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本面没有问题(董宝珍青岛见面会-1)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6喜欢:15

网页链接{点击收听:银行基本面没有问题(董宝珍青岛见面会 一)}

客观事实

打开2024年的市场数据,从年初到六月,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在分析了市场活动后,我们发现今年的股票市场出现了极端现象。

在所有行业中,今年仅有两个行业表现出色:银行和煤炭。银行业率先突起,成为今年涨幅最大的行业,平均涨幅为17%。其次是煤炭行业,涨幅在8%到9%之间。这两个行业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

通过分析年初的估值数据,我们发现银行和煤炭行业的估值偏低。银行业的平均估值在5倍左右,煤炭行业在7倍左右。这两个行业的低估值是其上涨的主要原因。

进一步分析其他行业,我们发现估值越高的行业,跌幅越大,尤其是估值在几十倍以上的行业,跌幅最为显著。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低估值行业涨幅越高,估值越高的行业跌幅越深。这一已知事实表明,低估值行业正在逐渐崛起,而高估值行业则在回落。

接下来,低估值行业是否会继续引领中国股票市场?还是这仅仅是昙花一现?如果低估值行业能够持续引领市场,其背后一定有基本面的强力支撑。反之,如果缺乏基本面支撑,这种上涨可能难以持续。

我们将用数据进一步论证,低估值的银行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基本面支撑。

银行净利润

很多投资者在刚开始接触银行时,会发现其财务报告和数据与普通制造业有很大不同。银行的财务数据通常非常复杂,包含大量专业化的指标,这让人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提炼出核心逻辑,也不知道哪些关键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今天我们将用一种简单的逻辑,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银行的核心指标。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银行的数据,我们可以从一般企业报表入手。然后,再结合银行数据的特点,来看哪些指标值得重点关注。

关键指标:净利润

当大家看到一家公司财报时,通常会首先关注其净利润,即公司今年挣了多少钱。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从净利润开始,来看银行的财务状况。

观察净利润的趋势

通过观察银行的净利润,我们可以了解其未来的走势。这一趋势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1-持续增长

2-平稳波动

3-衰退

如果净利润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说明银行的基本面良好,能够支撑估值的修复。

银行净利润:关注贷款规模与净息差

要理解银行的净利润,首先需要拆解其收入来源。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哪呢?简单来说,银行通过放贷来赚钱。我们可以将贷款视为银行的“原价值”,类似于果园的果树,果树越多,果园的价值越大。对于银行来说,贷款规模越大,其“原价值”就越高。

银行的收入来源

银行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贷款的利息收入。与其他企业不同,银行记录的是净利息收入,即扣除付息成本后的利息收入。这一净利息收入对应的指标是净息差,反映了银行在放贷业务中的盈利能力。

关键指标一:贷款规模

关键指标二:净息差

综合来看,银行的主要收入由贷款规模和净息差两个指标决定。贷款规模反映了银行的资产基础,而净息差则反映了银行的盈利效率。两者相乘,基本上可以涵盖银行的主营收入情况。

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小,可以暂时忽略。因此,分析银行的收入和净利润时,重点关注贷款规模和净息差这两个核心指标即可。

银行业成本分析

在分析银行的成本端时,需要区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银行的固定成本,包括发工资和运营网点等日常运营费用,相对稳定,不会对净利润造成显著波动。而能够明显影响净利润的成本,我们称之为周期性成本,主要是减值计提。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银行日常运营的基本费用,如员工工资和网点维护等。这些费用通常比较稳定,对净利润的波动影响较小。

周期性成本:减值计提

减值计提是银行报表上常见的一项,与银行的资产质量密切相关。它是为应对坏账而做的准备,反映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减值计提的变化与银行资产质量周期性波动直接相关。

银行业的坏账周期

银行的坏账与企业破产数量密切相关。当企业经营不善、破产增多时,银行的坏账也会相应增加,导致减值计提上升。随着经济发展,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旧产业和旧模式被淘汰,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批经营不善的企业,从而增加了银行的坏账。

在经济周期中,坏账和减值计提呈现出阶段性的波动。当新增坏账减少,历史存量坏账逐渐出清时,不良贷款率下降,减值计提也随之减少。

关键指标总结

要判断银行未来净利润的变化方向,只需关注以下三个关键指标:

1. 贷款规模:决定银行的收入基础。

2. 净息差: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

3. 资产质量:通过不良贷款率和减值计提反映,影响银行的周期性成本。

通过抓住这三个核心指标,便可较为准确地预测银行业净利润的增长或衰退方向。

贷款规模持续增长

今天,我们重点关注三个关键指标——贷款规模、净息差和资产质量——来预测它们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这些指标将决定银行净利润是增长还是下滑。

首先,我们来看贷款规模。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贷款规模从60万亿人民币增长到169万亿人民币,增长了2.8倍。这是一个非常高速的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多次提到,银行业贷款规模的增速通常要比国家GDP增速高出2到3个百分点。

如果中国的GDP增速能维持在5%左右,银行业的贷款复合增速预计在7%到8%左右。

贷款规模将继续稳步增长,支撑银行的净利润增长。

净息差处于周期反转点

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净息差。净息差作为一个周期性指标,会随宏观环境波动。净息差可以看作是贷款的价格,而贷款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因此,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上的贷款需求也会随之变化,进而影响净息差。

净息差的周期性波动

历史数据显示,在经济危机或重大经济调整时期,如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经济改革、以及疫情期间,净息差都会出现显著波动。作为周期性指标,净息差的趋势并非永久,会经历周期性上下波动。

当前净息差的状况

目前,银行业的净息差已降至1.78%,低于金融行业监管层设定的1.8%警戒线,影响到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然而,净息差不可能无限制地下跌。首先,作为周期性指标,净息差在下降阶段后必然会进入上升阶段。其次,政府和监管层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稳定净息差。

政策干预和市场预期

为应对净息差下降,央行采取了多次降准措施,并降低了银行存款的挂牌利率,尤其是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以减少银行的高额成本。同时,贷款利率的压降已停止,显示出政策干预的意图在于稳定净息差。

当前市场表现和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净息差下降的影响,因此未来的有利因素将逐渐显现。随着政策的持续干预和市场的调整,净息差将进入周期向上的趋势。

贷款规模和息差的综合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贷款规模和净息差结合起来,分析它们对银行收入的综合影响。

贷款规模是银行的原价值,持续增长的贷款规模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基础。然而,由于净息差是一个周期性指标,会随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其上升和下降的变化会导致银行收入增速围绕贷款规模这一中枢进行波动。

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虽然贷款规模不断增长,但净息差的周期性波动会导致收入增速出现波动。当净息差下降时,收入增速可能减缓;相反,当净息差上升时,收入增速则会加快。净息差不会无限制地下跌,它的下降必然会有一个回升的过程。

在净息差下降期间,银行的实际收入可能没有完全反映在财务报表上。这部分未展现在报表上的潜在收入可以被视为储备收入。这是因为银行的原价值在增加,虽然短期内未能体现为实际收入,但未来必然会回升并释放这部分储备收入。

当前净息差的状况

目前,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点,处于周期性波动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当前正是储备收入蓄积到最大值的临界点。随着净息差回升,储备收入将逐渐释放,推动银行收入增速反转并开始上升。

结合贷款规模和净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预见,随着净息差回升,银行收入增速将逐渐恢复并进入上升阶段。

数据验证

通过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我们已经看到了银行收入增速出现反转的迹象。2023年底,上市银行的平均收入增速几乎为零,但在2024年一季度,这一增速已经回升至接近3%。这一数据表明,银行收入增速的反转已经开始,预示着上升周期的到来。

贷款规模,即银行的原价值,持续增长,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基础。同时,净息差作为周期性指标,正逐渐进入回升阶段。在过去,净息差的下降导致银行收入增速放缓,但随着净息差的回升,储备收入将逐渐释放,从而推动收入增速回升。

从2023年底的接近零增长,到2024年一季度的近3%增长,数据表明银行收入增速已经进入回升阶段。这预示着,随着净息差的进一步回升和贷款规模的持续增长,银行收入增速将继续上升。

贷款原价值的不断增加和净息差的回升,将共同推动银行收入增速进入回升期

资产质量全面好转

我们之前提到,银行成本中的计提减值受到其资产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两个关键的资产质量指标: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

历史回顾:调结构与去产能时期

在2015年和2016年之前,中国提出调结构、去产能的政策,导致银行业出现了一批坏账。不良率增加,拨备覆盖率下降。

从2015年和2016年开始,这一情况逐渐好转。不良率自2016年开始下降,拨备覆盖率自2015年开始回升。银行加速处理存量坏账问题,使得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现状与未来展望

到2019年和2020年,银行业的存量资产质量问题基本解决。从那时起,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进入了一个持续向好的趋势。目前,不良率已回到过去的低位,拨备覆盖率超过300%。此外,近几期报告显示,资产质量仍在持续改善。

计提减值与成本的下降

随着资产质量的改善,银行的可变成本,即计提减值,正在不断下降。从最近几期的报告中可以看到,整体银行业的计提增速在逐渐下降,甚至出现负值,说明计提金额在减少,成本在不断下降。这意味着银行在处理坏账上的压力减轻,成本得以降低。

在分析了贷款规模、净息差和资产质量这三个主要指标后,我们发现银行业的收入端和成本端都具备推动净利润增长的潜力。随着贷款规模、净息差和资产质量这三大关键指标共同发力,银行业的净利润有望在未来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

这种“三驾马车”齐驱并进的局面,银行业的基本面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投资者应更多关注市场中的重大变革。

未完待续

全部讨论

07-12 16:50

07-14 21:47

@ice_招行谷子地 你跟人家学学吧,光会拉黑人。有什么本事

支持

07-12 16:51

利润三击模式

07-12 16:11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有点晕

07-12 15:4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