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通国学院22-018《孟子》:《公孙丑上》第2章58完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凌通国学院#

凌通国学院22-018《孟子》:《公孙丑上》第2章58完

焦循《孟子正义》对这一大段作了总结:

《吕氏春秋》说:“人同类而智殊。”圣人在人类之中,本是卓然绝异于凡俗,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而孔子在卓绝之中,尤为盛美,此所以异于伯夷、伊尹者也。前面说北宫黝、孟施舍、告子“不知求心,不知集义”,一定要回归曾子的“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自反而缩,理直气壮,虽千万人吾往矣,则得百里之地为君,也能朝诸侯而有天下;自反而不缩,理不在自己这一方,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有天下,则不为。所以伯夷、伊尹、孔子都是自反而配道义之人,这一点是一样的。

但是,伯夷的“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偏于清;伊尹的“何事非君,何使非民”,专于任。专于任,抓着不放手,就可能走向北宫黝、孟施舍;专于清,就可能走向告子。所以,要既能“集义”又能“量时合宜”,就要把握孔子的“可仕可止,可久可速”。《易经》说:“大中而上下应之。”这是“以志帅气”的学问。分阴分阳,柔和刚交替使用,通其变化而百姓不会倦怠,神而化之使百姓相得益彰,这是“可仕可止,可久可速”的学问。至于通变神化,而集义之功,极于精义,这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文王、周公一路传下来的,而孔子将之收集整理完备,再由孟子传承下来。能有这样的修养,则诐辞、淫辞、邪辞、遁辞,那些似是而非的四大恶言,就不会动摇你的心志。

圣人的定义并不好下,孟子并没有全面讲圣人的释义,而主要是从反面讲他们的道德理念是有底线的,是有所不为的。好人的定义是有所不为,坏人的定义是无所不为。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20118星期二

全部讨论

2022-01-18 07:39

董老师起的真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