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珍:价值投资者的秉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1

价值投资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在这个问题上,价值投资者作为一类独特的人群,其最本质、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又或者说,我们如何凭借一个根本原则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为价值投资者?

若在处理各类事务时,一个人将合理性视为首要考虑,而将物质利益视为次要,那么,无论他是否参与股票投资,他都具备价值投资者的特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利益的抉择,而如果一个人在追求或获取利益的过程中,始终将合理性作为至关重要的原则,那么,即使他能从某些不合理的事情中获利,他也愿意放弃这些利益。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价值投资者,他们认为,超脱利益的合理性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位深圳的杨女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交谈中,她最关注的问题并非自身的盈利与亏损,而是我们以低估价格购买股票后,股价提升并出售,是否会令购买者承受损失。

她忧虑的是,我们提出的低买高卖策略,虽然在价格低位时购入,高价时卖出,必然会带来盈利。但她担忧这种行为是否会令购买者受损。我解释道,我们的交易价格是基于合理价值的,而非单纯追求低买高卖。尽管我们实现了盈利,但购买者以合理价格购得股票,并无风险。若企业内在价值持续上涨,购买者也将共享其收益。

我以茅台为例,尽管有人指责我在700元时卖出股票是错误操作,但实际上,我所售出的股票从未出现下跌。20年前,我曾以4元价格购买燕京啤酒,如今其股价已不知几何。这说明,我在卖出股票后,并未让购买者承受损失。

深圳杨女士的关注点,反映出她的一种价值观:盈利并非首要目标,更重要的是确保交易双方的利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共同尊重与发扬。

杨女士询问我,是否理解她想要挣钱,否则她并不热衷于投资。但担忧所赚取的资金可能会对承担接力棒的伙伴造成损失。倘若她最终发现,我们所赚取的资金源于他人的亏损,她将会感到痛苦与焦虑,进而认为这种行为不妥,并选择退出。经过理论上的阐释后,她理解了这一点,并表示如今她可以放心了。

在此事件中,杨女士的观点显而易见:倘若她盈利,那就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她认为,如果不投资泡沫,就会错失机会。她的关注点在于盈利,而非是否会给买家带来损失。我曾试图将我们的投资者推荐给国内一位知名基金经理,他的名言便是“不买泡沫,就是穷命”。

尽管这位投资者不愿接受这个公司,但他并未明确说明原因。我感觉,在那个公司中,盈利被视为唯一目标,而我们的投资者则更注重盈利背后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我们许多出资人知道我们公司并非业内的大型企业。然而,他们选择与我们合作,正是因为我们的团队注重逻辑分析,投资盈亏作为结果,固然重要,但我们更注重遵循自身的投资逻辑。这种逻辑观念得到了投资者们的认可,他们认为我们所秉持的逻辑是有道理的。

在人类社会中,那些将合理性视为最高原则的人,往往具有杰出领导才能。在政治、军事等领域,见风使舵、忘恩负义的成功者并非主流。真正能够深入人心、走得长远的是那些坚持原则的人,他们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遵循原则,因此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图为杜聿明与杨振宁)

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岳父——杜聿明,为国民党最高级将领,黄埔军校毕业生,蒋介石的学生。1927年国共分裂,共产党捕获杜聿明,要求他喊出打倒蒋介石的口号以换取释放,否则将被枪毙。然而,杜聿明坚决不从,甚至在临刑前夜逃脱,彰显出他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即便牺牲生命亦无所畏惧。后来,杜聿明成为国民党著名将领,指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他在北京服刑十多年,期间,其女婿杨振宁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在国际压力下,杜聿明得以获释,在1978年在北京去世。杜聿明的一生,坚定信仰,忠诚至上,即便面临生死抉择,亦不改初衷。虽战争失利,沦为俘虏,但他始终保持着国民党最高级将领的尊严。

这些人物均为具体存在,另有一人为抽象概念,反映了对食物的渴望与尊严的抉择。提及我国古代一位濒临饿死的人,有人提议施舍食物,他却因尊严受损而拒绝。这位人士因此成为著名人物,其事迹载入课本,流传至今。事实上,这位拒绝嗟来之食的人,他所追求的并非仅仅是物质利益,而是将尊严视为首位。

自中美冲突爆发以来,我一直关注着我国的大国气质。作为大国之民,我们秉承着不吃嗟来之食的原则,强调尊严的重要性。我们渴望得到尊重,不容许被欺凌。即便我们暂时无力战胜对手,也会坚定地捍卫尊严,甚至为之付出生命。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彰显了我国人民的坚韧和不屈。

想让我屈服于欺凌和讹诈是绝对不可能的。举例来说,关于中美贸易战,我曾强烈批评过某些人。为何要批评?因为我蔑视那些缺乏大国子民气质的行为。我们的国家实力强大,自十一大以来与西方进行了诸多斗争。在十一大之后,我们并未向西方屈服。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䜣曾说,学习洋务是为了超越西方,再次战胜他们。他们把尊严放在第一位,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这正是大国气质的体现,这种气质注重尊严,而非物质利益。

价值投资者也具备这种气质,他们坚持真相,追求合理性。在一个国家、股市和社会中,如果价值投资者占多数,那么社会的文明程度将得到提升。相反,如果物质利益至上,那么社会的文明程度将有所下降。文明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合理性,它是我们选择的终极依据。在股票市场投资领域,这种以合理性为选择依据的行为被称为价值投资。实际上,在其他社会领域,这种价值投资理念同样适用于伦理道德和文明行为。

全部讨论

2023-12-28 11:38

老董啊老董,杜聿明的这个例子你是哪里找来的?杜是在北伐战争的时候被军阀孙传芳捕获的,不是共产党!另外你说杜聿明在1959年被特赦是因为杨振宁获诺贝尔奖,政府层面迫于国际压力才释放的他,你这个说法是不妥的。老一辈革命家,无数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不是清政府,不是北洋政府,也不是中华民国,这是一个经历残酷战争洗礼建立起来的国家,是一个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是一个主体性自觉的国家,因此我们不惧怕任何的所谓国际压力和舆论,任何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也是我们银行投资人必定成功的根基之所在啊!

2023-12-28 10:21

人间正道是沧桑

2023-12-28 10:03

如果恶(投资环境,小股东利益没保障)存在,价值投资在中国将不是理想而是空想。涨了心里也有阴影。

2023-12-28 09:24

啥时候净值能到1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