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巨诺!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6喜欢:7

昨晚看到了药明巨诺的2022年报和截至今年3月29日最新“已成功惠及患者”人数,今早参加了年报业绩会,总体感觉是符合甚至略超预期,并在这个基础上看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之所在。关于年报摘要解读之类的信息已经有不少了,我就不再重复,结合业绩会就聊一些年报没有反映出的信息。

141例回数(165张处方)实际已超预期

结合管理层的表述,我个人认为其实是超出预期的。很早之前包括2022年1月的交流会上,巨诺的管理层曾提及2022年可以做到回输150例。注意,这是2022年1月的表述,之后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今早业绩会上,李医生一开场就说巨诺去年受疫情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上半年及年底这2段时间整体的业务开展(包括商业化和临床)非常受限。2022年上半年公告回输64例已是非常不容易,在11月上旬发布了“已成功惠及患者300”人时我曾做过今年商业化回输的跟踪预测,预计2022年商业化回输140例,收入1.4个亿。

在全面放开后,整个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患者因为新冠影响或者本身感染新冠而无法正常排期回输的人数相当之多。在如此不利影响之下,还能做到最后2个月内月均20例的回输,全年做到141例回输已经实属不易。2021年是巨诺商业化元年,在经过2021年最后4个月的商业化试运营后,2022年药明巨诺原本计划扩大商业化产能。但受到疫情的影响,一直到2022年的10月底,在药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才完成了产能扩大。换句话说,在患者端和产能端同时受限的前提下,依旧做到了141例回输,超出了预期。

而且即便业务开展受限,倍诺达的生产成功率依旧达到了98%,应该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佳的生产成功率。即便有2%的失败比例,但巨诺的CMM生产工艺允许备份生产,依旧能达到100%的成功交付,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得到成功的回输治疗。

生产成本降低超出了预期

CAR-T惠及更多患者的一个大挑战就是高昂的生产成本。2022年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29.4%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40.3%。李医生在会上表示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例如在配液和分包装上的使用效率获得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工艺的进一步优化也有助于提升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单批次的生产成本和2021年相比下降了21%。李医生同时提到今年是国产替代的关键1年,会有1项重要的关键材料进行国产替换。虽然在业绩会上没有说明这项关键材料是啥,但基本上也能推测出就是分选磁珠。

CAR-T生产成本2大头:设备和耗材,其中耗材中病毒载体和磁珠占了大头。行业中,磁珠基本上要占到耗材成本的15%左右,慢病毒要占到50%以上。在业绩会上李医生说病毒载体的国产替换会通过自有的GMP生产在2到3年内全面实现。去掉病毒载体,那剩下的那个关键材料就是分选磁珠了。巨诺一直用的是ThermoFisher 磁珠,之前的长期deal谈的不错,当初报NDA时没有可选的国产,只能用进口,但占比也远没有同行的夸张,最多也就占耗材成本35%左右。至于耗材中其它一些一次性袋子、管路、激活试剂、培养基、缓冲溶液等七七八八的东西估计已经是全面国产替代了。从目前情况来看,病毒载体巨诺已经开始在做了,磁珠国产替代是有一些不错的选择,但估计巨诺会比较谨慎一些,因为巨诺的工艺比较特殊一些,为提高效率分选时会同时选择CD4和CD8T细胞而不是传统的分别选择CD4和CD8然后再双列加工,这个对于磁珠要求相对较高一些。李医生表示这项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会在今年10月份完成,并在逐步消耗完现有库存后全面使用国产材料。

因此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提及国产替代时CFO傅总就明确表示今年的毛利率可以进一步提升至45%。毛利率提升和原材料成本下降也是倍诺达惠及更多适应症患者的关键,因为Relma-cel会在今年Q3提交2L LBCL的IND,并同时开展了1线治疗的临床,目前单次治疗100万(DTP药房终端售价129万),在全面使用国产分选磁珠后,生产成本将进入50万/单次治疗,在进一步病毒载体自产后,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大幅下降(个人估计在35万左右)。

“守正出奇”的研发策略

所谓“守正”,就是充分挖掘和发挥作为BIC(2年OS达69.3%,mOS未达到)的靶向CD-19的Relma-cel巨大潜力,在增加新的适应症同时全面拓展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市场:

目前3L r/r MCL进展迅速,年内提交NDA;

2L LBCL进展顺利,预计在Q3提交IND;

1L LBCL的IIT研究已完成首例回输;

SLE已经1期临床已启动,并提交了IND——关于SLE进展的具体表述,大家可以阅读年报,这里不做详述,但这里想强调的一点是对于SLE的适应症市场是存在很大预期差的:尽管目前的激素类药物和一些新型的生物制剂可以使部分SLE患者得到长期缓解,但超过一半的患者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不可逆的器官损害甚至衰竭,BCDT已经成为了SLE的主要新型疗法之一。预期今年上半年获批IND,明年出关键性2期临床数据,预计2025年报NDA。SLE适应症巨大,relma-cel的SLE适应症患者人数预计将是其血液肿瘤的10倍之多。

“出奇”体现在实体瘤的推进和具有全球权益的自研产品。

自研产品:业绩会上李医生说在Shaun的带领下,早期研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计划在年底前公布这款具有全球权益的产品。虽然没有具体细节说明,但在年报上已经说了是一种双重靶向的自体CAR-T细胞。我感觉这个大概率会是CD19/CD22双靶向疗法,因为Shaun在Autolus时主要leading的研究有几块:T细胞信号转导结构域CD3ζ中的信号传导研究,针对儿童ALL的CD19/CD22双靶向疗法、针对MM的BCMA疗法、以TRBC1为靶点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及以GD为靶点针对神经细胞瘤的疗法。目前血液肿瘤这块,巨诺在BCMA已经落后传奇生物太多(r/r MM BIC),应该会放弃BCMA,让Shuan全力开发双靶向疗法。一旦成药,将具有全球IP。

实体瘤:尽管去年底巨诺从2Seventy和Juno分别引入了MAGE-A4和DLL3,但目前来看,进展最快速的还是针对HCC靶向GPC3的204/214。204和214都会在年内读出数据,并决定最终哪个报IND。在去年年中204已经开始了1期剂量爬坡研究(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估),214目前也开始了1期临床,214和204不同之处在于214采用了CAR+Module的组合,即214用的是204的T细胞,叠加了Lyell的cJun抗衰竭模块。李医生表示加了cJun模块后会有安全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实验,最终会二选一在今年提报IND,并预计2025年提交NDA。

14亿现金储备足以支撑未来3年的业务开展至2025年

对于所有18A的公司而言,凛冬之际的现金储备决定了生死存亡。坦白的说,在没有看到这份年报之前,我最担心的是巨诺的现金储备和消耗。截至2021年底的时候账面有18亿现金,但2021年一整年现金消耗了8个亿,原本预估2022年结束时大概最多只有10亿,按照这个速度如果不配股或者谋求内地上市的话,现金流是绝对撑不到2025年的。出乎意料的是,2022年的现金消耗为4.5亿,比上年减少了3.5亿——业绩会上,CFO傅总强调这是优化团队、提升效率带来的改变。在提问环节当被问及今年各项支出预期时,傅总表示研发费用和2022年相比会有小幅增加(更多的管线开发投入),但行政和营销费用会继续下降,因此2023年总体开支将和去年持平,而且李医生也强调目前的现金储备加上商业化的收入完全能够支持未来3年的运营。

2023年的业绩指引?

虽然在业绩会上,巨诺的管理层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业绩指引,但从目前的一些公开信息还是不难推出药明巨诺2023年的业绩预估。从11/8的300个回输到3/29的406个回输,5个月增加了106例。之前的发文中已经推算过了去年11、12两个月总共增加了35至40例倍诺达的回输,剩余的66至71例回输基本上就是今年Q1的回输量了,可能会包含低个位数的临床回输(暂时无法确定IIT的回输是否也计入其中,我就当是包含IIT的临床研究回输)。

2L r/r LBCL:不可能有新增,因为去年6月的ASCO上,巨诺公布了瑞基奥伦赛针对2L LBCL的1期研究数据,共入组12名患者全部完成输注并已经完成了9个月的随访——倒推可知这12名患者大约在21年9月前后完成了回输;

1L LBCL:IIT的首例回输已完成,应该有1例;

MCL:都要准备报NDA,不可能有新增临床;

ALL:去年做的回输,今年应该没有新增;

204:去年有低个位数回输;

214:今年首例回输;

SLE:去年有个位数回输,目前在报IND,还未开始招募入组。

因此我推算今年Q1的倍诺达回输数量在60至65例之间,考虑到1月受疫情影响,暂以0.5个月计入业务开展时间,那Q1平均每月回输大概在24至26例之间,取中值25例每月,推算出全年回输量在300例,全年营收3亿。

至暗时刻,乐观者前行。伟大是熬出来的,希望巨诺能够继续奋力前行,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加油,巨诺!

$药明巨诺-B(02126)$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 $科济药业-B(02171)$ 

全部讨论

2023-03-31 20:35

用心,细致
13块的本总会熬出头的,郁闷的是被踢出港股通再便宜也买不了

2023-03-30 18:35

继续坚守

01-15 10:13

你估计,以公司目前的现金,可以支持到什么时候?现在要融资貌似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