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8回复:78喜欢:49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曾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认为将居民储蓄转换成消费的思路是错误的。他表示,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现在发展经济的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数据好看吗?在当下经济不景气、消费不振的情况下,将矛头指向大多数普通人,期待他们手里的微薄积蓄去支持消费和投资,这是不现实的。

刘元春认为,现在的老百姓手里的钱大多是用来救急的,让他们用这些救命钱去买房、买车、吃喝玩乐是不现实的。专家学者们频繁提及的“2023年报复性消费”和“报复性买房”等概念,并没有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实际困境。在失业、经济来源不稳定和寻找就业机会等多重压力下,普通民众很难有报复性消费的能力。

刘元春呼吁,应当更加关注民生,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就业率,稳定经济来源帮助老百姓摆脱困境。这样,他们才能够有信心去消费,从而真正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贵州茅台(SH600519)$ $人人乐(SZ002336)$ $黑芝麻(SZ000716)$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3-07-31 16:45

这才是真正学者👍

2023-07-31 16:21

为了表面好看

2023-07-31 16:20

显然政策制定者更加看中数据

2023-07-31 16:31

因为财富腾挪,那个阶层和普通人是对手盘

2023-07-31 16:51

让千千万万普通人舒舒服服度过此生,这么难吗

2023-07-31 16:54

有兜底保障的敢消费,如公务员,事业编。如医疗,养老,教育三项能妥善解决,老百姓为什么不消费?

2023-07-31 16:46

精英分子已经脱离群棕了?

2023-07-31 16:57

增加工资收入才是关键

2023-07-31 18:38

提高年轻人的收入和待遇,适当控制一下退休人员的收入增加速度。现在是想花钱的人没钱,花不了钱的老人一直加钱。还有很多国有企业在用工上分三等九级,没有体现同工同酬的要求,用劳务派遣来推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