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黑马崛起的两大条件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2年,阿斯利康默沙东、赛诺菲、罗氏制药、诺华、诺和诺德礼来七家跨国大药企的中国区收入折合人民币约为1648亿元。

另外,数据显示,中国药品支出从2013年的930亿美元上涨到2022年的1660亿美元,其中,2022年创新药占比为28%。但目前创新药市场的主要份额,仍然被外资占据。

可见,医保控费并不是压制创新药商业化的决定性力量,最终决定一款药物商业化高度的,还是药物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满足了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竞争格局如何。

无论在哪一个市场,创新药的生态系统遵循丛林法则,好产品永远是硬通货,强大商业化能力终究是必不可少的保证。

复盘诺和诺德默沙东这两家大药企在中国区的业绩增长,一年创造几百亿营收都是以一款表现过硬的产品为基石,从而带动药企的整体业绩上升。

这些大药企在中国的经历,再次告诉我们,如今的创新药市场早已进入了产品为王,而不是讲故事画大饼的时代。那些真正具有临床价值、针对患者未满足临床需求的产品,命运不会受困于医保和内卷。

总之,创新药的竞赛规则说来并不不复杂,要么就是拼药物实力,要么就是拼药企商业化能力。国内药企要想日子过得舒坦,两项技能总是要掌握一项的。数18A中的风流药企,未来谁主沉浮,谁能成为黑马跑出?还看以上两条件!否则,即便选择出海,挑战仍然存在。

同时具备“产品硬+商业化给力”两大条件的$华领医药-B(02552)$ ,未来有望在多格强势带动下化身黑马崛起,拭目以待!华领所属糖尿病药赛道属于重复消费,兼具成瘾性,生命周期长,在专利期所构成的护城河壁垒下,有点类消费品长坡厚雪属性。有时候即使专利期过了,只要营销得当,生产效率成本若有优势,在强大原药品牌背书和渠道先发优势下,也可继续独领风骚好几载,比如曾经的拜糖苹2005年专利到期后,还在中国独霸天下10几年。

至于对不对,留给未来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