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华能国际(SH600011)$  煤炭和煤电并非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中期来看也不存在跷跷板式的,一家吃肉一家吃糠的局面。从2015年开始,国家对煤炭行业开始了供给侧改革,其初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万个小煤矿环保和安全事故不断,及产能过剩、价格相互倾轧的问题。煤炭的供给侧改革一开始就方向明确,力度空前,到了2021年,煤炭侧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也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煤炭行业基本只剩下了一些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产能和产地都趋于集中,这些产能也叫先进产能 - 发改委语)。

自2016年开始,煤电行业也进行了类似的供给侧改革,然而,煤电的供给侧改革却因为预期不明确,以及相关利益团体(主要是新、旧能源的博弈,新能源方强调清洁,旧能源强调安全)的博弈等原因,力度弱了许多,2016-2019年的三年里,煤电行业的发展和未来的定位在巨大的争议声中左右摇摆,这些摇摆一定程度影响了煤电行业的改革进程。

进入2020年之后,特别国家提出“30/60”双碳政策出台,并且在全社会强化了去碳的预期后(后来被称为“运动式减碳”),煤电的定位预期已经明朗,也就是在未来不再是提供电量的主力电源,而是一种用于电量兜底、电力灵活调峰的辅助电源。在既要保证能源的安全,又要实现减碳的目标,还要避免行政命令式的一刀切的前提下,用高煤价 + 碳排放权迫使煤电企业进行自我革命,把主要精力放在向新能源的转型和全力提升新能源(电力和电量)的占比上,对于存量的煤电则要进行优化,这个优化是指没有效益的煤电机组能关则关,有调峰能力的机组则能改则改。

等过了煤电企业自我革命的阵痛期,上游的煤炭价格自然也就回落了。

现在来看煤电企业的转型预期是非常明确的,而煤炭行业的预期又开始模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