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周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0

假期没出去旅游,一边在北京逛公园,体会“公园20分钟定律”;另一边开始读最近的一些经典报告,为大脑充充电。

4月下旬招商有一篇报告,叫做《A股新纪元:八个已经失效的投资历史经验及意义》,值得反复阅读思考。

其实我这几年主要的投资损失,也都来自于对投资历史经验的“盲从”,面对着加速更新迭代的世界,很多我们熟知的东西都不再生效。

如下八点,大家可以自己想想:

归纳法只适用于恒纪元,而我们面临的,可能是乱纪元,也可能是一个新的恒纪元。

此时应该运用演绎法,重新去思考很多产业的逻辑,而不能偷懒。

以第八个失效的经验为例,过去费城半导体和中国半导体指数同向,这种关联性建立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全球化和协同的基础上

但是,从2019年开始,漂亮国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试图减少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依赖,并保护其技术优势。

尽管疫情的爆发一度放缓了这一进程,但到了2023年,漂亮国进一步加大了国产化的采购,同时对岸在AI科技领域的发展也加大了与中国的技术差距。

这些变化导致了中美半导体产业走势的背离——如果去年4月开始买中国的芯片ETF(159995),回调幅度可能高达30%+,而费城半导体涨幅超过50%。

A股半导体板块的波动,将更多受到国内政策、市场需求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而不再仅仅是跟随费城半导体指数的变动。

再浓缩精炼一些,A股半导体现在一个很大的卡点,就是国内AI产业的发展速度

费城半导体上涨不完全是业绩推动,很大程度上是涨逻辑,也就是AI对于单价的拉动。

过去半年,国内AI发展速度显然是不如对岸的,可见前文我们要错过这场革命了么?

但是,最近发生了一个大变化,LLaMA 3的开源

这是一个开源的大模型基座,国内玩家可以在其基础上迅速“魔改”,做出GPT4水平的成品。

中国人做应用本来就厉害,有了模型层面的“灌顶”,未来几个月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不少惊喜。

生数科技的新模型Vidu直逼Sora,这只是一个开始,几家最头部的大厂,都在蓄势待发新产品。

也就是说,美的AI产业发展,也存在周期上的错位,我们后来居上并不是没有可能。

这些国产玩家的军备竞赛,将会为已经非常内卷的半导体供应链,带来至关重要的“源头活水”。

比如在AI硬件和AI应用的搭配下,全年的消费电子换机需求可能大超预期,从而拉动半导体总量需求。

除了芯片ETF以外,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这个品种也可以多关注。

一方面它的超配比例在电子里处于垫底水平,基金仓位不高。

另一方面,半导体材料的景气度在各个细分板块里是比较好的。

光大刚开了个会,观点是未来半导体的opex会比capex更加强劲。

半导体材料里的硅片、光刻胶、掩膜版以及电子化学品等,中国企业在各个维度上都在逐步上量和突破,国产化率的提升是一个大趋势。

未来的发展将是三轮驱动:首先是产能的提升,从20多座到70多座的晶圆厂;其次是价格动态的复苏;第三是国产化率的大幅上升。

2023年将是整个行业的最低点,未来可以看到行业从主题投资进入成长股投资阶段。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深以为然:其实我这几年主要的投资损失,也都来自于对投资历史经验的“盲从”,面对着加速更新迭代的世界,很多我们熟知的东西都不再生效。

05-07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