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4
内容提示
本次谈话讨论了引发银行股巨浪的必然趋势。市场化资金未进入银行股领域。两轮银行股策略未受市场走势打乱,并提出了两个原因。探讨了中国银行股长期被低估的机会和时间越长,价值越高的概念。强调坚持基本战略,适时关注扩张。
王贤纯:
在“含中量”的引领下,最终还是由“含金量”决定。“含中量”指的是由那些以中字头开头的银行股所主导的市场趋势。然而,真正决定价值的还是这些银行股的资产质量、盈利经营指标以及安全边际的大小。
董宝珍:
中特估:引发银行股巨浪的必然趋势
首先,市场化资金尚未进入银行股领域。工商银行一直不是市场化资金的主要目标。历史上有一句著名的段子“两桶油上涨一切都结束了”,指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一旦上涨,市场趋势就会结束。这一次,我们需要观察什么因素会引发市场趋势的转变。以往最后上涨的个股这次先行。
其次,国有大型银行在上涨时,基本面通常呈现衰退。这种衰退并非结构性的,而是短期季度内收入和利润都呈负增长的情况。
例如,在过去三年的疫情期间,国有大型银行每个季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基本上都是统一的5%。而我们所追踪的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超过了20%。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工商银行即使涨幅达到百分之百,仍然没有完全回归到合理水平。因此,目前这些股票的上涨并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它们的上涨秩序并不符合价值投资的逻辑,即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所倡导的逻辑。这是因为它们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在“中特估”这个概念提出之前,从未有人问过你。而随着“中特估”的提出,指数权重的正向说明了“中特估”不是短暂的现象,而是要引发巨大波动的。只需耐心等待,一旦启动,市场化资金将进入,价值投资规律将兴起,这是必然的。
二轮策略是否被行情的走势所打乱
我个人认为银行股不会动摇,有两个原因。
首先,目前所有银行的息差都大幅下降,几乎没有出现上升的情况,只有少数一两家银行的息差有所增长。商业银行的平均息差已经降至1.7左右。不要忘记10年前商业银行的息差曾达到2.7,下降了大约40%。息差对银行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有很强的影响,它代表着资金的利润率和毛利率。然而,单个银行无法主观努力调整息差,它更多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个体努力微不足道。
因此,目前中国所有商业银行都因息差下降而面临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无论是位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银行,无论规模大小,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各银行的主营收入增速整体上无法拉开差距,都在整体下降。目前有一些银行的经营数据良好,而另一些银行的经营数据不佳,这种差距主要源于资产质量的好坏。
那些连续9个季度净利润增长20%以上的银行是如何实现的呢?它们是通过大规模计提来解决原有资产质量恶化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彻底消化了存量资产问题,然后计提规模逐渐减少,从根本上降低了成本,进而利润增长。
因此,目前经营数据良好的银行主要是因为资产质量率先改善。目前经营数据不佳的银行则同时面临收入增速下降、资产质量差以及高额计提的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必然会走向资产质量的好转,计提逐渐减少,资产质量将成为增利因素而不再是减利因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个人预测息差可能会上升。目前中国的1.7左右的息差已经属于不安全的水平,这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银行业压低了储蓄的利率。
如果在两三年后,宏观经济好转,各方面条件超出当前水平,那么息差必定会上升。因为银行业是周期性行业,息差会呈现周期性波动。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双重好转的情况,而这种双重好转只能在目前面临最困难情况的银行身上出现。
低息差带来了储备利润。大家知道,2008年到2009年间,中国全社会的信贷总量仅为四五十万亿,而现在已经达到了200多万亿,增长了四倍。然而,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长只有大约一倍,甚至有的银行净利润增长不到一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息差下降了,可以说息差的下降相当于储备了一部分利润。
其次,挣来的钱大规模计提了,用于应对一些短期费用。等这个问题解决后,那200万亿的利润将会突然暴增。有一部分银行是先资产质量好转,然后息差好转;还有一部分银行是资产质量问题较严重,经过若干年后资产质量和息差同时好转。
另外,就市场范围而言,中国有44家A股上市银行,但也有一些中国本土银行在香港上市,它们也可以算作中国的银行股。目前,香港上市的中国银行股整体估值比大陆市场要低得多,有的甚至低于0.1%。
我们知道,恒大目前可能已经停止交易,在恒大停止交易之前,其破产危机已经成为现实,无法偿还外国债券,国内金融机构负债累累。因此,在恒大面临破产危机的消息广泛传播,人人皆知的情况下,恒大的股票在那段时间的市净率仍然能够维持在0.20左右。然而,现在中国正常经营的一些银行在香港交易所的市净率却不到0.1。
有位投资者他问我:“董老师,银行不破产,就一定能修复是吧?”我回答说没有问题,他又问对外国银行是不是也适用?我依然回答说对外国银行来说,只要不破产就能恢复。然而,最后第一共和银行破产了,后来这位粉丝也没有再和我联系。
我提及这个案例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想说那些在香港交易的大陆城商行,有的确实存在基本面问题,但它们最终会破产吗?江苏地区的一位投资者问我美国的一家银行会不会破产?当时我回答说,以0.15倍市净率来看,即使它破产了,至少要对我进行交代。然而,结果并非如此,美国的监管政策进行了清洗,老股东全部损失。
美国监管部门对第一共和银行的处理是将老股东全部清零,让他们退出,然后将剩余的资产和负债归监管部门,随后以100多亿的价格将其出售给另一家机构。
然而,锦州银行则遭遇了技术性破产,在破产重组过程中,只是进行了大股东的置换,旧的大股东退出,新的大股东接手,与流通股无关。流通股在重组完成后仍与旧的大股东混在一起,没有得到处理。
第一共和银行以及硅谷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挤兑,而非基本面经营问题。
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的基本面经营问题相对较小。硅谷银行遭遇的问题是一些投资性资产贬值,实质上只是钱的问题。而第一共和银行的情况更加令人委屈,长期以来它一直能够获得低息存款,但在某个时刻利率突然增加了5倍,从百分之零点几瞬间飙升到45%,这对其稀土模式造成了重大打击,最终导致破产。
为什么这些银行在基本面困难并不严重的情况下破产呢?在基本面经营数据公布后,股价立即下跌超过60%,第二天就引发了挤兑,仅仅48小时就宣告破产。实际上,这些基本面困难在中国并没有那么严重的影响,因此这种情况无法扩大化。例如,哈尔滨银行在香港股价下跌了90%,但储户并没有发生挤兑行为,所以在中国大陆并没有发生挤兑的可能性。只要有人组织好整个局面,所有的基本面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中国银行按估值比恒大还低,因此它包含着更大的投资机会。
因此,现在看来,香港市场的估值也非常低,同时也孕育着潜在的机会,这正是我所说的两轮实施的机会仍然存在。
时间越长,价值越高,中国银行股长期低估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中国银行股被低估的范围非常广泛,时间长、幅度大、范围广,数量众多。
长期不兑现作为一种问题,使人们感到焦虑,但同时也有更多的有利因素存在。
长期不兑现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了解行业。正如李录所说,财富的复利增长需要知识的复利增长,而知识又是如何得来的呢?知识不是表面浅尝辄止的,通过参加一次股东大会就能获得的。它是通过更深入的接触,最终对行业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行业中存在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价值有一个增长的时间段。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全社会的信贷总量仅为四五十亿,而如今已经增长到200多亿。这200多亿作为原始的信贷资源是产生信贷收益的源泉,扩张了5倍,但是信贷收益以及由信贷收益扣除成本转化为利润的增长只有1倍。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将长期累积的创利因素隐藏起来,持续保持时间足够长。
有一篇文章我非常佩服,它说在低估的情况下,资金损失、成本损失、时间成本根本不存在,创造的价值只是兑现延后,但他应该兑现给你的一分也没有减少。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内在价值扩张的机会也增加了。因此,它只是延后兑现,从每年给你1万元,变成了10年不给你,第11年给你一个亿。
市场观念清洗,低估银行股的战略机遇与内在价值释放
现在形势“中特估”在更大范围内刮起,并且刮出去以后,所有的人的旧观念被清洗掉以后,市场就会对所有的低估的银行不论经营状态给予正确的看待,因为即使那些经营状态很困难的银行其实内在价值也比现有的估值高一两倍,所以可能会拉动总体。都不需要你有财务数据了,就跟那些科创股没有盈利,都亏损也可以,这样就使得从咱们的战略上就是首轮的重要意义就增加了。
这个时候性质变了,但是咱们的基本战略不动,咱们第一轮的坐稳而定,随金而定,但同时扩张关注的面,不能强行。
引用:
2023-06-16 18:51
董得(第116期):不随风而动要随金而定(下) 视频链接

全部讨论

2023-06-27 17:39

老董你好,我很赞赏你对价值投资的把握和理解。你喋喋不休的写这些文章,是为了给自己的基金做广告呢,还是为了给投资人打气?我不加评论。
但是还是要为你的文章你的理解点个大大的赞。

2023-06-27 20:20

我提一个想法,既然银行股有如此大的内在价值,如此低估,为什么巴菲特没有在港股大规模加仓这些呢?难道是巴菲特没有得到格雷厄姆的真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