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98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四投资原理原则及逻辑分析

1我们仍然会保有我们主要的持股,不管相较于内在价值,他们现在的市场价格是多少,我们对于他们至死不分离的态度加上这些股份现在的价位,意味者他们在未来可能无法再像先前那样将伯克希尔的净值大幅向上推升。换句话说,我们能有现在的表现主要受惠于两方面(1)我们旗下的公司所创造出的内在价值增长(2)由于市场对于这些公司的股价,相较于一般企业所做合理的修正所带来的额外红利。在未来我们有信心仍然可以享受公司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但是对于先前补涨的利益则因为大都已实现,这意味着我们将来只能靠前者来受惠。

解析:伯克希尔现在的内在价值和股价受惠于原来的优秀的子公司和市场对公司的热情,其实这就是投资市场上经常说的戴维斯双击,这次就好好说说。

1)戴维斯双击

这个术语是美国投资家戴维斯提出,指低市盈率股票待成长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就可以获得业绩和市场情绪双重效益。这里的关键点是低市盈率和未来成长的确定性,低市盈率就是股票便宜但不是估值陷阱,企业基本面好且有很大的安全边际,未来成长确定但需要时间来恢复,就像一个人生病打针吃药了,身体恢复需要时间一定会变好,戴维斯双击在牛市出现的概率要大一些。

2)戴维斯双杀

反过来讲就是指市盈率高的企业出现业绩下滑,市场预期估值也跟随下滑,形成的相互影响效应,戴维斯双杀在熊市出现的概率相对会大一些。

2设伯克希尔只有1块美金的投资,但它每年却可以有一倍的报酬,假设我们将卖掉后所得的资金,用同样的方式再重复19年,结果20年下来,依照34%的税率总共贡献给国库13,000美元,而我们自己则可以拿到25,250美元,看起来还不错,然而要是我们简单一点,只做一项不变的投资,但是它同样可以赚每年一倍,则最后的金额却高达1,048,576美元,在扣除34%即356,500的所得税之后,实得约692,000美元。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唯一的理由就是所得税支付的时点,有趣的是政府从后面那种情况所抽的税金还比前者高,当然政府必须等到最后才能拿到这笔税金。

解析:巴菲特在此用一美元,每年回报100%举例,如果每年卖掉按34%税率缴纳后再投入20年后只有25250美元,如果持续20年不卖每年100%回报,20年后的按34%税率缴纳后的所得是692000美元,来证明所得税的不同缴纳方法对投资结果的影响,这也是伯克希尔多年不分红持续投资的原因。

3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这种简单的算术就倾向采用长期投资的态度,没错经常性的变动有可能会使我们的税后报酬高一些,事实上很多年前,查理和我就是这样在做的。

但现在我们觉得一动不如一静,虽然这样的投资报酬看起来可能会少一点,其中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已经找到相当难得的商业合作关系,并珍惜我们彼此间所发展出来的情感,做这种决定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困难,因为我们相信这样的关系一定会让我们有一个满意的投资成果,虽然它可能不是最佳的。也因此我们觉得实在没有意义要舍弃原来我们熟悉欣赏的人,而把时间浪费在我们不认识且人格可能会在水准以下的人身上,就好像一个有钱人竟然还为了金钱而结婚,这未免有些精神错乱。

解析: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的关系,价值投资一定是长期投资,长期投资不一定是价值投资。

1)价值投资一定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参照物是企业的内在价值,企业的长期价值就是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没有自由现金流就没有价值,长期来看是企业的价值推动股价上升,如果企业的长期业绩不好也股价也好不好那里去。

2)长期投资不一定是价值投资,如果企业没有未来自由现金流,买入长期被套就不是价值投资,从后视镜看不是买贵了就是买错了。

4你应该判断的关键在于这些未分配的盈余与我们账上已经列示的盈余同样的珍贵,甚至我们相信他们以后可能还更有价值,这一鸟在林胜于两鸟在手的道理,就像是与其把盈余交到我们手中,还不如留给我们信任有才干的经理人继续去运用发挥,通常我对一般的经理人不会有这么高的评价,但以这几家公司来说,的确是实至名归。

解析:在这里我只想解释一句话,由于翻译的原因“一鸟在林胜于两鸟在手”,我觉得这句话说反了,应该是“一鸟在手胜于两鸟在林”,这句话实际上指出了投资的关键问题“确定性”,如果没有确定性就把投资置于危险之中,有人说投资都是大概率哪里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性,我认为投资就是要有百分之百确定性才能投资才能赢。投资确定性就是投资的的原则和规律,符合这些原则和规律未来就有了百分之百的确定性,就能最后取得胜利。就像革命年代的革命者,相信革命一定成功,但什么时间未知,中间一定曲折一样,如果不能坚守最后注定失败。

五巴菲特25年来所犯的错误

世界上越有能力的人越反思自己的错,越没有能力的人越会指责别人的错。

1买下伯克希尔纺织的控制权

巴菲特师从本杰明.格雷厄姆,从那里学会买便宜的东西俗称“捡烟蒂”,而且挣了跟多钱,自从市场上这种便宜股票越来越少,按格雷厄姆的方法可投资标的越来越少,买便宜的股票最后一点价值也没了,还因此亏了跟多钱。巴菲特用了最大的篇幅来证明买伯克希尔纺织这个错误,最后归结为一句话“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一个好公司要比用便宜的价格买下一家普通公司好很多”,巴菲特的这种改变有芒格的影响,也有飞利浦.费雪的功劳。巴菲特在1962年亲自拜访了费雪,在后续用了近十年来转变,从1973年购买喜诗糖果开始彻底改变,并不是说放弃格雷厄姆,而是在原来基础上做了改良,所以巴菲特才说投资“我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这句话。

2没能学会如何去解决难题,不过我们倒学会了如何去避免问题

1)避免问题当然比去解决问题容易的多,巴菲特用能力圈的原则就排除了自己不懂得企业,就是在避免问题,道理都懂实施起来比较难,比如在市场上大部分人都是分散投资俗称降低风险,殊不知这是在增加风险,因为你分散的那么多企业都懂吗?你的精力能研究那么多的企业吗?最后可能都不懂,赔钱反倒是大概率的事情,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就是巴菲特说的“系统规范”,或者说“习惯的力量”很难改变。

2)企业习惯的力量

巴菲特举了四个例子来证明,第一任何组织都会抵抗改变原有的制度,第二有理由证明并购案的合理并把资金耗尽,第三领导的支持者无脑支持领导的决策是正确的并找到论据,第四同业的任何举措都会影响到自己的企业。我自己经营过企业除了第二点都深有体会,当经理人决定改变一个制度从上到下很多人反对,不管企业死活好坏只要妨碍自己个人利益就出来反对。竞争对手出来的任何改变觉得都是针对是自己,都想立马用更多的资源针锋相对或者模仿。

3)个人习惯的力量

同样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习惯一旦形成想改变很难,最后成了自己跟自己斗争,因为改变了自己的舒适区,适应不舒适需要时间,习惯的力量太强大,通常能改变自己习惯的人很少。

3我很熟悉了解的股票或公司,却因故没有能完成投资。

这个错误巴菲特没有举例说明,我尝试解读一下,本来也在他的能力圈范围,也很懂这个企业也很便宜就是最后没有买,有各种原因比如还想等更便宜一点,最后却错过机会了。我从一些书上看到巴菲特很早就关注沃尔玛超市,等了很多年错过了沃尔玛的高速增长期。

4另外我们一贯采取保守的财务政策可能也是一种错误

巴菲特如果用杠杆或者稍微再高一点的杠杆确实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这违背了巴菲特投资原则,为了自己不需要的付出了自己重要的,就不值得了。如果有99%的确定性1%的危险,巴菲特也不愿意去做,他追求的是百分之百的确定性。

六总结

本年度的信大部分都是重复以前的内容,唯独反思自己25年来的错误是新内容,所占篇幅不大却是重中之重,在所有的股东信中也是重点,着重讲了投资所犯的错误和很多名言名句,如果能成功避免投资就成功一半了。

全部讨论

2023-12-26 11:05