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除权其实保护了不会算账的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9喜欢:25

很多人觉得A股分红除权的制度有问题,应该去掉,这样A股就不会一直3000点了。

但是实际上,分红除权刚好保护了这些不会算账,没有搞懂其中逻辑的人。

今天来捋一捋这个逻辑

假设某个县里面有个火锅店,经营了一些年,生意一直比较稳定,每年扣除人员工资原料成本设备折旧等等,还能剩下50W给股东分红。

其中有两个小股东分别是AB,各持有1%的股份,每年12月31号晚上都能拿到大概5000块的分红。

A想卖掉1%的股份,于是12月31号白天找到了C,C说10.5W我买,A有点犹豫,说考虑一下,明天答复。

第二天也就是1月1号,A又找到C,说:“10.5W可以,我卖给你。”

这个时候C用关爱智障的表情对A说:“你当我是睿智吗?昨天10.5W买了晚上就能拿到5000块现金,你昨天晚上拿到5000块现金了, 今天还想10.5W卖给我?”

两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10.05W成交。

这个事情被B知道了,大骂AC两人是傻瓜,明明昨天都还是10.5W,怎么今天两人交易的时候要把5000块扣掉再讨价还价,不应该在10.5W的基础上讨价还价吗?

然后AC两人看着这个傻里傻气的B说:“明年1月1号,10.45W卖给你。”

很多说分红不应该除权的人就像上文中的B那样,觉得就算拿到了5000块,第二天也应该按10.5W成交。

假如市场上有足够多的B,都愿意在拿到分红第二天仍然按前一天的价格买入,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奇观。

这个奇观就是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得极高的收益。

假如找到30个在二季度派息且派息日不是同一天的股票,每个股票的股息率都是5%,那么只需要在第一个股票股权登记日当天买入10W块,晚上就能拿到5000块的分红,第二天一早按原价10W卖出,扣除1000块的红利税,账户上还有10.4W,收益率4%。

然后在第二个股票上操作,又拿到4%,然后继续在第三个股票上操作,一直把30个股票都操作一轮,30个股票,有些第二天会跌一点,有些第二天会涨一点,有些第二天不涨不跌,整体平均下来和前一天差不多。

最终就能得到32.43W,前后也就两个月左右,收益率224.3%

刺激不刺激?

是不是只要交易所不除权,就能拿到这么高的收益?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和上文中那个傻里傻气的B有什么区别?

如果市场真的是这样,就会有很多大聪明在股权登记日10元买入股票,晚上拿到5毛的分红,第二天10元卖出。然后就会出现更多的大聪明为了抢占先机,用10.1元买入,拿到5毛后第二天9.9元卖出。

然后更多的大聪明加入了这个队伍,用10.2元买入拿到5毛后9.8元卖出。这个时候已经无利可图了,因为还要交1毛的税。

然后还有一些大聪明提前一个月10.1块买入,然后在股权登记日10.2元卖给前面的大聪明,然后等着9.8接回,然后第二年股权登记日10.2再次卖给前面的大聪明。

但是算一下账会发现,最初投入10.1元,10.2卖出后9.8接回,账户上多出了4毛,第二年再次10.2卖出后,账户上是10.6元,经过13个月10.1元变成了10.6元,收益率4.95%,而这个股票本身就在10块上下波动,直接持有股息回报率就是5%上下,相当于白忙活。

交易所不除权,市场上的大聪明会帮交易所完成这个事情。

虽然上面的内容都是按逻辑推理出来的,但是类似的事情在市场上真的会发生。

那就是可转债的抢权配售,新的可转债除了可以申购,在股权登记日持有股票的股东也可以配售

假设某个转债,预计上市的时候可以卖124元,而股东配售只需要缴款100块。对应的股票10块,每500股可以配售10张可转债。

那么大聪明算了一下,在股权登记日花5000块买入500股,配售10张可转债缴款1000块,合计需要6000块,第二天把股票卖掉拿回5000块,大概一个月后新债上市每张124卖掉可以拿回1240块。

相当于投入6000块,收回6240块,一个月时间收益率4%。当然买入的股票如果跌了就没有那么多收益了,只要配售后股价不低于9.52元,也就是说只要持有一天,第二天跌幅小于4.8%,那至少不会亏钱。

在没有利空影响的情况,股票一天跌4.8%的概率并不大,就算碰到了,多操作几次,比如10次,整体上肯定能赚。

于是第一批大聪明开始行动了,而且也确实赚了,然后第二批大聪明加入了队伍,为了抢占先机,他们10.1买,9.9卖。然后更多的大聪明加入了队伍,买入价更高,配售后卖出价更低,最后搞的转债上市也不一定能填补股价的亏损了。

然后第一批大聪明觉得要换一个玩法了,于是他们在时间上抢跑,提前一周买入,然后在股权登记日股价涨了,卖给想要配售的第二批大聪明。割了第二批大聪明的韭菜。

然后第二批大聪明也开始抢跑了

最终,抢权配售变成了一个亏钱的手艺。

所以即使没分红,而仅仅是包含了一部分新债收益,市场上的大聪明也在股权登记日前后将股票进行了事实上的除权。

这个除权的行为,交易所并没有参与。

上面两个例子还是属于计算比较简单的,现在来个复杂的。

假如某个股票价格10元,今天进行股权登记,每10股转5股派息5元。那么请问,交易所如果不除权的话(也没有涨跌停限制),第二天股票平开应该是多少钱?

那些觉得交易所不应该除权的睿智,按10块钱打9折,9块要不要?

本来1000股,市值1W,晚上10转5派5后,账户上就会有1500股以及500块现金。

第二天每股9块卖给认为交易所不应该除权的睿智后,账户就会有1500*9+500=1.4W现金。

这个时候市场上的大聪明(持股超过一年不扣红利税)发现睿智竟然那么多,纷纷9块卖出,这样就马上兑现40%的收益率。

这个时候睿智们也发现不对劲了,怎么那么多人卖啊,9块不要了,跌到8块再买。

大聪明一看,9块已经没人要了,8块还有人接盘,那也行,卖掉以后账户还有1500*8+500=1.25W现金,收益率25%,也不错啊。

这个时候,早上9块买入的睿智哭着说:“你们这帮大聪明,不讲武德,昨天10块的股票,交易所又没有除权,为什么你们早上9块卖,现在8块卖”

正哭着,现在大聪明已经开始7块甩卖了,并用关爱智障的表情对睿智说:“你以为我像你一样睿智吗,交易所不除权,我不会自己算账吗,本来昨天我就打算10块卖掉的,结果因为开会没时间交易,今天早上开会又没时间交易,现在即使7块卖出,也能拿到1500*7+500=1.1W,相当于吃了一个涨停板,当然卖啦,你不会算账早上9块接盘,那是你睿智,我会算账,我知道自己是赚是亏”

这个时候还没有买入的睿智们好像有新的发现,“哇,股价7块,每股分红5毛,现在买入,明年每股分红5毛,岂不是股息率高达0.5/7=7.14%,现在买入不亏啊”

然后,会算账的大聪明再一次用关爱智障的表情对睿智说:“你是不是傻啊,今年总股本10亿,分红总额5亿,每股分红5毛,10转5之后总股本就是15亿了,明年分红总额还是5亿,每股分红就只有5亿/15亿=3毛3,现在7块买入,股息率就相当于0.33/7=4.714%,你会不会算账啊”

于是,睿智们流下了无知的泪水。

交易所除权,其实保护了不会算账的睿智,让他们少上当,结果这些睿智却认为是交易所除权导致自己亏钱。

$农业银行(SH601288)$ $大秦铁路(SH601006)$

精彩讨论

增援未来05-19 17:36

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分红是用市值分红,市值其实只是一个计算结果。
比如股价10块,市值100亿,今天晚上每股分红5毛。第二天早上开盘是8.55,还是10.45,取决于交易双方的投票,没有特别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般投票结果就是9.5左右,如果有利空,投票结果就离8.55近一点,如果有利好,投票结果就离10.45近一点。
然后投票结果*10亿,就得到一个新的市值。
市值其实是个很虚的东西,看穿了,赚钱就容易了。

ICYWong森森05-19 12:24

反正我作为一个小会计,如果谁跟我说分红不除权,我马上拿🔪指着ta,你tmd不除,你tmd帮我把账做平啊,一脚就把这些废柴干掉,岂有此理

全部讨论

05-19 17:36

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分红是用市值分红,市值其实只是一个计算结果。
比如股价10块,市值100亿,今天晚上每股分红5毛。第二天早上开盘是8.55,还是10.45,取决于交易双方的投票,没有特别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般投票结果就是9.5左右,如果有利空,投票结果就离8.55近一点,如果有利好,投票结果就离10.45近一点。
然后投票结果*10亿,就得到一个新的市值。
市值其实是个很虚的东西,看穿了,赚钱就容易了。

本来就是拿自己的股票市值里的一部分分给自己,不除权从虚空变银子分吗

不除权股票可以很容易套利,股价波动会更大!

05-19 12:24

反正我作为一个小会计,如果谁跟我说分红不除权,我马上拿🔪指着ta,你tmd不除,你tmd帮我把账做平啊,一脚就把这些废柴干掉,岂有此理

05-19 11:30

睿智们还特别会闹没吃亏前高喊自由市场,吃亏后怒斥监管:我不玩了,退钱!

把股票看成母鸡容易理解

05-19 16:18

聪明的除权反对派越多越好,他们不会抢高分红票。

05-19 13:28

股市,并不是专业学会计或经济学的人很多正常。
短期的套利很快会被抹平。
不影响其他人用中长期去赚钱。

这个我要留着慢慢品。。。我就是那个不会算账的

05-19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