有说这件事儿,它就这样的发生了,但原因却不得而知。 这个公司本身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市时间也相当长了,对于上市公司的财报要求,造假惩罚措施相信也一定是非常清楚的,然而却是干了这样低级的事儿,这回被特殊处理之后,大概率会连续不断的跌停,最终搞不好也会直接向着一块以下逼近,最终导致一元面值退市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事件,对于市场信心的冲击会比事件本身要严重的多,原来都认为不大可能造假的国企也跟着造假了,那么市场里还有哪些公司可以让我们相信? 股票投资本身就是信心经济,信心的前提是信息要是真实的,报表要是真实的,不能给二级市场一堆的假报表,那么信心从何而来?怎么才让投资者有耐心,有耐心是有可能被多骗几年的。

全部讨论

哈哈,当造假成风的时候,环境会改变人。所以,我平时经常说想提高群众素质,关键在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的执行力,而不是什么人情法律和稀泥协商。

06-03 08:44

原来都认为不大可能造假的国企也跟着造假了,而且还是连续几年造假。怎么才让投资者有耐心,有耐心是有可能被多骗几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